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京城商品房成交套均面积连续3个月下跌 6月降至116平方米 小户型成主流
市民购房套均面积连月降
本报讯 (记者张媛)北京人买新房的面积越来越小,小户型成为交易主流。
记者今天上午从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及亚豪机构了解到,京城商品房成交套均面积自今年4月以来连续3个月下跌,上月已降至116平方米。
据悉,本市商品住宅套均成交面积自今年3月达到128平方米的年内高峰后,出现了逐月回落的现象,到6月,套均成交面积滑落至116平方米的新低。
|
自今年3月以来,每月小户型开盘量都能占到总数的三成以上,6月套均建筑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的供应量是43.5万平方米,占到了总供应量的35.7%。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任启鑫认为,“9070”政策逐步落实,市场供给层面中小户型产品逐渐增多,位置分布趋于广泛,小户型增多是套均面积下降的重要前提。
他同时指出,目前CPI高位运行、股市下挫、油价再创新高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下导致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缩水。然而楼市仍保持滞涨,在刚性购房需求和国内投资渠道趋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居民购买力下降,不得不“量体裁衣”,转而选择购买面积相对较小的居所。
市场预期
下半年难改“量缩价滞”局面
任启鑫认为,目前楼市滞涨仍处于初期,受购买力制约导致的需求下降也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楼市在短期内仍将处于“量缩价滞”的局面。
而下半年限价房等带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将陆续上市,限价房普遍采用小户型的产品设计也将促使成交面积继续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