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明天,世界最大仿古帆船“哥德堡号”按计划将从广州出发,驶往本市,北外滩码头已做好迎接准备,届时将展出郑和宝船的仿真船头,供市民参观。对于这一航海文化盛事,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剑雄认为,我国的郑和研究应借鉴“哥德堡号”的“仿真考古”思路,重建一艘郑和宝船,为解决学界的长期争论提供一个有说服力的回答。
两百多年前,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以中国广州为目的地,将瑞典的木材、柏油、铁和铜运往西班牙换成白银,再用白银从中国买回瓷器、香料、茶叶。1745年,“哥德堡号”沉没。1995年,瑞典按照18世纪风格复制了“哥德堡”号,开始复航中国之行。
“这其实是一种仿真考古的思路,已成为历史悬案的郑和宝船之争也可以借这种方式得到解答。”葛剑雄表示。
如今,“郑和之谜”依然是学界和公众关注的一个话题: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船有多大,这支船队是否到达过非洲,甚至做过环球航行?以杨院士为代表的造船专家认为,《明史》所载“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相当于长138米,宽56米)是失实的,因为从力学上分析,木制帆船不可能达到这么大的尺寸。基于这点,郑和的船队也不可能到达非洲这么远的地方。
但一批历史学家却认为,史料记载无误,当年停泊宝船用的巨锚遗迹也证明了这点。“既然这场争论无法平息,我们何不仿造一艘郑和宝船?如果按史书的描述造得出来,并且能一路向西航行,抵达非洲,那就能给郑和研究提供相当有分量的证据。”葛剑雄说,“如果仿真郑和宝船能重走当年线路,必定能激发中国人的海洋意识。我们可以像‘哥德堡号’那样招募年轻志愿者、特别是大学生当船员,培养年轻人热爱海洋,勇于探索的精神,推动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