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泛长三角时代正渐行渐近 欲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泛长三角元年?

  策划人语

  “元年”是一个形象的时间表达,它预示着,更大规模或更长远的旅程已经开始。

  如果我们站在这个时间的“门槛”上,转身向后眺望,就会发现,在由那些标志性节点组成的一条时间轨迹中,不仅点缀着长三角经济合作试验失败与搁浅后的惋惜,更镶嵌着区域经济合作重启后的希望。在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背后,是经济合作与产业分工的浩浩大势。

  2003年,被公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长三角年”。然而,在接下来的5年中,相对于诞生在南中国的“泛珠”,长三角留给世人的,更多的是等待。

  当时间的车轮行进到2008年1月时,发展的态势开始出现转机。随着“泛长三角”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讲话中,由此开始了真正的“现在进行时”。对于正在努力重构的长三角而言,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的,但已是势不可挡。

  “善弈者谋势”。在长三角经济圈历经10年孕育之后,一系列迹象表明,长三角在2008年,将可能有另外一种选择——“泛长三角”。

  “泛长三角元年”能否成为2008年的区域符号而被记载?不管是长三角本身还是安徽等周边区域,都在等待大幕真正开启的那一刻。不过,在一系列的猜想与创新中,一个充满各方利益诉求与博弈的“泛长三角”时代,正在人们的期待中渐行渐近。

  泛长三角猜想

  ■本刊记者 张道刚

  从2004年《长三角区域规划》中的15个城市到2006年《指导意见》中的两省一市,这个过程用了两年,那么,两年过后的今天,“2+1”能否再次扩容?这给安徽等周边地区乃至长三角留下了不尽的猜想空间。

  动态的长三角,从来不缺乏想象。

  2008年的想象,来自一个更具深意的背景。今年元月中旬,胡锦涛总书记时隔8年之后再次视察安徽,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胡锦涛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

  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字,但对于20年孜孜不倦地融入长三角“俱乐部”而至今仍在门外的安徽来说,却意味深长。这不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公开场合第一次提到“泛长三角”概念,而且要求安徽“积极参与”。表面上,“融入”与“参与”只是一词之差,实质上身份与地位截然不同。

  显然,总书记的讲话赋予了安徽乃至长三角更大的想象空间。有了想象的空间,就有跳跃的空间,甚至变革的空间。

  让云彩落下来

  “泛长三角”在哪?是“2+1”还是“3+N”?

  当学界为一个敏感的“泛”字而争论不休之时,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给出了一个权威界定:长江下游入海口周边地区的16个城市是“小长三角”,苏浙沪两省一市是“大长三角”,安徽等邻近省份是“泛长三角”。这就是宋林飞的“三定法”,也是当下学界认同度极高的界定。

  若按这个权威的界定,胡锦涛总书记提到的“泛长三角”,就是苏浙沪包括安徽在内的邻近省份。

  “安徽参与‘泛长三角’的合作与分工可谓恰逢其时。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把‘泛长三角’合作的概念推出去,形成广泛共识,叫响喊热。”当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说出上述一番话时,一个承载着太多期待的“泛长三角”呼之欲出。

  其实,安徽渴望长三角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就在今年4月初,安徽的一位交通官员透露,安徽与长三角城市间的高速不停车收费系统有望在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过往车辆经过收费站时不用停车,可以直接从车辆中事先设置的电子储值卡中扣除,实行电子非现金支付通行费。而交通部原先只计划在苏浙沪长三角地区进行高速公路收费联网试点,后来安徽通过积极争取,最终加入到试点行列。

  “以上海为领军的长三角地区向西的渐进式扩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谁也阻挡不了。”中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长江发展研究院教授沈玉芳告诉《决策》,在他看来,要不要“泛长三角”的名头,那只是个策略问题。

  然而,这个“名头”对于正在加速崛起的安徽来说至关重要。若是“泛长三角”概念,安徽等周边地区就不再是观察员和列席者,而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和参与者。显然,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是一个角色不同的“概念股”,安徽没有理由拒绝这个诱人的“名头”。

  在学界热议的同时,政府层面推动的脚步也陡然提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安徽的代表、委员建议国家尽快将“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与分工确立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其内容是:在国家发改委已经编制的“长三角发展规划”中增加“泛长三角”章节;将“构建长三角经济圈”纳入即将出台的“加快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区域发展的指导意见”当中;在“泛长三角”的产业布局和交通设施对接上,通过政策引导来合理布局;由国家重要部门牵头,将“泛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及周边省市集合在一起,探讨合作的切入点。

