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鲁迅后人“海选”教师  
  日前,鲁迅后人周海婴、周令飞决定在明年初开展一项鲁迅课本教学讲授教师的全国“海选”活动。他们认为,目前的中小学课堂长期“误读”鲁迅, “孩子们不喜欢鲁迅,问题出在老师不会点拨。”…[详细]
               查看全部留言
 
鲁迅后人“海选”教师 称小学课堂长期误读鲁迅
学生为何不喜欢鲁迅?
中小学生不喜欢鲁迅 皆因老师不会点拨?
  “孩子们不喜欢鲁迅,问题出在老师不会点拨。”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王锡荣也告诉记者,目前中小学课堂的鲁迅文学教学的确存在和时代严重脱节的现象…[详细]
 
鲁迅屡犯的一个语法和逻辑上的毛病
  鲁迅《孔乙己》结尾是:“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课后根据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是‘大约’,为什么又说‘的确’,这是否矛盾?”…[详细]
  时下中学生对语文课有一段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有不少中学生把之所以对鲁迅作品存有敬而远之和惧怕心理的原因,归结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并表示自己仍会在课后自觉阅读和研究鲁迅的文章与精神…[详细]
 
  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对鲁迅的选文确实存在问题,一些文章并不适合孩子们读,会造成阅读障碍。而事实上,鲁迅作品有一部分偏重于表达亲情的文章很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详细]
只要是好作品就学生都可读?
  《狂人日记》该不该从中学课本被撤出去,就一直是个饱受争议的问题。周令飞介绍,鲁迅生前听说《呐喊》一出版就被请进中小学课本,就说自己最不愿意孩子们读《狂人日记》,“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详细]
课本中一些鲁迅作品的选择和教法值得商榷
 
传统语文教材有太多教条的东西
  传统的语文教材还处在一种旧的教育观念中没有跳出来,选择文章的时候,更多地选择经典的、红色的文章,其实,有些经典偏离时代太远,已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思维也被框住了…[详细]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我们多年来一直在神化教材。能进教材或作为参考书的作品都是名人名篇。把教材看的过于神圣,无形中就把作品能否进教材作为一个好作品的尺度。而这个标杆是很不科学的…[详细]
别把课堂当成筐,什么都往里面装
 
文化振兴决不能套用“从娃娃抓起”
  “传承中国文化的根”,并非只有给小学生制造新的课业负担之一途。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独领风骚的文化特色,此时代再现彼时代辉煌既不客观也不现实。中华文化的根那么多,粹又那么多,下一个轮到哪个进小学课堂就只是时间问题。这样下去,无从辨别中国孩子究竟是幸,还是不幸…[详细]
小学应增加繁体字教育?
小学应增加繁体字教育?
  中国文化的根并不全在于繁体字,而在于中国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学习中国历史远比学习繁体字更容易让青少年学生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并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详细]
豫剧京剧走进校园 课堂开唱花木兰
豫剧京剧走进校园 课堂开唱花木兰
  京剧进课堂了,接着有人提出豫剧要进课堂、书法要进课堂,评书也要走进小学课堂。如果依次类推,那不是传承下来的众多国粹,都要进课堂了吗?…[详细]
 
课堂教材究竟应该怎么改?
 
  关于语文教材及其读物的讨论,暴露出教材内容选择和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地方的教材,似乎为了突出“时代感”,“为变而变”,把改编教材、推出新教材,也作为是一种“教改业绩”…[详细]
教材编写需要“制度保障”
  教材不能听凭几个编写者或者主管部门决断。应该有不同学科专家、有教师一起参与的教材编写组,广泛听取学生、教师以及家长的意见…[详细]
名著不一定适合孩子
名著不一定适合孩子
  纵观现有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视角上已经有较大的改进,但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所占比例非常少,进入教材的我国儿童文学作品,大多也是“伟人做平常事、平凡人有了不起的壮举”之类,让孩子们觉得无法亲近…[详细]
应该打破编写权垄断
应该打破编写权垄断
  教育家杜威认为,把早已准备好了的课本强加给儿童,是违反儿童天性的——不能选择的指定教材显然是一种“强加”。在教材编写权的垄断下,儿童自由天性的禁锢、种种猜想的冒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详细]
 

 
大学生再现“下乡”潮? 别让“救猫运动”变了味 “跑部”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莫把抵制外国货搞成闹剧 学生写遗书是死亡教育?

查看留言

用户:

匿名: 隐藏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