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眼
没有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没有人大审议通过的《环评法》,没有国务院把环评作为项目审批前置环节的强力决心,100个潘岳也刮不了风暴
很多人将环保总局的执法行动归因于从2004年底开始分管环评工作的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的出现。
在连续几次的环评风暴中,潘岳总是站在新闻舆论的风口浪尖。至今许多人仍对2005年1月18日环保总局的新闻发布会记忆犹新―――45岁的副局长潘岳坚定地说:“环境影响评价不是橡皮图章,对违反环评法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
曾历任过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的潘岳,2003年3月开始进入国家环保总局,担任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分管宣传和法规工作,2004年12月,潘岳接手环境评价工作。
“风暴的操作方式可能有我个人风格的痕迹,但风暴的原动力,却非我个人所能为。没有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没有人大审议通过的《环评法》,没有国务院把环评作为项目审批前置环节的强力决心,100个潘岳也刮不了风暴。”潘岳坦率地说,“环保总局要做的,就是超越部门得失和个人进退,把这些历史条件用好。否则,就是辜负。”“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在政治、行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内都有天然的血缘。正因如此,环保总局成为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的先行试验者,是应有之义。”
“环评风暴”赶在一个好的时机。2003年,新一届政府在SARS之后推行新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五个统筹”。2004年在经历了包括煤电油等资源全面短缺之后又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环保总局不失时机地推出了“绿色GDP”和“文明转型”等环保新理念,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理论界人士认为,在更高层面,除了保护环境本身,环保的频频发力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是相吻合的,中央文件多次强调,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来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不正常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正因与“科学发展观”有天然的血脉联系,环保成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其执法的重点行业也集中于钢铁、冶金、电力等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如第一次的风暴中,被叫停的30个项目有26个是电力项目。
“但如果把这1月18日的‘环评风暴’放在一个稍长的时间背景下考察的话,可以看到风暴的突起和公众对环保领域的关注度是同步出现的,客观上,公众压力也推动了‘环评风暴’的起步。”曾绘制中国水污染地图、北京公众与环境中心主任马军说。
在第一次环评风暴前,2004年2月,怒江建坝方案在环保NGO(非政府组织)和环保总局的强烈反对中被暂时搁置。这个比三峡工程(总装机量1820万千瓦)规模还要大的工程,达到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029.6亿千瓦时,是三峡的1.215倍,其计划静态总投资约896.46亿元,而三峡工程的静态总投资根据1993年5月的价格为900.9亿元,动态总投资控制在1800亿元以内。
在环评风暴不久后的2005年3月,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则让环保领域受社会的关注大大升温。3月29日,兰州大学教授张正春对圆明园防渗工程提出质疑,认为该工程是对生态景观、历史文化价值和周边环境的破坏,媒体曝光、环保总局叫停,4月13日,圆明园防渗工程的环境影响公众听证会召开。圆明园防渗工程事件轰轰烈烈持续到8月份,最后圆明园管理处按要求进行了整改,听证会亦被认为是环评法实施以来首个真正意义的听证会,是环保领域程序最正式、规模最大的一次公众听证会。
“如果说到这五年来我个人有什么自豪的事情,我觉得应该是圆明园听证会。”在论坛上,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潘岳说,这只是一个小项目,两三千万元的投资,争论的问题仅仅是该不该在湖底铺膜,但它唯一的意义,就是第一次全过程公开地展示给大家看,矛盾是可以这样解决的,和谐是可以这样建立的,民主与法治是可以这样进行的,其内涵也包括了公民社会如何建设的方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