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强哥”,源自总理李克强在雅安地震灾区现场,百姓对他的称呼。震灾后,此称谓随之流传。“强哥”此名,百姓所赐;其执政半年余,内政外交,亦以民为本。对内,他上至机构改革下至推进城镇化,“简朴政府、取信于民”;对外,他外交风格轻松自信,在国家利益上亦不失立场……
分析指,中国领导层对经济发展意见和看法统一,都强调不刻意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寻求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这无疑将为中国创造新的更好发展机会。[详细]
面对中外媒体记者,李克强说要让国人们走出“公章围城” :“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详细]
李克强接任国务院总理之后,市场一直在“观其行,察其言”,各种版本的克强经济学说法在市场流传,“不刺激”和“去杠杆说”先后被找出来,但是无论是不刺激还是去杠杆说的都是“不干什么”,那么,李克强上任这些日子都干了什么呢? |
政策为民国务院最近出台的很多措施就将稳增长同调结构、惠民生紧密结合。比如,棚户区改造就既可以加大投资,也可以刺激建筑业增长就业,还能让中低收入群体提升居住环境,改善民生。再如,国务院决定要提升信息消费,包括三网融合等信息消费领域都有稳定消费和调节结构的复合作用。 精简行政每次国务院常务会都有下放和取消行政审批的内容,而李克强下去视察追问的也是地方上简政放权的落实,而放开管制本质上是恢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今年3月17日,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上谈行政审批时表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6月19日,李克强决定再取消和下放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 专业治经李克强此次通过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十项意见,明确提出放开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组建民营银行再次成为试金石。开李克强上任之初就提出要收回政府之手,主张稳定宏观,激活微观,托住社会。 这一切的代表作就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出炉。这个此前大家并未听说过的创意正是来自于李克强本人对上海的视察。两个月不到,国务院就推出了一份涵盖21项措施的初步建议书,虽然相关金融管理部门均有反对之声,但是7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还是原则通过了这个总体方案,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内将放开外汇及利率管制,从而促进跨境商品和资本流动。对于李克强的经济思想,这块“试验田”是个不可不看的活标本,保税区是“存量资产”,自由贸易则是引入的增量改革,切入口虽小,阻力亦小,示范意义却大。 |
在被李克强总理选来展示其经济规划的效力后,国务院宣布中央政府将在上海设立中国内地首个自由贸易区,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重返公众注意力的中心。 |
李克强经济学的组成上海的自由贸易区是“李克强经济学”的一部分,巴克莱的经济学家说,“李克强经济学”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不出台刺激措施、去杠杆化和结构性改革。换句话说,李克强已下定决心选择上海作为第一个橱窗,展现“李克强经济学”是如何发挥作用将中国从硬着陆的风险中拯救出来的,而结构性改革或许表明此前禁止进入的行业将扩大对外资开放的范围。 李克强提出建立上海自贸区的由来上海关于设立自贸区的探索历时已久。3月末,李克强总理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调研时明确表示,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建立一个自贸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李克强认为,中国走到了这一步,就该选择一个新的开放试点。而上海完全有条件、有基础试验这件事。此后,上海推进建立自贸区的步伐明显加快。不过,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李克强为建自贸区力排众议上海的自贸区计划曾招致多部门反对。在方案征求意见阶段,多部门亦提出了许多不同意见。李克强最后力排众议,终使自贸区方案获批。 “的确,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同声音。主要是大家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形势、整个国家未来面临的挑战、产生经济危机的潜在风险,以及这个国家目前的专业监管能力等等的判断并不一致。”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认为,从长远来看,中国确实应该更加开放。在杨开忠看来,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应有三点:一是市场化改革;二是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三是促进中国的崛起,提高中国在东亚经济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开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
【表态】李克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在温家宝的两个任期里,国务院曾经分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2497项。到李克强接任时,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李克强承诺,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详细] 【措施】今年已取消和下放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本届政府开门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今年以来已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目的是通过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管到位,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详细] 【成效】地方政府掌握审批权 企业“减负”以前,很多地方政府及其发改委官员都是拜会国家发改委。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地方大员开始拜会财政部。为何出现这种转向?说明新一届中央政府简政放权、大力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成效。[详细] 原来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常常感叹要“跑断腿”,现在到政府服务大厅办事则多是“一口办理”;原来被形容为“脸难看”的一些政府基层部门,现在积极转变角色,甘当企业的“保姆”……[详细] |
3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江苏无锡新桥镇进行调研。目前此次调研在国内尚无大量新闻报道,从网友的微博和视频中看到,李克强此次调研没有封路,途中,急驶的总理车队不断被社会车辆穿插…[详细]
江苏省无锡市新桥镇网友在微博上发布新闻:“今天李克强来江阴了,下班回家开车到楼下时,婆婆和儿子正好散步回来,婆婆激动地说:‘今天我和宝宝在小区看到李总理啦,离他不到三米!”[详细]
不论是出访南亚还是欧洲,公共外交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在出访前,李克强都在当地最主要的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引起强烈反响并获得广泛肯定。而且,李克强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的自信和亲和力,也拉近了与这些国家的关系。这样的风格,是中国外交的正能量,总理的外交实践,注重塑造国与国关系的能力,注重塑造地区格局能力,注重塑造新型经贸关系的能力。 |
外交理念: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李克强在塑造国与国关系时,注重为两国友谊注入新的活力和丰富内涵,除了增进政治互信,还努力推进务实合作和人文交流。李克强总理将首脑外交和公共外交有机结合。所到之处,他发表署名文章,深入各界,善待媒体,受到对象国的广泛赞誉。李克强深知,国与国关系需要民意支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李克强始终不忘,开展务实外交的目的是要造福人民。特别是在中国的重要产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李克强坚持原则,灵活应对,积极推动与各方有理有据交涉,坚决维护产业安全和发展利益,展现了成熟的外交艺术。 外交风格:喜欢拉家常 善打“人情牌”在访印之前,李克强接见了来访的印度青年代表。他深情回忆早年访印的情景一下子拉近了宾主的距离。领导人善打“人情牌”,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可亲的中国。在印度期间,他与印度总理辛格主动分享自己在 27年前访问印度的经历和感受,提及本人喜爱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及与印度媒体幽默互动的细节;在德国期间,他透露自己观看欧洲冠军联赛决赛,并祝贺拜仁和多特蒙德两支德国球队取得冠亚军。[详细] 邻国外交:分清敌友,捍卫领土主权态度更加强硬“在出席第八届东亚峰会时,李克强说,中国有句古语,“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只有相互理解和尊重,才能进一步实现稳定和发展。[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