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8月23日,由中国日报社、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日本“言论NPO”组织共同主办的“北京·东京论坛”在京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赵启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等出席会议并做主题演讲。中日双方在论坛上共同发布了在中日两国同步进行的民意调查结果。
中日共建交流新平台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构筑亚洲未来--中日关系:困难与希望”。这是中国新闻界和学术界首次与日本民间组织携手,为开展和推动中日民间交流而搭建的新平台。主办方邀请了中日政界、企业界、学术界和新闻界近60位知名人士参加,深入探讨两国关系目前面临的问题,努力推动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在23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代表中方致词。陈昊苏在讲话中强调了对历史问题的看法,并希望中日双方的朋友开展有益的讨论。他指出,中方希望与日本朋友坦诚相对,在涉及中日关系的各种问题上通过讨论取得共识。“我们的前提其实就是尊重二字: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既尊重利益,也尊重真理;既尊重历史,也尊重未来。”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赵启正发表了30分钟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如果中日间不存在“政冷”,今天中日经济的发展可能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中日关系有希望在十年内或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改善,这是因为中日间存在改善双边关系的四个有利条件:一是因为中日友好的历史有2000多年,不友好的历史只有约50年;二是中日文化相近,这一文化的理解是政治的理解和经济交往的重要基础;三是中日在经济、安全和和平需求上存在互补关系和共同利益;四是中日间民间的朋友多。中国日报社总编辑朱灵在欢迎词中表示,在中日关系历经波折之时,首届北京·东京论坛的成功举行,是关注两国关系改善和发展的中日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媒体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因此,两国媒体能否客观、全面地对对方进行报道将会深切地影响两国关系。同时,媒体应该利用自身优势,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做更多的事情。主动促进中日双方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和单位不能回避的责任。日本电通公司顾问、前日本通产省次官福川伸次代表日方致词。日方代表、日本IY银行行长安斋隆和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副校长白石隆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北京·东京论坛”拟每年举办一次,在中日两国轮流召开,今年是第一届,为期一天半。
中日宣布同步民意调查结果
在23日上午的研讨会上,中日双方公布了中日双方同步进行的舆论调查结果。这是中日新闻界、学术界和民间组织首次共同拟订中日关系问卷调查题目,并在两国同时展开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被调查者对日本的印象“很不好”和“不太好”的占62.9%;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很不好”和“不太好”的人占37.9%。对于“提到日本,你首先会想到什么”这一问题,50.1%的中方被调查者选择了“南京大屠杀”,46.3%的中方被调查者选择了“日本家用电器”,这两项选择分列第一和第二。在提到“中国”时,大多数日本人会联想到中餐(88.1%)和万里长城(84.8%)。尽管调查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的印象比较负面,但是,中国民众对不少问题的看法还是相当理性的。比如,对于中日经济关系,65%的人认为经济关系是双方收益,不应过多关注谁得利多少。对中日在地区事务上的合作问题,10.7%的中方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支持,48.3%的人比较支持,两者相加达到了59%,表示反对和比较反对的为23%。在日方的调查中,在问到中国和日本今后该以何种态度建立关系时,认为中日关系比日美关系重要的日本人极少,59.9%的日本人认为“必须以日美关系为基础,今后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日方调查结果表明,越是与中国接触多的人,越倾向于这种看法。中方的同步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938个;日方同步调查共收到有效样本1000个。此外,中方还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五大院校进行了关于中日关系问题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148个。日方还对在“言论NPO”注册的1000名有识之士,采取邮寄方式,分发了和舆论调查大致相同的问卷,并对回收的344份有效答卷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中日各界人士闭门深入讨论
23日下午,中日双方各界人士将围绕此次中日民意调查结果,分别参加政治、经济和媒体领域的三场闭门分会讨论,寻找两国国民在看待对方以及双边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并进行深层次和有针对性的探讨,以期找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和解决算途径。中国人民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前中国驻日本大使徐敦信、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与中日各界代表一起参加了分组讨论。24日上午,龙永图秘书长与徐敦信大使将分别代表中方发表主题演讲。日本参议院议员铃木宽和社会体系设计师、麦肯锡公司日本分社社长横山祯德代表日方发言。日本“言论NPO”代表工藤泰志和中国日报网站总裁张平明日将发表联合声明。本届“北京·东京论坛”定于24日中午结束。(信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