“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需要两条腿,政府解决一部分,市场方面也需要参与,与此同时,老百姓的住房观念也有待改变,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就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是有些不对的。”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地产500强”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在接受和讯网、中国网联合采访时的这一观点,被本报微博即时“报道”后,立即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茅永红说——
观点一:买不起房不该只知道“埋怨”
对于城市“蜗居”的人们来说,2009年以来房价的突飞猛进,一下子阻断了他们“买房”的梦想。正当社会各界对房价高、住房难的问题争论不已时,茅永红昨日也抛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作为老百姓来讲,在住房的观念上要产生一些变化。
“现在很多人买不起房,就埋怨政府和开发商,我认为有些是不对的。”自己就是搞房地产开发的茅永红委员表示,“本身没有买房能力,就不要来埋怨政府、社会和开发商,因为现在中国住房改革发展的投入是很大的。”他还认为,像发达国家,日本、美国、英国、德国他们的工资水平比中国人高得多,他们一辈子就买一套房,一辈子也才能买起一套房。而我们的不少大学生一毕业就要买房子,结婚就要买房子,这种观念要变一变。
观点二:房价要“稳”,不能强行控制
2月27日温总理在讲到房价问题时谈到了抑制房价问题,对此茅永红的观点是要“稳健”地来实施,“房价不能打下去,而且也打不下去,应该科学地来控制它。”控制它要从几个方面来控制,政府要控制,金融也控制,开发商也要理智一点,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做,“现在一搞就打,打是不对的。”“强行控制我认为是不妥的。”
观点三:保障性住房光靠公共财政还不够
谈起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茅永红的观点是,这是个“老问题”,每次两会都谈这个问题。他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需要两条腿,政府和市场合力解决:“因为我是搞房地产开发的,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保障性住房,从政府政策性上面要大量进行支持,同时要靠社会支持,老靠公共财政也是改变不了的,必须要结合社会资本、市场资本来参与保障性住房。”
茅永红分析,为什么我国的保障住房建设进程还比较缓慢,因为地方政府“很穷”,没有多少钱盖经济适用房,上面制定了廉租房计划,但是下面还是执行弱,都是公共财力达不到的原因。
网友说——
“这是什么谬论?”
茅永红的观点一亮相扬子微博就引来一片“炮轰”,有网友气愤地质问:“这是什么谬论?”记者发现,绝大多数网友都对茅委员的观点表示难以接受,网友“蜗牛不慢10”说:“这位委员言下之意就是如今的房价是正常的了?”而名为“黄晓龙新主张”的网友直言:“蜗居的日子不好过,特别是80后的人,真希望国家有关房价做个调整。”
倒是也有网友对茅永红的“买房论”表示理解,“孙国防博客”就认为,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没有达到世界先进国家的程度,所以还没法与发达国家攀比。所以买房的确要看自己有没有实力再定。
记者注意到,“房价”、“楼市”、还有“蜗居”昨日仍然在微博上保持着热度,不仅多位委员、代表谈到,许多网友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美丽的马蹄莲:两会的召开,估计最受关注的一定是政府将出台什么政策来抑制不断上涨的高房价,来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高房价:中国人最重之痛!现在出台的国家和地方政策很难做到!开征物业税?仍然是一个变数很大而且争论很多的问题!我们将拭目以待,看看两会房地产政策是否与温总理控制房价的决心相匹配!
