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因病于7月6日16时1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作为一个在物理学界享有盛名的专家,黄昆一生都和“名”挂钩,读名校、跟名师、出名著,而且娶了个外国夫人;但是他为人却十分低调,穿着朴素,经常上街买菜,喜欢亲自动手,家里的收音机坏了都是自己挽起衣袖,而且是个特爱较真儿的老头。
邓小平曾经多次过问
黄昆的一生,似乎可以用“名”来概括。从燕京大学到西南联大,从布里斯托大学求学到利物浦大学任教,再到北京大学;先后师从吴大猷、莫特、玻恩三位大师(后两位先后摘取了诺贝尔奖),和大师同行,使他在30岁前后就成绩斐然,创造性地提出了“黄漫射”、“黄理论”、“黄方程”;吴大猷、莫特、玻恩、杨振宁等人都对黄昆的一生有过或多或少的影响,上世纪70年代末,黄昆能够重新走上科研岗位,也是因为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多次过问,这段经历甚至写进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研究固体物理的人都知道“玻恩和黄”碂Bornand Huang碃,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和黄昆合著的《晶格动力理论》一书的简称。40多年来,这本著作被世界各地的物理学研究者推崇备至,奉若“圣经”一般。而黄昆于1951年完成这部经典之作时,才刚满32岁,可谓大器早成。
据介绍,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玻恩,一直期望写一本从量子力学最基本的原理出发,运用演绎的方法,获得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的书。当他1947年遇到刚获得博士学位的黄昆时,建议黄昆和他合作写书。黄昆接受了这个建议。写书期间,玻恩在看了黄昆写的部分手稿后,在给爱因斯坦写的信中说:“书稿内容现在已经完全超越了我的理论。”玻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黄昆不断地把自己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也写进书里去了。
至今因袭讲课传统
1951年年底,黄昆满腔热忱地回到自己深爱的祖国,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对新中国高等院校物理专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大学正进行院系调整,国家亟待建立起新的教育体系,以适应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黄昆认识到为新中国培养一支科技队伍的重要性,于是,他和虞福春、褚圣麟等教授一起,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物理教学体系。直到现在,北大理科基础课的教学还因袭着他们的讲课传统。北京大学1952级的秦国刚在2001年当选为院士,回忆起近半个世纪前的时光,他说:“我原以为是位老教授给我们上课,没想到他那么年轻,才30多岁。第一次听黄先生讲课,感觉的确和中学老师水平不一样。听他的课,好像是一种享受,除了科学以外,能体会到一种美感。他分析特别透彻,能够让人比较快地掌握关键之处。现在回想起来,黄先生也不是天生就会讲课,为讲一节课经常要备课好长时间。”
为人朴素低调和善
和黄昆一生的“名”相比,黄老在做人方面显得非常低调。
黄昆为大众知晓主要是因为他在2001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500万元。在中关村住了50多年的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胡亚东,回忆黄昆获奖之后在中关村街上见到他的情形。绒线圆帽、蓝布中山装、破布鞋,还是那一身。就住在街边的胡亚东有时候还能看到黄昆和他的英国老伴一起出来遛弯儿。黄昆的老伴穿得比他更朴素,也是一双破布鞋。俩人都80多岁了,还时不时自己走到菜市场到小摊前买菜。
虽然是理论物理学家,但黄昆却喜欢自己动手。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一般人都会送到修理部去,他却自己卷起袖子修。
2001年黄昆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发明奖,奖金500万元。谈到500万元怎么花的问题,黄昆首先想到的却是:“司机希望能够解决汽车更新的问题,汽车最近老出毛病。据司机了解可以这么用,是合法的。我曾经在几年前得过何梁何利奖,对生活有很大帮助。从个人来讲,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的钱。”
爱较真儿出了名
黄昆爱较真儿在圈内早就出了名,有时甚至让人下不了台。
黄昆的学生朱邦芬现在已是中科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他告诉记者,老师黄昆有一个习惯,每天早晨来到办公室,最开始肯定要把自己昨天在家中或者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形成的一个思路对着同事或者学生讲一遍。这在他有两个好处,一可以让自己重新整理那些偶然一现的思路,二也可以促成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给自己挑刺。朱邦芬说,通常的情形,黄昆一番陈述结束的时候就是办公室里一天争论的开始。辩论双方不会放过彼此思路中任何一个细小的瑕疵。辩论的结果呢?有时候我赢,朱邦芬说,但常常第二天又被他找出什么漏洞给扳回去。而研究的问题就在这否定之否定中渐渐清楚了。
当年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的黄昆到西南联大任助教时,和小他几岁的杨振宁同住一屋。那时的黄昆和杨振宁都年方二十出头,总是喜欢纵论天下,相互顶牛。而黄昆往往都将话题引向极端,引发无休止的争论。有一次,为弄明白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含义,他们从白天一直讨论到晚上,最后是上床后又爬起来,点亮蜡烛,翻看权威资料来解决争论。“正是这些争论,使我找到了科研的感觉。”杨振宁说。
过去曾经迷信天才
黄昆曾坦言:“我自己对自己影响最大。”“像我这样考虑问题,没有太大的天赋也能做出很好的工作。过去教学时,大家评论我课上得还不错,我也认为是下了工夫的,但就是对一个个学生不太关心。因为我认为上课也是培养人,讲课是我的责任,我尽了我自己很大的努力。
黄昆谈起了自己的“缺点”:“我过去曾经迷信天才,水平跟我差不多的,我觉得他勉强能做物理工作;比我差的,就认为一钱不值;比我好的,就觉得不得了。”
异国伉俪相濡以沫
