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南方日报

推进管理创新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12月28日,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政府管理创新会议,总结交流全省政府管理创新工作经验,研究进一步做好政府管理创新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

  广州、深圳等单位分别在会议上作发言。本报现将这些相关经验总结呈现给读者。


  健全行政责任体系 建设责任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深圳市按照职责、目标、监督、评估、问责五个要素,在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建设责任政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一行政责任体系的总体构想是:确定政府职责,明确内部责任分工,为全面履行政府责任奠定基础;实行目标管理,以目标管理统领政府工作全局;加强行政监督,充分发挥行政监督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预防和纠偏作用;加强考核评估,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推动政府责任的层层落实;推行行政问责制,对失职失责行为给予惩戒,为政府责任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行政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控制。2005年底,深圳市出台了《关于健全行政责任体系加强行政执行力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6”文件,从制度上构建了科学、刚性、可操作的行政责任体系。

  这个体系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形成了从责任设定到责任履行、责任监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的有机整体和完整链条。二是形成了具有反馈控制功能的闭环系统。一个是从绩效评估反馈到责任设定和目标管理的闭环。另一个是从责任追究反馈到部门执行的闭环。

  按照上述思路,深圳市主要从五个方面构建行政责任体系:

  (一)职责设定。从三个方面着手,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职能,明确政府内部责任划分:一是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二是理顺政府部门职能分工。三是科学划分市、区、街道事权。

  (二)目标管理。在政府系统全面推行目标管理。一是实行层级责任目标管理。二是推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今年,将白皮书的实施部门扩大至16家,并对各部门完成白皮书确定目标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三是建立公务员职位说明书制度。

  (三)行政监督。初步建立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行政监督机制。一是加强独立运作的行政监察机关建设。二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沟通协作机制。三是完善纵向行政监督网络体系。四是自觉主动接受外部监督。五是积极创新行政监察方式。

  (四)绩效评估。深圳市把2007年确定为“行政绩效年”,选择16个政府职能部门及全市6个区作为政府进行绩效评估的试点单位,力争2008年上半年将绩效评估覆盖所有政府职能部门。

  (五)行政问责。积极建立和推行行政问责制,推动工作责任的落实,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一是建立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二是构建全市行政过错投诉处理网络。三是建立重大事故事件政府部门责任检讨制度。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加大行政惩戒力度。

  创新队伍建设机制 激发公安队伍活力

  广东省公安厅

  近年来,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警摆在了各项工作的第一位,按照“举旗、抓纲、强基、固本”的总要求,围绕“建为民公安、保南粤平安”的目标,积极创新队伍建设机制,较大提高了公安队伍积极性,促进了业务建设。

  一、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省公安厅党委突出公安特色教育,开展“树公安执法权威、公安良好形象、公安先进典型”的“三树”活动,并与每年省直工委布置的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公安正气,加强公安队伍的思想工作,激励队伍积极向上。

  二、不断深化人事体制改革

  省公安厅在省直单位中全面率先实行了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选拔干部的制度。并重点加强对部分地区公安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工作,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深圳公安职业化改革。深圳市于2003年4月启动了公安系统专业化改革试点工作,并于2006年8月1日实施。

  三、积极推动公安警力下沉

  为保证到2008年底全面实现省公安厅警力下沉的目标,一是将新增编制原则上充实基层;二是将新招民警除个别特殊岗位急需人才外一律安排在基层一线工作;三是大力推动机关民警与基层民警之间的交流;四是精简机构层次。五是规定新任县级公安机关领导职务须任过科所队长;六是规范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统一按照“9+3”模式设置。

  四、稳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省公安厅党委于2005年底开始在全省基层派出所、看守所、车管所和刑警队、交警队、巡警队等“三所三队”推行民警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民警日常业绩的测评,以价值判断引导、激励、监督民警尽职敬业,再与民警奖惩、晋升、评优评先等切身利益相挂钩,提高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队伍活力。

  五、实行“战训合一”新型机制

  “战训合一”就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的一个有效载体。在省公安厅的强力推动下,目前全省各市县公安机关基本上都实现了“战训合一”制度,并被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六、探索实行文职人员制度

  在省公安厅指导下,深圳、东莞、中山、惠州等地都招募了部分文职人员,使用在不需要直接承担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履行刑事司法、治安行政职能以及不需要使用警察执法权的工作岗位上,提高现有警力使用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提高了公安机关打击、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