@莫丰齐:房价高企背后的原因是:1)我们没有一个足可以替代的税源; 2)缺乏能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产业; 3)对外扩张能力低下;4)政府的行为缺乏监管。
@静娅:我们可以把房地产和实体产业比做两条腿,本来一般齐,假如购房仅仅是为生活需要型投入,无论需求量多大涨价都会有限,不会成为问题。但现在一边是政府抬高地价,国有垄断企业进入,一边是投资的机会太少,致使无数收入中等的工薪阶层将之作为投资手段,才使这条腿远远长于另一条腿,两条腿的长度失衡。特派记者 石小磊 戚庆燕
林浩杰:一个被一套房子消灭的中国中产 在刚拿到钥匙的新房中放声大哭
2009年12月初的一天,34岁的林浩杰终于绷不住,在刚拿到钥匙的新房中放声大哭。
林浩杰并不是个脆弱的男人。1998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市场营销学专业毕业之后,林浩杰已经在北京一家知名外资企业打拼十年。林现在的身份是北京中关村一家科技软件公司的高级销售经理,月收入在1.2万元左右。在买房之前,林浩杰几乎是北京这个国际化大城市中人人羡慕的典型白领,或曰标准“中产”。
但是,一套房子改变了林浩杰的人生。
自从2008年底银行批准贷款以后,每月近万元的月供,开始让林浩杰透不过气来。同居多年准备结婚的女友雨菲,最近也因为厌烦了与林浩杰的争吵而搬离。<详细>
在北京的农村娃:我买不起房不能让他们安度晚年 我很无奈
一名北京网友说:“努力上了重点大学,从农村到了城市,拿了北京户口,但又能怎样?我买不起房。看着父母苍老的面孔和结满老茧的双手,我的泪下来了。我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一个美好的晚年。真的很无奈。”
啃老族:对不起父母 但也没办法
一名南京网友自称“啃老族”:父母帮着买了房子,还一起还贷。“有时感到对不起父母,但也没办法。不过,我深知,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只有靠自己去努力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也有网友(9.5%)表示“租房一样过得很幸福”。中国山东网一名网友“lucky”说,我们应该像剧中的海萍一样,追求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一个住着自己、孩子和爱人的地方,哪怕只是“蜗居”,那个房子也是“家”。
“我们一定要买房子吗?海萍没错,在大城市里,在工作和生活压力下,家是可以自由栖息的港湾。所谓"心安是归处",幸福应安放在心里,不要轻易向生活妥协。租的房子,一样可以盛放我们的幸福。”一名网友留言说。
江苏网友“娟子”很赞同租房。她说,身边有很多人买了房,可为了还房贷,不是把房子空着,就是租给别人,自己住便宜的。“想到房贷吃不好、穿不好,甚至连看父母、孩子的时间都得省下来。等还完贷款了,孩子却大了,管不了了,老人也许也不在了,自己还老了,值得吗?”
媒体评论:别让房子压垮我们的幸福
网民将幸福与住房挂钩,其实是一种再合理再朴实不过的选择。但遗憾的是,现在要实现这一选择,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从目前房价来看,买房不仅是低收入人群难以企及的梦想,就是城市中等收入者,也要付出艰辛代价。电视剧《蜗居》近期之所以受热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人公的购房经历契合了很多人的心理感受。剧中一些经典台词,诸如“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30年的贷款还完,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了”,也实实在在地道出了城市“房奴”一族的心声。房子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住处,更关联着生活质量、个人地位,连接着情感亲疏、家庭存亡、生活的酸甜苦辣。
但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由于市场运作不够规范,再加上各种利益的纠缠和驱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没能够很好地实现它本应具有的满足公众消费需要的功能,而是变成了一个为各方推手谋利与增收的投资市场。持续走高的房价,虽然表面上让地方政府业绩高照,银行利润暂时陡增,房地产商金银满钵,却难掩背后的经济风险和不断累加的公众积怨与吁求…[详细][调查:房子真的那么重要吗?]
深度关注:想要搞定女人,还得靠房子
有车有房一向被当作是男性成功的体现,女性的成功似乎就是嫁给一个有车有房的男性,收敛光芒,顺眉低目。如今却涌现出这么一批人——她们有着让人羡慕的工作和家庭,受过良好教育有成熟的价值观,她们变成家庭消费的“旗手”,关于车、房等家庭大件消费的决定,多是由她们拍板而定。而韩寒同学在看完《建国大业》后如是说:影片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想要搞定女人,还得靠房子,尤其在上海。这句话穿越时代历久弥新,虽然女人挣钱多了,更独立了,可依然逃不脱一套房子所散发出的诱惑…[详细]
《蜗居》:很黄很露骨,还是很冷很现实?
反映高房价时代白领生活的电视剧《蜗居》,正在各地热播。戏里的很多精辟的台词,还被网友引为“经典”,有人说,《蜗居》的台词,道出了都市男女生活的无奈和心声;与此同时也有网友批评,戏里的台词太露骨,有“涉黄”嫌疑…[详细][高清在线观看]
搜狐网友争议“蜗居”:关系远比奋斗重要
民富则国富,民智则国智,民强则国强;请不要忘记,每个公民,才是一个国家最深的部分…<详细>
独家策划:
公民观察:民富才有幸福
民情观察:民营资本遭遇滑铁卢
深度分析:国企10年变身 为何是它独大?
寂静之声:守旧者悲歌 个人史才是真实中国
互动平台:我有问题问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