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的要义不只是点名
发现并弥合制度缺陷,比点名更有迫切性。具体到审计署,有两大命题值得关注:一是如何实现转身,即从审计点名到纠正问题;一是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审计署的独立性。
王石川
审计报告点名,或不点名,都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
从不点名,到点名,再到不点名、少点名,仿佛是一条清晰可辨的抛物线。点名与否,是进步还是退步,自然惹人热议。
公众期待审计报告点名,原因有二。一是公众更追逐快感,更渴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对那些违纪的部门,就应该大曝其丑。二是公众本身具有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你不让他们知情,他们怎么发言、怎么监督?这一点,李金华在任审计长时也说过,不透明的不一定是有问题的,但有问题的必定是不透明的。哪怕政府部门没有舞弊行为,但不公开,老百姓也怀疑你舞弊。
在这一语境下审视审计报告不点名、少点名,招致公众啧有烦言,便是理所当然。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点名不点名,只是技术手段。点名了,一些怙恶不悛的部门能否“改邪归正”,能否当回事,恐难乐观。有的部门被审计点名后有所改正,是畏惧于审计署的点名还是忌惮于审计署背后的国务院,犹待厘清。据李金华称,每年向人大报告后,温总理要专门听审计署汇报整改结果。温总理有个观点:审计不仅要揭露问题,而且重在促进问题的整改,要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李金华曾感叹:“我曾经多次表示,我不赞成‘审计风暴’这一提法。”犹记得,环保部也曾经刮起过多次环保风暴,公众拍手称快,但潘岳却称,每一次,“风暴”都跟在突发事件和被动形势后面“亡羊补牢”;每一次,“风暴”都未能如愿变成常规性制度固定下来;每一次,“风暴能改变的都远远不如人们期待的多。风暴那么迅猛而有快感,当事者为何不以为然呢?原因很简单,风暴是暂时性的,是运动式的,欲根除积弊,非从制度建设着手不可。
毋庸置疑,在当下,发现并弥合制度缺陷,比简单地点名更有意义,也更有迫切性。具体到审计署,有两大命题值得关注:一是如何实现转身,即从审计点名到纠正问题;一是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审计署的独立性。
关于前者,审计署正在努力,比如当前正在打造绩效审计。关于后者,前路漫漫。李金华在任审计长时坦承:中国的审计体制有它不足的一面,有些地方审计的独立性还有缺陷。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审计机关,都是独立于政府的。隶属于政府的,目前世界上最多只有两三个国家。这是一个事实,我们不回避这个问题。由此可以联系到环保部门,比如某环保局局长曾抱怨:环保是什么呢?没有枪、没有炮、只有冲锋号,只会吆喝。
因此,审计署存在的最大意义,绝不是审计点名,而是着手于挖掘制度缺陷,并进行制度构造。众所周知,我国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都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进行财税体制改革。为此,审计署在对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时,一方面要勇于发现问题,一方面要参与制度建设,以促进我国财政制度的改革和立法的完善。这些才是根本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