  “虽然这份建议只有薄薄的几张纸,但字字扣在点子上。这反映了安徽的强烈渴望,是将泛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一次最有效的争取。”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克明如是说。

  安徽在此时急欲提交这份“建议”,有其深层次的背景。在2004年国家开始编制的《长三角区域规划》中,长三角是最初的15个城市,2005年在台州的积极争取下,其范围扩大到“15+1”。这是长三角第一次扩容。

  但《规划》中的一些章节,对上海乃至长三角辐射和带动作用有明确的要求,这似乎透露出一个信号,形式上不接纳新成员不代表放弃实质上长三角对外围地区的影响力。在2006年编写的《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长三角扩容为“2+1”的两省一市。但在《指导意见》的最后章节,提到了“2+1”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为长三角的再一次扩容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不难看出,从2004年的《长三角区域规划》中的15个城市到2006年《指导意见》中的两省一市,这个过程用了两年,那么,两年过后的今天,“2+1”能否再次扩容?这给安徽等周边地区乃至长三角留下了不尽的猜想空间。

  其实,在2005年由建设部牵头编制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中,已将温州、芜湖等7个城市纳入,这就是“16+7”的23个城市。此外,早在2004年交通部编制的“长三角交通规划”中,也包括了安徽、苏北等地。显然,这就是对“泛长三角”渴望与执着的底气。

  但渴望毕竟只是渴望。

  “现在这个概念还是浮在天上的一片云彩,雨还没有落下来。我们就是要积极推动,让雨落到地上。推动这个概念从种子长成苗,变成参天大树,开出花结出果。”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田维谦对此充满信心。

  如果要让这片云彩落下来,就要赶在即将出台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指导意见》之前,让其有“泛长三角”的表述和安徽等周边地区的声音。这也不难理解,长三角周边地区特别是安徽为什么显得那么迫切。

  “我们争取在国家的‘规划’里面加上一行‘泛长三角’文字,这对安徽下一步的工作有利;在‘指导意见’里面,把‘泛长三角’中的安徽提出来,留一个尾巴。”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坚定地说。

  有了“尾巴”,就有希望。眼下,无论安徽还是长三角内部都需要这个希望的空间。

  恰逢其时的多重观察

  期待这片云彩落下的,也不仅仅是安徽。

  长三角的大门该不该对其他地区敞开?这引出了目前仍是“2+1”模式的长三角究竟要不要“泛化”的争论。

  “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不可能是现在的16个城市,还应加上‘2+1’之外的安徽等周边地区。因此,现在提‘泛长三角’概念恰逢其时。”上海市长三角协调发展办公室吴卓立告诉《决策》。

  恰逢其时源自长三角内外的各种诉求。

  与世界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的整体实力和带动能力仍有很大不足:从区域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来看,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人口占全美的20%,制造业占全美的30%,大纽约区GDP占全国的16%;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全国的20%,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分别占全国的75%和65%,核心城市东京GDP占全国的26%。而长三角“15+1”个城市的面积仅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人口不足全国的6%,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5,核心城市上海的GDP仅占全国的4.9%。

  显然,若要形成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眼下长三角“发动机”的实力还不够强劲。换句话说,要担当世界第六大增长极的角色,就要有深厚的战略与经济腹地。

  这个腹地在哪里?打开长三角经济版图,不难发现,与长三角经济区接壤的4个省份中,山东的经济走向是环渤海经济区,福建和江西的经济走向是“双边”,既可与长三角合作,也可与珠三角联合,而现实的情况是这两个省已是“9+2”的成员,只有安徽的走向最为坚定,那就是“向东,再向东”。其实,安徽的想法也很明确:通过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实现观念、机制方面的对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要不要“泛化”的压力同样来自长三角的内部。目前的长三角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导致土地资源、人力资源、能源资源供给紧张,商务成本及用工价格普遍上扬。与安徽等中部地区相比,生产成本大约高出30%-40%。因此,长三角急需一个拓展空间,以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产业布局的腾挪转移。这必然要求长三角附近有一个成本更低的空间——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低廉、市场潜力广阔、交通条件良好等优势,而安徽等周边地区无疑首先符合这些条件。