  推动管理服务创新 构建和谐劳动保障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涉及千千万万的企业单位和职工群众,是反映政府服务效能的窗口单位。近几年,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管理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创新执法管理机制,促进权益保障工作制度化

  推行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恶意逃薪机制,全省共向公安机关移送了231宗欠薪逃匿案件,欠薪金额7209万元,涉及职工近3万人。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9人。

  推行劳动保障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对存在拖欠工资、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非法使用童工等严重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依法予以公布。到目前为止,全省劳动保障部门累计向社会公布145户重大违法用人单位。

  推行企业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对企业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分类监控,杜绝企业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

  推行基层劳动关系协调制度,设立专门信访机构,统一接受职工群众咨询、投诉,及时调解处理劳资纠纷。广泛建立健全基层劳动关系协调组织,使大量的劳资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二、创新就业帮扶机制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立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对没有成员就业的城镇家庭提供“一帮一”跟踪服务,已累计帮助3.6万名“零就业家庭”成员。

  创新职业培训模式。“实施智力扶贫工程”。资助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学校,目前已有两届共1万名智力扶贫生顺利毕业并实现100%就业。实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程,目前,已有11320名退役士兵入读60所技工学校。实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已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49万。

  三、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促进行政行为高效化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原有26项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进行清理,目前仅保留10项。实行窗口式办公模式,目前10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省电子监察系统监管。

  优化工作流程,制定管理规范,对业务的接收、交转、送达办理结果等环节都按规定设定时限;同时,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和“一次告知、二次办结、三次上门服务”等制度。

  构建创新体系 打造高效税务

  广东省地税局

  近年来,广东省地税局坚持以观念革新为先导,以依法行政、改进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标,逐步探索实践出一条用制度创新助推管理技术创新,用管理技术创新的成果牵引制度创新,制度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创新体系,推动了广东地税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夯实创新的体制基础

  在征管体制方面,建立“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统一登记,集中征收,属地管理,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广东实际的征管体制,初步形成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征管新格局。

  在机构设置方面,一律按经济区域设置税务管理机构。基层税务机构由原来的1600多个精简为800多个,精简比例接近50%。同时,按照新型征管模式的要求,对内、外设机构进行精简和规范,各项税收业务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分工制约的管理格局。

  在人事制度方面,对省局机关的处、科级和市、县局的科、股级岗位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带来了新气象。

  二、打造强大信息技术平

  2001年底,全省地税系统开通了省、市、县、乡镇四级计算机网络,推广应用了征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并成功创立了市级集中和省级物理集中两种模式。2002年,省地税局实施“大集中”工程建设,即通过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最大程度发挥系统整合和资源共享效应,用全省地税一个数据库、一套应用系统、一个网络,替代原有的多个数据库、多套应用系统、多个局域网,构建省一级“大集中”应用管理平台,以此作为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全面建设税收强省的主要载体。

  三、创建科学行政运行机

  从2001年开始,实施规范化工程建设,完成了规范化文本的撰写和推广应用工作,对税收工作的各个流程、环节、岗位进行规范,。

  开发推广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等智能软件,开发税收分析模块,利用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提取的数据,建成纳税评估方法库,在纳税评估系统的关键环节即定量分析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了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依法治税。开发应用了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软件,将税收执法分为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税务执行、税收法制5大系列,设计了66项考核指标,实时采集执法信息,自动分析、自动生成考核结果。

  创新社区建设 夯实社会管理

  广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近年来,广州市按照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积极创新社区建设体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涌现出各具特色的社区模式。其中,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较早引进先进的社区理念,大胆探索,成绩显著,成为广州市社区建设中的排头兵,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等领导的肯定。

  一、创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挥基层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创新社区党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荔湾区逢源街从2001年开始,对街道党的领导体制进行改革,将街道党委改为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的派出机构,统揽社区工作全局。(二)转变街道办事处职能,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近年来,广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广州市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关于加强街道工作的意见》、《广州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明确了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责和事权,不断理顺市、区、街的关系。(三)建立新型的社区自治组织,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以居民代表、户主代表、直选三种形式选举建立了社区居民委员会。

