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本报记者对话枣林镇西留属村书记张玉才,他说,无论村里谁家孩子考上大学,那都是村里的事。
对话人物
张玉才,山西代县枣林镇西留属村支部书记。贫困生贾福梅今年考了500分,被太原科技大学录取,是西留属村今年惟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张玉才听说她家里来了可以资助她念书的志愿者,急急忙忙骑着他的摩托车从家里赶来。
新京报:贾福梅考上大学了,你高兴吗?
张玉才:高兴,怎么不高兴啊,给村里争光了!贾福梅考上大学,别人家都羡慕得不得了。
新京报:你们村的大学生在附近几个村里算多吗?
张玉才:还算不错,有时一年能出3个。有的村老出不了大学生,就跑过来问我:“你们村为什么能出那么多大学生?”我想了想,可能是我们村里的小学办得不错,孩子基础好吧。
新京报:到目前为止,村里出了几个大学生了?
张玉才:出了不少了,近5年里已经出了8、9个大学生了,还应该再多出几个大学生。
“勒紧裤腰带也要供孩子念大学”
新京报:村里有没有人因为孩子念书家里一下子背上债务的?
张玉才:有,太多了。
新京报:村里有没有人这样想,读书会给家里增加困难,会让家里更穷,所以就不让孩子上大学了?
张玉才:没有人这么想,现在村里最大的投资就是供学生读书,只要能考上大学,大家勒紧裤腰带也要供孩子念大学,现在村里所有考上的孩子都在念大学。
新京报:用什么办法支持孩子念书?
张玉才:家长会四处去向亲戚朋友借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这是理所应当的,没什么难为情的,家里卖房子也要让孩子上学。村委会则把大家叫来商量怎么凑钱让孩子念书,但因为大家都很穷,除了精神支持,也帮不上太多实际的忙。如果村里有多出来的地,就让给这些家里种,有打工的机会也先让他们去。
“希望孩子们将来回村做贡献”
新京报:为什么这么支持?
张玉才:我们村里很穷,一年的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大家都觉得种地挣不了什么钱,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将来能回来给村里做点贡献。
新京报:以前有毕业后给村里做过贡献的孩子吗?
张玉才:当然有,好多孩子毕业后在外面工作,很多在南方,还有的在国外呢。孩子他们出去了,不仅能给家里很多钱,还能带些投资项目回来,比如开些厂,给村里打井,或者建设村里的小学,让更多的孩子好好上学。
■捐赠提示
银行汇款
户名:中国扶贫基金会
账号:0380410810002
银行:招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关村支行
邮局汇款
单位: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西里36号南楼4层
邮编:100086
捐赠热线
电话:010-62639775 62639776
传真:010-82628042
网址:https://www.cfpa. org.cn:8000/web/
更多详情请登录本次活动官方网站搜狐网
专题统筹/本报记者 张剑锋
采写/本报记者 张太凌 刘英才 朱艳莹 王卡拉
摄影/本报记者 倪华初 张涛 杨杰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张玉才”,共找到
732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