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2010年诺贝尔奖 > 诺贝尔奖消息

略萨:在祖国外写关于祖国“现实和历史”(图)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2010年10月12日00:17
  关注: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潘启雯

  2010年10月7日,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摘得桂冠,成为第107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生在秘鲁、留学在欧洲、拥有秘鲁和西班牙双重国籍的略萨,被誉为是西班牙语世界中最具威望的“结构写实主义大师”和拉美“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他的作品笔调诡谲、内容深刻丰富,被诺贝尔奖委员会形容为“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

  “谎言中的真实,真实中的谎言”

  众所周知,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略萨,他以前的作品无不充溢着政治热情,澎湃着批判精神,而且竞选过秘鲁总统。《城市与狗》、《绿房子》、《酒吧长谈》、《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以及历史小说《世界末日之战》等,一部部令世界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都闪烁着太阳般的光芒。

  然而,略萨却认为,小说是“谎言中的真实,真实中的谎言”——它在“谎言与真实”之间,与二者只差那么一步。略萨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是其成名作《城市与狗》,即以“真实与谎言”的方式揭示出底层人生存的艰难处境。“城市”指秘鲁社会,“狗”指军校学员。小说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出一个被暴力所统摄的环境:军校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法则统领下,对学生严加管教。而学生们则在“非人道”的环境里,只有像狗一样警觉、好斗和温驯,听从严格纪律的约束和专制训练下的教导,才可以获得生存权。这是略萨感到非常“不适应”的地方——他敏感地察觉到,秘鲁的军事当局正是通过这种强行的扭曲式的训练,造就着他们需要的那种没有“独立人格”的军人,来巩固政权。略萨觉得正是这种学习环境,戕害了秘鲁少年学子们的心灵,使学生们信仰弱肉强食,并且暴露出人性的丑恶。

  “真实与谎言”在略萨其他作品之中也表现得颇为明显。略萨30岁时完成并出版的《绿房子》就是典型的一部,它如同一座复杂的建筑,一共分为五条线索,讲述秘鲁北部的一座叫皮乌拉的城市四十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其主要叙述线索是妓院“绿房子”的兴衰,以此象征秘鲁社会的兴衰。这五条线索互相交织、映衬和反射,能够以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地、像万花筒一样来叙述,充满了悬念的设置、精彩的细节和互相映衬的情节与对话,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共同营造出一个由时间的流逝、地点的转换、人物命运的起伏、社会的巨大变迁等构成的秘鲁多姿多彩的现实和历史画卷,在跨越时空之中,获得一种斑驳陆离的关于秘鲁的整体印象。

  从20世纪小说史来考察略萨,其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来自于对小说的结构和叙述形式的探索成果。在20世纪现代主义先驱詹姆斯·乔伊斯、多斯·帕索斯们所开创的叙述道路上,略萨大胆地向前走了一大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小说结构和叙述方法,以结构和叙述的立体化实验,成功地将十分复杂的拉丁美洲的独特历史和现实的丰富画面带给了人们。

  “文学要抗议,要控诉,要批判”

  略萨大部分作品中一个雷打不动的主题是“反独裁”——“极右”(比如《城市与狗》和《酒吧长谈》)和“极左”(比如《狂人玛伊塔》)都是他批判的对象。小说需要介入政治,略萨坚信这是让小说变得尖锐而有力的重要武器之一。作为“结构现实主义”流派的掌舵人,始终坚持“文学要抗议,要控诉,要批判”的文学主张,随处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进行自己的文本实验,甚至敢于把艾柯、米兰·昆德拉与约翰·厄普代克这些大名鼎鼎的当代作家贬得一文不值。不过,略萨最痛恨的是独裁统治、官僚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悬殊、阶级压迫、种族歧视、军警特务横行等。因此,他的揭露和批判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都是对于这些社会问题黑暗面的曝光。同时,他的小说在表现形式上总是花样翻新,绝不雷同,有自己的独到特点。

  在小说题材上,略萨近年一直不断开拓着新的创作空间。他于20世纪末抛出两部“性爱小说”(实为姐妹篇)——一本叫作《继母的赞扬》(1988年),通篇讲述的是保险公司职员利戈贝托“空巢”期间的“想入非非”,其间思念和饥渴共存,嫉妒和纵欲并举;另一本称作《情爱笔记》(1997年),作品广征博引,以期从“美学”的高度重构“性爱文化”,并对《花花公子》之类的“动物性”书刊大加贬伐。总体而言,这两部小说仍应归入“性小说”范畴,尽管它们用“纯粹的想象”取代了“行为的描写”。

  2002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讲述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的故事。小说分成两部分,交叉叙述高更和他祖母的故事——高更的祖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也是女权运动的积极活动家。把这两个有亲缘关系的人放在一起讲述,使人们看到高更多面的人生,获得了一种奇特的艺术魅力。

  长期以来,略萨一直侨居欧美。他在远离祖国的地方,书写关于祖国的“现实和历史”,这使他受到争议和批评。毕竟,这样做很安全,但却失去了和祖国母体的真切联系。为回应秘鲁对他的批评,后来,他干脆加入西班牙国籍,成为一个拥有双重国籍的作家。

  略萨作品推荐

  《谁是杀人犯?》

  译者:赵德明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月

  内容简介:

  该书是巴尔加斯·略萨于1986年发表的又一部反军人统治题材的作品,故事讲述了:塔拉腊空军基地司令敏德劳上校强迫女儿阿莉西娅与之发生了乱伦关系,在得知其女儿爱上了青年士兵帕洛米诺·莫雷罗之后,则借另一追求其女儿的空军中尉杜弗之手残杀了帕洛米诺。在警察调查此事的过程中,敏德劳设置了种种障碍;破案在即时,他又杀死了自己的女儿,然后开枪自杀。到此案件大白天下,不过破案有功的两个警员却被调往异乡。《绿房子》译者:孙家孟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1月内容简介:

  该书是略萨这个“结构现实主义作者”的登峰造极之作。故事的“主角”是某个荒凉孤立的小城里开出的第一家妓院“绿房子”,“绿房子”是沉默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它是坐标系的原点,每个过场的人物和他们彼此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地分布在坐标系里。这是一个等待被辨认、被寻找的故事,说书人故意把读者带入混淆的迷雾。略萨承认,《绿房子》的结构是一种故意制造的混乱,而这种故意的混乱实际也源于生活,因为生活本身是流动的、永无休止的混乱状态。《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译者:孙家孟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12月内容简介:

  刚被擢升为陆军上尉的潘达雷昂,接受了一项名为秘鲁军队创建性服务的绝密任务。为了严格执行分配给他的任务,潘达雷昂全家搬到了位于森林地区的依基托斯市去完成使命。他鬼迷心窍,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结果反而使得他的任务频出险情。略萨利用这个故事暴露了号称典范制度的虚伪性。可以说,这部小说相对略萨其它作品来说是一种转型,显示了作者在文学里运用戏谑和幽默的才能,从而也就丰富了他的文学天地。

  略萨作品的中文译本

  《城市与狗》(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世界末日之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绿房子》(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狂人玛伊塔》(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潘上尉与劳军女郎》(十月文艺出版社,1986)

  《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酒吧长谈》(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略萨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2000)

  《谎言中的真实》(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情爱笔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中国套盒》(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公羊的节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略萨简介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年生于秘鲁,著名作家、世界小说大师,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1988年获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95年获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0年获第13届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在1976年第41届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主席,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称略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是“因为他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他著有30多部小说、戏剧和散文,主要代表作品还有《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谁是杀人犯?》、《叙事人》、《谎言中的真实》、《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等。
(责任编辑:梅智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