  二、创新社区服务社会化机制,发挥社会力量在社区建设中的服务作用。

  逢源街人口约6.5万人,60岁以上老人1.7万人,占全街人口的26%;孤老、残疾、特困等民政救助对象1500多人,其中残疾人近1000人;街辖内归侨118人,侨眷2231人,港澳同胞1265人。近年来,该街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下,按照广州市社区服务发展计划要求,坚持“社会事情社会办,群众事情群众办”的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结合街情民意,兴办一系列的敬老、爱幼、扶残、便民的社区服务项目,实行资金筹措社会化、管理形式社会化、服务对象和内容社会化,推动了社区服务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实现了社区服务资金筹措和管理社会化;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社会化;社区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社会化;社区服务队伍社会化。

  三、探索创建文明社区的新形式,夯实城市管理的社区基础。

  逢源街在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事业的同时,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广泛动员、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创建文明家庭等社区共建活动等形式。确保了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构建服务体系 建设文化大省

  广东省文化厅

  2003年以来,广东省文化厅在创新体制机制、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文化市场运行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为广东实现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深化公共文化体制改革。

  强强联合,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广州交响乐团、广东实验现代舞团均是全国同类艺术品种中的名团,星海音乐厅是国内的名剧场。2004年12月,省文化厅将3个单位联合组成了广东星海演艺集团。在集团实行了多种体制,广州交响乐团与星海音乐厅仍保留事业体制,广东实验现代舞团转制为企业。

  创新机制,做大做强电影产业。为把电影产业做强做大,省电影公司与中影集团、广西新联院线共同组建了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有限公司,公司与香港上市集团“中国数码”进行合作,共同组建一条数字电影院线——广东省大地南方电影院线,该院线用18个月直接投资改造100-120家星级数字影院。

  二、创建流动服务体系。

  创建广东流动图书馆。由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牵头,吸纳县级图书馆加盟,建立“广东流动图书馆”分馆,省馆为各分馆提供书籍,实现图书资源效益最大化。创建广东流动博物馆,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展览以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创建广东流动演出网,定期分片建立全省组织流动演出,真正解决基层群众看戏难的问题。

  三、创新文化管理运行机制。

  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承办大型艺术活动。一改多年来直接操作晚会等大型活动的办法为间接管理,行使监督审查权。以产业化运作的模式举办中国国际音像博览会。以创新运作机制推进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通过对实施单位日常运营的广告收入的比例提成以及社会资助,建立省农村电影发展专项资金,作为今后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长期实施的资金积累。

  以病人为本 创新医院文化理念

  广东省中医院

  近年来,广东省中医院以病人需求为导向,创新医院文化理念,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由于员工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吸引了大批病人,医院门诊量实现了持续增长,2006年全年完成门诊量410多万人次。

  一、确立“病人至上,真诚关爱”的核心理念。

  省中医院精心选择广东省中医院的核心理念,经过反复多次锤炼,确定为“病人至上,真诚关爱”。

  核心理念成为省中医院决定各项工作的价值取向。省中医院让全体成员牢牢记住“病人是省中医院的衣食父母”。离开了病人医院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反复强调正是有了病人,医生才有存在的价值,才有了实践的机会,才有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病人选择省中医院是对省中医院的信赖,省中医院必须用精湛的医术、真诚的关爱来回报他们。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医院文化建设的主线。省中医院认为,“对人最大的关心,就是对其成长成才的关心”,省中医院把员工的工作责任、学习机会、晋升、成就感等激励因素融入医务人员的工作之中,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省中医院特别邀请了全国最著名中西医专家来省中医院帮助中青年业务骨干成长,为他们成名成家创造条件;省中医院努力发展医院,扩大规模,为业已成长起来的骨干人才施展才华、实现人生理想搭建舞台。同时,省中医院也注意满足医务人员的物质需要。

  三、确立“服务临床第一线医务人员”的领导理念。

  省中医院提出“要让临床第一线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医院的领导和职能部门就必须为临床第一线的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在省中医院的组织结构中,医院领导、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三角形。患者在上,然后是临床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中层干部在中间,领导在下,领导以及中层干部要为临床第一线提供良好的服务。省中医院强调医院要务实,首先要求医院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要务实。同时,还提出了“两个一样”:患者投诉临床一线的处理与临床一线投诉行政系统的处理一样。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