1951年黄昆回国,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黄昆在利物浦大学期间,结识了英国女同事A.里斯(Rhys),并建立了诚挚深厚的友谊。1952年4月,里斯来到中国,与黄昆结婚后也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
对小他7岁的夫人,黄昆打出了“90”的高分。“凡是和她接触过的人对她的品格都有很高的评价,她不仅是个好人,而且很有能力。”的确,青年时代屡有斩获的黄昆背后,一直有这位异国贤内助的默默奉献,著名的“黄理论”实际上是“黄-里斯理论”,是夫妻二人智慧的共同结晶。黄昆先生去世前身患帕金森病,他曾说过,“我扣扣子都有点困难,家里90%的事情靠她去做”。
黄昆的学生赵汝光回忆:“黄先生的夫人是英国人,但他和夫人经常与我们一起劳动,什么事情都做。‘文革’时他是二级教授,每个月有285元钱,他把200元交了党费。他在生活上要求很低,在学术上却要求很高。评职称时,他就对某些人相当不客气,有时让人下不来台。一次,一位副教授评教授职称,大多数学术委员同意,他却说,给他个副教授就不寒碜了。这是他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他人的表现。”
人物资料
黄昆,中科院院士,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浙江嘉兴人,1919年9月生于北京。中共党员。九三学社成员。1941年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5年获西南联合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留学英国,为固体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特教授的研究生。1947年获英国不列斯托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48年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研究员。1951年回国,1951至197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77年至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自1983年至今,任名誉所长。
黄昆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聘为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7年至1991年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
1984年黄昆获英国圣母玛利亚大学授予的“理论物理弗雷曼奖”,中美洲州立大学协会授予的“卓越的外国学者”称号。1986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10月获“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996年6月获1995年度陈嘉庚奖—数理科学奖。夫人是艾夫·里斯(李爱扶)。
相关报道
快乐的物理巨人黄昆:我不是帅才,是一个小兵
7月6日16时17分,著名物理学家、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黄昆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6岁。“渡重洋迎朝晖心系祖国傲视功名富贵如草芥,攀高峰历磨难志兴华夏欣闻徒子徒孙尽栋梁。”这副北京大学物理系师生送给黄昆先生的寿联,如今变成了挽联。
或步行,或骑车,先生无数次地经过中科院半导体所大门内的那条水泥路。如今,在路的尽头,他已安息,但学生们永远不会忘记先生在路上那一脸和善的微笑。
“我不是帅才,是一个小兵”
将理论砖石嵌进世界物理学大厦
记者第一次见黄老,是2002年1月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前夕。83岁的老人当时已被确诊患了帕金森氏综合征,自己扣扣子都觉得困难。碍于情面,他同意接受30分钟的集体采访。为了节省时间,记者们把问题汇总在一起,由我一人代问。
“我不是帅才,是一个小兵。”这是他和记者交谈时说的第一句话。然而就是这个“小兵”,一次次地把“黄—里斯理论”、“黄昆方程”、“黄—漫散射”这些带着中国人姓氏的理论砖石镶嵌进了世界物理学的大厦。直到快70岁,他与学生合作提出的“黄朱模型”还被作为必读文献列入许多国外的专著和研究生教材中。
“中国的黄昆是最聪明的。”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玻恩在自传中这样评价自己的弟子。黄昆与他合著的《晶格动力学》被誉为这一领域的圣经,是许多著名学者案头的必备经典。1947年,玻恩请黄昆在其手稿的基础上执笔完成这部专著。黄昆丝毫不因对方的崇高地位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他把自己研究上的最新进展和独到见解融会其中,甚至为一些章节的安排与玻恩发生激烈的争执。
玻恩让步了,他让步得很开心。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他写道:“书稿内容已完全超越了我的理论。我能懂得年轻的黄昆以我们两人名义所写的东西,就很高兴了。”
1985年,《晶格动力学》第三版的封底加了这样一段评价:“玻恩和黄昆关于晶格动力学的主要著作已出版30年了。当年,本书代表了该主题的最终总结;现在,在许多方面,该书仍是该主题的最终总结。”
“不动手算点东西,脑筋就开动不起来”
引领中国半导体研究进入世界前沿
黄昆作为科技界的代表人物走进公众视野,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事情。
1977年,黄昆担任了中科院半导体所所长,被国外同行称作“灰烬中重新起飞的凤凰”。沉寂30年,重返科技战线后,黄昆坚持要在一线当“小兵”。
“他觉得,如果自己不深入思考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如果不亲自动手算点东西,脑筋就开动不起来,很难做出什么有创新性的成果,也根本无法看清学科的发展趋势。他无法想象,自己看看文献,出席一些学术会议,就能把握科研的大方向。”“黄朱模型”的创立人之一朱邦芬院士非常理解自己的合作者。
从1978年初开始,黄昆每星期抽出半天时间,给全所科研人员讲授半导体物理的理论基础,前后整整讲了10个月。在他的主持下,半导体所的半导体超晶格研究在世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其中拉曼光谱学的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低维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处在世界最前沿。
