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南方等一些城市兴起合作建房之际,哈尔滨也传出了合作建房的消息。8日,记者在房展会门前看到,一名30多岁的男子举着一张广告牌,上面写着“哈尔滨合作建房联盟”,这也是目前哈市出现的首个合作建房联盟。
新形式引来众人围观
8日,记者来到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参加房展会时看到,展会里热闹非凡,人头攒动,而展会的门口处有很多人在围观。记者走上前去发现,一个举着“哈尔滨合作建房联盟”广告牌的男子被围在中间,围观者正七嘴八舌地咨询着。该名男子详细地向围观者解释,“合作建房”就是大家一起来盖房子,从而可以节省一部分钱,至少可以省掉开发商从中赚取的约20%%的利润……听说可以省一部分钱,许多市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随后,记者了解到,该男子是哈尔滨首个合作建房联盟的发起人葛建军。他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南方一些城市相继开展合作建房以来,他便开始了解政策,积极地做准备。今年3月份,他开始在网上发布帖子,招募愿意一同参与合作建房的“同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多名市民报名参与。
市民对合作建房喜忧参半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对此十分感兴趣的市民。市民何先生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他看见中央电视台以及南方一些媒体相继报道了合作建房的消息,觉得这种形式对于生活不太富裕又很想拥有自己的房子的人来说是一种捷径,而且南方一些城市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这多少也让他们对这一新兴事物有了一点信心。可是他还是有点担心,因为这件事太“新”了,而且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参考,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结果究竟会怎么样,最后市民能不能得到心中期待的房屋还都是未知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对此感兴趣的人也都存有类似的顾虑。
合作建房≠非法集资
针对许多市民担心的问题,葛建军作出了解释:“合作建房不存在集资的可能性。钱都是在每个人自己的账户上,在买地时,我们的资金被冻结,由银行转入土地储备中心的账户,银行有监管功能,我们还聘请了专业的投资公司进行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流向万无一失。另外,非法集资是集资对象以盈利为目的,而合资建房是购房者联合起来的消费行为,是为解决和改善自己住房的消费行为,意义上不同于非法集资。”
对此,金融界人士向记者解释,非法集资是指没有经过法定许可程序,非法向不特定的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一般包括非法发行股票、债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从目的性看,非法集资是集资人为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向社会不特定多数人集资的行为。而个人合作建房应该不属于非法集资,因为市民合作建房不以盈利为目的,将大家的钱集中到一起建房,目的是改善参与者的居住条件,合作的性质比较明显。
权威声音
建设部部长:合作建房只针对困难人群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在今年的两会上表示,要警惕一些人打着合作建房的幌子搞非法集资。汪光焘表示,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存在一定错位。但是,错位不意味着不能纠正。困难群体需要享受政府住宅保障,政府会进行有序安排,但是需要一个过程。针对合作建房,中国建设部有相关的政策———合作建房从来都是对困难人群讲的。如果一些企业有自有地,在政策和城市规划允许的范围内,可以为单位的困难群体建房。而对于目前很多城市发起的个人合作建房,汪光焘说,一些非低收入群体或者一些本身已经有房子的人,如果来集资建房,这是值得注意的。新华
各地现状
广州:重新放开单位自建房
日前,单位自己建房最近在广州重新开放,已有几家大型企业集团获准开工,估计出售给职工的住宅价格将比市场便宜一半。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全国两会上透露,以后只要广州哪个单位有土地,而且在符合规划的情况下,就可以自己盖房子,分给没有享受实物分房和货币分房的住房困难职工。(据央视报道)
天津:进入准备阶段
19日,天津市首例个人合作建房的主要发起人刘革学向记者透露,合作建房进展顺利,项目运作已进入拿地前的准备阶段。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600人报名愿意加入合作建房。只要相关手续顺利,乐观的话上半年可以拿到土地,年内可以开工。
即便有于凌罡这样拿地失败的先例,刘革学和他的天津合作建房的参与者却坚定地走“合作建房”的老路。刘革学对记者承认“合作建房”拿地确实困难,“但是如果拿地成功,至少可以让老百姓节约30%的购房费”。新华
深圳:成功收房
去年年底曾以低价成功拍得两栋住宅楼的深圳个人合作建房组织,今年4月6日再次拍得一栋“烂尾楼”。这标志着个人建房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集体合作的优势。据了解,到5日为止,报名参与合作建房(购房)的人已经达到了7000人。新华温州:成功拿到土地
目前,从全国取得成功的合作建房案例来看,全是避开了最难的拿地环节。2006年11月15日,温州正元房地产开发公司受“合作建房联盟”委托,以近1.05亿元的价格取得温州市龙湾区蒲州街道江前三产安置地块,为“合作联盟”的260名成员建设住房。作为国内首个“拿到地”的个人合作建房项目,温州个人合作建房牵头人、温州市场营销协会秘书长赵智强估计,建成后价格将比同类项目降低30%。(据《北京商报》报道)(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