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的头几天,在卢沟桥、宛平县直接对付日本侵略者的,是县长王冷斋。他坚守宛平孤城,在谈判中大义凛然、针锋相对,不失民族气节,因而闻名全国。抗战胜利后,王冷斋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再度成为新闻人物。
进入宛平县城的东门——顺德门,步行5分钟后看到几间平房,这是正在修建的宛平县衙旧址,其实,这已不是当时的原址了,与其相邻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才是原来县衙的地方。
当时的县长王冷斋的独特经历和民族气节至今为人们所称颂,记者通过走访相关人员并查阅历史资料,再现了卢沟桥事变爆发前,王冷斋舌战群倭的情景。
临危受命
到1937年,宛平县县长王冷斋身兼数职,公务十分繁忙。7月7日晚,一阵急促紧切的电话铃声响起来,把王冷斋从梦中惊醒了。
电话是中国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秦德纯打来的。“日本北平武官今井来电话交涉,说丰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由于我方在宛平城市开枪十数响,扰乱了演习,有一名日兵失踪,要求进城搜索,请你立刻到现场进行调查,以免事态扩大。”
王冷斋拿起电话,叫通了宛平城内驻军金振中营长了解情况。金营长回答说:“我已调查过,我军战士无一人开枪,挨户也没搜到日兵。”他听完这一情况,更加肯定这是日军在制造借口,便登车直驱东交民巷日本大使馆相邻的日本特务机关部。
王冷斋一行与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久太郎、辅佐官寺平忠辅、通识官(秘书)斋腾栗屋以及冀察政务委员会军事顾问樱井德太郎少佐等就本案在特务机关部交涉时,已是8日凌晨2时许。
舌战群倭
松井再次宣布打枪和失落日兵的事实经过后,王冷斋立刻站起来,首先声明:“据你们说,枪声方向是在宛平城东门外,我方在这里并无驻军,由此可以断言决不是我方所发,就是城内守兵也查明并无开枪之事,每个守兵所带子弹不少一粒。至于所说失落日兵一名,经派警察向各处各户搜寻也毫无踪影。”
松井站起来,态度强硬地说: “我军演习一闻城东枪声,确实有一人失踪,我联队已在城外搜索无着,所以必须进城搜索,方可明了究竟。”
王冷斋毫不畏惧:“松井先生此言差矣!你也知道,我做为宛平县长,近日已下令夜间关闭城门,那么日兵在城外演习,怎么能在城内失踪?!”
这一有力的诘问,使傲慢的松井完全出于意料,竟至有好一会儿没有答上话来。
“就是退一步说,”王冷斋当理不让地马上又接着说,“果有日兵失落之事,也绝和我方无关。”然后他冷笑一声,用眼睛看看樱井又转过脸来盯着松井,以洞察秋毫的口吻说:“先生们,我提醒你们,当年贵国南京领事藏平,曾经自行隐匿,我想,这或许是效当年的故伎重演吧?是不是企图作要挟的借口哇?”
松井的脸胀得通红,连连摆手说:“绝不是,绝不是,千万不必多疑。”矢口否认他们事先做好的预设阴谋。
经过一番争执,谈判有了结果,决定第一步先由中日两方派员同往宛平城调查,等调查情况明了后再商谈处理办法。当时指定调查人员中方为林耕宇、周永业和王冷斋三人,日方为樱井顾问、寺平辅佐官和斋藤秘书三人。他们分乘两辆汽车前往宛平城。路经丰台日军营地,双方又展开了半小时的唇枪舌战。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死乞白咧,语带威胁,暗藏杀机,但王冷斋身处刀光剑影,却毫不示弱。然而,即使这样,忧心忡忡的王冷斋也没有阻止住战争的脚步,卢沟桥战争爆发了。
北平沦陷后,被日方挂上号、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王冷斋,奉命转移到后方,后又到香港,继续投身抗战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冷斋担任北京市文史馆第一任副馆长,还是中央文史馆馆员。1957年2月17日,王冷斋作为特邀人士,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34次会议上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王冷”,共找到
2,145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