听黄昆讲课是一种享受。黄昆授课有两条原则,一是“假定听讲人对所听问题一无所知又反应较慢”;二是无论讲过多少次,每次都要重新备课。当年在北大讲授普通物理,为了每周6个学时的课,他要备课50—60个小时。就这样,自己当学生时写作文“一句话就讲完了”的黄昆,为人师后,在课堂上却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黄昆把自己一生的科研经历归结为:一是要学习知识,二是要创造知识。他说,“我喜欢与众不同,不喜欢随大流。如果跟着大家做,就没有什么意思。”
在西南联大,黄昆与杨振宁、张守廉同居一室。酷爱争论的黄昆经常与他们“无休止地辩论着物理里面的种种题目”。杨振宁后来回忆,有一次,“关了电灯,上了床以后,辩论仍然没有停止。我现在已经记不得那天晚上争论的确切细节了,也不记得谁持什么观点,但我清楚地记得我们3人最后都从床上爬起来点亮了蜡烛,翻着海森伯的《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来调解我们的辩论。”
也许只有真正以“创造知识”为乐的人,才能够体会黄昆内心的真正快乐。
黄昆小传
黄昆,1919年9月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1951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任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197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77年—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1983年至今任名誉所长。1987年—1991年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0年)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2002年,黄昆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民日报]
山一样的黄昆:求真务实做学问 勤恳敬业当教师
黄昆走了,物理学界震惊了。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黄昆的名字不像王选、袁隆平那样具有极高的公众知名度,但在物理学界,黄昆就是一座山。今天,这座山轰然倒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朱邦芬,抑制着内心的悲痛说,虽然对于这件事已有预感,但真正获知了这一消息还是如雷轰顶。“得知先生快不行了,昨天我便从福州立即赶回了北京,但很遗憾,我还是没有见到先生最后一面。我们在先生离开病床的那一刹那,真不愿意相信先生走了。”他与黄昆同在一个办公室共同工作了15年。朱院士说:“我想我是受黄先生教育最多的人。”
“求真务实是他最大的风格”
率真,是科学家的本色,在黄昆身上尤为突出。正像朱邦芬所说:“黄先生,这一辈子给我印象最深的,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我想那就是‘真’字。求真务实是他最大的风格。”
做学问如此,做人也如此。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时,他83岁。对于获得迄今在中国千万科技工作者中只有7人能够拥有的殊荣,他表现淡然。
“黄昆的书被牛津大学奉为经典”
写出《晶格动力学》,是在1954年,这一年黄昆35岁。一位熟知世界物理学发展动态的老师告诉我们:“黄昆的书一直被牛津大学奉为经典”,甚至在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牛津大学出版社还把它列入了“牛津经典物理著作丛书”。
当然,黄昆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如:为固体中长波长光学振动的唯象处理提供了理论基础的“黄昆方程”;在研究晶体中漫散射强度时,创立的“黄—漫散射”理论(这一理论在发表后20年被实验证实);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与朱邦芬合作,针对国际上在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理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超晶格光学声子模式的模型及解析表达式,解决了困扰学术界多年的一个疑点,被国际物理学界称之为“黄—朱模型”。
对于取得的成就,黄昆从不认为自己比常人聪明,他也从不掩饰少年时语文学得并不特别优秀。倒是认为从小形成的学习方法,使他受益终身。小时候他做数学题就很少看书上的例题,他说,“这一偶然情况有着深远影响,使我没有训练出‘照猫画虎’的习惯。”在做科研时,他不喜欢翻阅文献资料,而是从第一原理出发。正是这种治学风格,使黄昆在学术上屡屡攻城略地,一系列以他姓氏命名的“黄”理论就是例证。
“听黄先生讲课是一种享受”
1951年,黄昆满腔热忱回到了祖国,立即到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开始了26年的北京大学教学生涯。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普通物理的教学中。
朱邦芬说:“听黄先生讲课是一种享受。他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用最简单、最朴素的方式表达出来,再高深的道理经他一表述便豁然开朗。”
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黄昆先后教授过“普通物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引导着大批青年学生进入了这些领域。数十年来,在黄昆的教导下,一大批教授、工程师、专家成长起来,分布在国家各个重要岗位上,成为国家的骨干。由他的讲义产生的两本书已成为我国的标准教科书,其中渗透着黄昆对普通物理教学的许多独到见解。通常,在研究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都渴望把研究进行下去,有时甚至认为教学是一种额外负担。黄昆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培养一支科技队伍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个人在学术上的成就。
做学问,他的学术造诣是一座山;做人,他的高风亮节也是一座令后人永远敬仰的高山。
[光明日报]
搜狗(www.sogou.com)搜索:“黄昆”,共找到
8,41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