  更大的压力还来自长三角的角色定位。与其说“泛长三角”对安徽等周边地区具有符号意义,还不如说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意义深远。目前,沪苏浙两省一市已不足以承担起长三角发展的国家使命。也就是说,如果长三角不能有效地辐射和带动安徽等邻近地区乃到中西部地区,这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区域协调发展都很不利。从某种意义说,这就是国家赋予长三角的责任与使命。

  “不要认为安徽加入进来之后,安徽就赚大便宜,苏浙沪就吃亏了。安徽加入进来,不是‘恩赐’给安徽的。有安徽这样广阔的腹地,更有利于两省一市的发展,有利于整个国家发展战略。”宋林飞在接受《决策》采访时说。

  他进而认为,现在的两省一市的“大长三角”有一个明显的弱点,那就是无法完整地包含大上海经济圈、南京经济圈等,特别是南京经济圈中的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城市都不在长三角的范围内,但这些城市又是南京经济圈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安徽沿江地区与长三角已具有紧密的经济联系,就应该包括在长三角范围之内。由于行政区划问题,现在不提“泛长三角”概念,安徽就进不来。

  然而,区域合作是有“身份”门槛的,“泛长三角”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化解这对矛盾?“泛长三角”概念的落地,将是长三角本身与安徽等周边地区共赢的策略。

  N个选择题

  这个共赢的策略,学界早就看到了。

  但“泛长三角”到底“泛”到哪?“3+N”的“N”无疑是一个增量和变数。

  早在2004年9月的首届长三角城乡一体化论坛上,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长三角研究中心主任张颢瀚就提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不能停留在“15+1”的城市范畴,若要提升长三角竞争力,势必扩展长三角腹地,而扩展的路径是区域一体化,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是“泛长三角”,其范围是把苏浙沪两省一市和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全部纳入在内。这就是泛长三角的“3+2”概念。

  此言一出,曾在学界与坊间争议多年的“泛长三角”,再次风生水起。

  有一位长期从事长三角研究的学者,并没有静观其变,第一次提出了“大长三角”概念,这位学者就是沈玉芳。他认为,“大长三角”的空间范围是向北、向西、向南扩展。向北就是盐城等城市,向西就是安徽的马芜铜,向南就是温州等。相对于以前16个城市的“小长三角”,这个“大长三角”的范围就是“16+7”格局的23个城市。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是:如果说最初的15个城市符合10多年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空间布局,是一个内聚性很强的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那么,经过10多年的发展,长三角本身经济实力正在增强,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经济联系密度,都一直在向外延伸,特别是长三角周边地区,利用交通轴线进行扩展的势头,已经明朗。遗憾的是,长三角并未沿着这个逻辑走下去。

  没有静观其变的,还有沈玉芳的同事——华东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长三角规划编制专家组成员徐长乐。他认为,应积极探索长三角与长江下游省份安徽省组建新的区域战略联盟的现实可能性,通过与安徽省的全面合作,共同打造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为合作主体的泛长三角,形成长江下游及河口地区的整体联动发展新态势。这就是认同度较高的泛长三角的“3+1”概念。

  其后,上海市社科院的专家提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设想,那就在苏浙沪皖赣的基础上将福建纳入进来,同时考虑到近年来台湾制造业向长三角地区的大规模转移,将台湾也纳入泛长三角的体系。这个泛长三角的“6+1”概念,因其“泛”得太广,响应者极微。

  与学者角色不同的是,界于官方与学者之间的著名经济学家、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王战则看得更远,他认为,应该从长江流域经济体系的角度来研究“大长三角”经济区,这是个“次流域经济系统”,范围向西可延伸至黄山、天柱山、大别山脉,包括合肥在内的整个江淮地区、皖江城市带和苏北地区。这一流域,无论是自然地理、旅游资源,还是历史文化、宗教文化都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虽然这也是沪苏浙包括安徽在内的“3+1”概念,但纳入在长江流域的大背景下,其观点当刮目相看。

  学界的争论,并未引起官方的回应。正因为尚无定论,“泛长三角”才留下了太多的猜想空间。

  长三角是动态的,但不是漫无边际的。“泛长三角”的选择题可能有N个,但一个完整的答案毋庸置疑,那就是安徽的角色不可或缺。

[1] [2] [3] [4] [5] [6] [下一页]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