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及小女无辜牺牲,绘草图誓以不忘血债也!”65年前,在日军轰炸西安中失去三位亲人的王璇先生悲愤之极,用朱红色的笔墨详细记录并绘制出那惨绝人寰的一幕。昨日,他的后人将这本记载着家仇国恨的日记公之于众。
日军轰炸 三位亲人惨死
1940年五月十九日晚八时 敌机于四月十三日(公历五月十九日)晚六时轰炸西安住所不幸中弹 两老及小女同时遇难 住屋全毁 母亲血肉横飞情景惨极 老父伤及咽部 小女伤及咽部并将左手中指及无名指削去 右手护头部 遮盖头部北面而脚向南仰面斜倒
岳父 蒋公德宝 享年六十三岁
岳母 蒋门吴氏 享年五十五岁
小女 王小囡子 生于民国二十七年阴历七月十二日半夜四点钟 亡于民国二十九年阴历四月十三日晚八时
承载这段文字的日记本八开大小,约有半寸的厚度,岁月的流逝已经使包裹在黑色封皮内的纸张开始泛黄。从皮箱中连同父亲的遗物一起取出它时,三桥老街的王晓生告诉记者,日记的主人、他的父亲王璇先生已经故去多年。
王璇的母亲祖籍扬州、父亲祖籍广东,他本人就读武汉大学。1938年8月24日,王璇28岁时,武汉外围要塞阵地被日军攻陷三面包围。他随同家人乘坐武汉沦陷前的最后一班火车经西安中转,准备前往延安。但因为家眷众多和信息不畅的缘故,王璇一家最终定居西安。如今,父母都已故去,一直在供销合作社工作的王晓生和两个哥哥仍在西安生活。
“听母亲说,日军飞机投炸弹的地方在现在的西安市人民剧院的后面。虽然我没有经历过,但事后通过父亲留下的日记,可以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惨烈和父辈们付出的沉重代价。”日记上的记载,也证明了王晓生的这个说法: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十九日晚八时敌机投弹处 弹穴深半公尺 径约一公尺 父母及小女无辜牺牲 绘草图誓以不忘血债也!
此段文字全部是用朱红色的笔墨写成,在“血债”二字下,日记的主人还特意画上了双横线。与这段文字同页的,还有王璇先生绘制出的家人遇难现场图(见上图)。上面详细标明了炸弹的落点以及亲人死亡倒地后横卧在屋内的方向。
追记爱女 被炸裂的亲情
从王璇先生的日记中可以看到,女儿王小囡子惨死在日军的炸弹下时,还有三个月才满两岁。面对失去爱女的悲痛,这位年轻的父亲在忠实记录下当时遭受轰炸的惨景后,还在日记上写了一篇对女儿的深情追记:
小囡子喜爱音乐 在遇害三周前我曾提回留声机一具开唱 她先静静的听并且十分有味玩着后来每当我回家 她就用手指着卧室里的留声器并且要上床去很安然的躺在枕上两眼注视片子转动 很入神的听着 当每片完了时 她必定再用手指要再换面唱 然后才快乐!
她在不高兴的时候或者没有达到愿望时 她就将头依靠在门边或墙边以表示不合作或非达到目的不可的精神!
每次当我回去!她就很远的看见了!一定跑到××边来接我!当我离她不远的距离 她自然的扭转身往回跑 我每每将她抱住 她就嘻嘻的笑开了!
每次我坐在小凳子上的时候!她必定绕到我背后用手抱着我嘻嘻的笑!
她天真无邪的笑容我永远也忘不了!
字里行间透出的是浓浓亲情和父亲失去女儿后的无限哀思。
摊开日记。打开的是65年无法尘封的历史:一边是蓝色笔墨写成的追记,它所记录的是战争中的亲情。另一边旁页上,是红色笔墨绘制的家人遇难现场图,它所记录的是战争对亲情的摧残。“父亲1952年去世时我只有两岁,日记是由母亲转交的,我一直珍藏着它。”已经55岁的王晓生说,他在征求了两位哥哥的同意后决定向世人公开这本日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那段历史”。
65年后的今天,面对着这本重新打开的日记,人们铭记的不应仅仅是战争记忆。(日记中个别字无法辨认,以××替代)
(经历过西安大轰炸的幸存者可与本报联系:83083516 87632805)文/图记者吴飞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日记”,共找到
30,600,063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