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复一年,这笔执行款张志祥不但没有要回一分钱,反而倒贴了7万多元。本报记者李春泽摄 |
男子为讨6万执行款请法官吃饭数年倒贴7万
一曲沃农民被人拖欠15万元后告上法庭,结果奔波14年,又是请法官吃饭,又是寻找被告人,还是一分钱也没拿上
新闻前缀
“别人欠我的钱,法院冻结了,就是不给。14年了,我一分钱也没拿上。”5月10日,曲沃农民张志祥告诉记者。为了要回这笔6万多元的执行款,他经常到法院报到,请法官吃饭。
纯粹是“逗你玩”,张志祥说。就这样,年复一年,张志祥不但没有要回一分钱,反而倒贴了7万多。
先吃饭再谈案一顿就花了1300元
张志祥今年59岁,是曲沃县李村乡石滩村农民。14年前,由于一桩简单的经济纠纷,他平生第一次踏进了法院大门。
那是1993年,张志祥将自己在翼城县马尾山村的一家选矿厂,以19万元的价格卖给了马尾山村民司万仓,双方约定,司万仓在规定时间内分3次将款付清。但司万仓在支付张志祥4万元后,将尚未取得所有权的选矿厂私自卖给了村民娄成山。张志祥得知消息时,娄成山尚欠司万仓6.18万元买矿款。
1994年7月,张志祥将司万仓告到翼城县人民法院,要求司支付剩余的15万元。当年8月,翼城县法院下达民事调解书,再次明确了司万仓的还款期限。由于司万仓一家早已债台高筑,惟一能够偿还张志祥的,只有娄成山尚未支付的6.18万元。
调解书下达当日,法官把娄成山传到法院,当着张志祥和司万仓的面,通知娄成山所欠司万仓的6.18万元被依法冻结,并特别注明,这笔款是司万仓欠张志祥的。
事已至此,张志祥不敢再指望拿到司万仓实欠的15万元了,“能把法院冻结的6万多拿到,也谢天谢地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笔钱,竟然折磨了他整整14年。最后不但钱没拿到,反而倒贴了7万多!
张志祥最先接触的法官是安国廉。安时任翼城县人民法院告申庭庭长,在张案中独任审判员。
张志祥回忆说,为了让调解书尽快落到实处,他几乎每天“泡”在法院。每次见到安国廉,安总是忙得脚不沾地,直到中午时分,才能坐到办公桌前。通常,与张志祥的交流刚刚开始,就到了吃饭时间,安法官的工作地点也随之辗转至饭桌上。
5月10日,在曲沃县石滩村张志祥的家里,张志祥拿出一摞泛黄的纸条,上面分别记录着张志祥历次宴请安国廉等法官的花销明细,以及用以支付这些花销的各类借条。借到后来,亲朋好友惟恐躲之不及,张志祥只好借起了高利贷。
张志祥还向记者叙述了他经历的最“心惊手颤”、最奢侈的一次宴请―――
那次“割肉午宴”设在翼城县委旁边的一家饭店里,赴宴法官除了“老朋友”安国廉,还有一位副院长及几位庭长。怀揣借来的高利贷,张志祥强扮潇洒,吩咐各位来宾,“想吃啥,尽管点。”
这时,副院长说话了,“农民兄弟挣钱不容易,打官司更不容易,大伙替老张省着点。”这番“亲民感言”令张志祥感激涕零,但接下来的“点菜实战”令张志祥暖乎乎的心瞬间掉入了冰窟窿。
“他只点了一个菜,一只王八。”张志祥用手比划着,“斤二两的王八,50元一两,一下干了600元。”
其他人还点了什么,老张记不清了,只记得喝的是坛儿汾,整个酒宴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张志祥在一旁添水倒酒,强作笑颜。安国廉劝他“别光看,动动筷子”,他故作豪迈地挥挥手,“你们吃!你们吃!”
张志祥的一位同村朋友也参加了这次宴请。他向记者回忆,那天,他只喝了一口王八汤,而老张,竟然没舍得动筷子。
回家后,张志祥习惯性地拿出“账本”,将这次豪华宴请的支出1300元记了下来,老伴看到这笔“巨额支出”,心疼万分,对着“败家子”丈夫哭骂不止。老伴骂累了,哭够了,再看张志祥,也早已涕泪交流。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