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 我国经济形势

王伯庆:政府应学美国出工资让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王伯庆
王伯庆

  王伯庆,经济学家,现任麦可思公司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跟踪评估系统(CHEFS)创始人、《2008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主撰稿人、2009中国教育蓝皮书撰稿人之一。

  我建议向美国学习,比如国家可以建立一个大学后的在岗培训,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鼓励企业招聘他们,叫计划外招聘大学生。招进去以后薪资由国家负责,每月给六七百,等于这些学生暂时在企业里面读培训生。

读一两年到国家经济好转,恰好可以出来了。

  中国的就业难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只不过这次是雪上加霜,这一次终于让大家痛感,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解决。

  就业形势不是严峻,是非常严峻

  记者:这段时间《经济蓝皮书》《社会蓝皮书》都提到要特别关注09年的就业,胡锦涛总书记在辽宁视察时也说09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您怎么看明年的就业形势?

  王伯庆:非常严峻!不是严峻,是非常严峻。

  我上个星期跑了一个星期,从一些高校回来,普遍的高校反映是好一点的大学,像211大学,好的单位、高端的雇主、单位少了。

  记者:比如说什么大学?具体减少的比例有么?

  王伯庆:我不能提名字。有些好大学,参加大学招聘会的高端招聘单位数量下降了40%,学生的就业质量下降了。

  记者:具体说来,哪些专业的就业形势不是很乐观?

  王伯庆:我们从行业来看。你知道全球经济衰退,首先受影响的是外企,外企开始裁员,它不是不招人的问题,它是裁员问题。有的外企今年一个都不招,再大的外企也不招了,它没有业务了。

  第二,中国有很大部分经济是出口型经济,对国外依赖非常大,现在国外的产业生产下降了,那中国提供的原材料,还有为他们提供的半成品,为他们提供的零部件,马上订货就减少了,这一部分产业就要受到影响。因此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机械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可能会受到影响,当然毫无疑问,财经管理类毕业生的就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但总体上大家对金融危机对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影响不要过分悲观,因为虽然国际的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出口产业影响很大,可是中国的出口产品的结构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品为主,因此对农民工的就业影响会很大,但是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应该说比较小。

  记者:据您了解,这些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困难都采取了什么措施?

  王伯庆:学校现在还是很着急,你也可以知道的,学校联系雇主,很多今年是不招人的,学校没有办法。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机构,他没有多少办法可以想,除了培养提高一下学生的就业能力,在课程改制方面还是要慢慢来的。

  记者:国家不是要投资4万亿吗?还有地方的投资,这些钱投下去会对就业有一个拉动吗?

  王伯庆:4万亿是在3年之内逐渐花完,现在刚开始进入实施,而且投资会对就业带动有一个滞后效应。目前09届学生已经面临着求职的最关键时候,所以国家投入的振兴内需的投资,可能不会马上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面见效。这4万亿救得了中国,可能救不了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

  记者:您刚才说国家投资有滞后性,那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也有一个滞后性吗?

  王伯庆:现在已经不是在谈滞后了,现在是持续,可能越来越厉害。你现在看到有些国家的人民已经感觉到刺骨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冻僵了。

  这次金融危机在全球来说,对中国的影响至少两到三年,这是乐观的估计,全球性的,没招儿,就这么惨。可能会越来越深,但具体深到什么程度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只能是预计。

  教聪明的只能是一部分人,就业总数不会变

  记者:您这一圈走下来,那些大学的学生目前为止签了的和去年相比怎样?

  王伯庆:我没有见到学生,但是听他们老师讲,和去年比减少太多。从大学的角度来说就是降低学生的就业期待,还有些专业毕业生可以换行业就业等。

  记者:但是每年毕业生的人数是在增加的,明年610万。

  王伯庆:对。现在一个问题就是你把这个求职人教聪明了,他把工作拿走了,另外一个人就没有工作,因为总的工作数就这么多。你不可能300个职位,把400个人的求职教聪明了,400个人都找到工作了。

  记者:那您对毕业生在目前形势下就业,有什么具体建议?

  王伯庆:第一是扩招研究生,暂时的。把这些暂时就不了业的学生收进去,让他们不要浪费青春,进一步提高,等过两年经济好了他们就毕业了。今年国家扩招了5%,但也只是一小部分,那怎么办呢?

  我建议向美国学习,就是在特殊时期对特定的人群采取特殊的就业政策。比如国家可以建立一个大学后的在岗培训,就是说你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可能有各种原因,第一是他不需要,第二是你的能力不够,我们就鼓励企业招聘你们这种大学生,叫计划外招聘大学生。企业不需要你,招进去以后薪资由国家负责,给你六七百,等于这些学生暂时在企业里面读读培训生。读一两年到国家经济好转,恰好可以出来。

  我希望国家4万亿里面能拿出一些钱来办这个事儿。

  记者:美国在遇到就业危机时,除了您刚才说的这个政策,还有什么其他的政策吗?

  王伯庆:还有就是在美国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时候,一般研究生都会扩招,就像一个蓄水池一样,你就业不好的时候,我研究生的池子里的水就特别多,就业好就把它流到市场里去。我在博客里面告诉大家,明年美国研究生申请是最难的,因为很多美国人都想要读研究生。

  中国的就业难问题是长期的,只不过这次是雪上加霜,这一次终于让大家痛感,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必须解决。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根本原因不在扩招

  记者:我国大学扩招是从1999年开始的,到2003年,就业压力开始出现,您认为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王伯庆:根本原因不在扩招上面。我们国家的高考普及率算什么啊!

  在高速增长的时候,日本大学生的比例跟我们现在差不多,但问题是为什么别人大学生比例这么高还能找到工作,我们的大学生比例还没他们高就找不到工作。关键是我们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一样,日本当时经济增长是以科研技术开发为领导,他需要大量的大学生,那个时候日本经济增长是10%以上。

  我们国家连续经济增长9%以上,为什么还出现就业难问题呢?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我们的经济增长是靠着农民工做起来的,生产鞋、玩具、原材料、建筑材料、房地产。所以对大学生的需求量没有那么的多。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工作。但是大学生一旦经过培训,有工作经验了又有人要了。

  而且现在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就业滞后,我们的调查是中国大学生毕业时就业率低,只有55.8%,可是到半年以后就能达到87.5%,也就是说我们大学生的就业推迟了半年,后面就业率还是很高的。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大学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和社会是脱节的,那大学应该怎么入手,去改变现状?

  王伯庆:第一是应该参考国外的做法。首先像国外大部分大学会对自己的毕业生在半年以后做一个追踪调查,了解一下他们在大学学的东西是不是满足工作的需要,并且把这个消息反馈回来,大学会调整课程和教学方式。

  第二,美国的大学很多院系都有教育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是干什么的呢,就是专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制定,他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呢?有教授、学生和企业界的人,我们中国大学的课程是有企业界的人参加了吗?没有,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很少。企业界参加了以后就可以无缝接轨,这一点没有做好。第三就是,学生要走出去,一定要加强实习和实践。

  学生必须走出去,企业界的人必须走进大学,不管是百货公司,还是投资银行,你就要请这些人来告诉你社会需要什么。

  就业心态调整了,但没有到足够低

  记者:解决就业问题,除了社会和学校做各方面努力和改进,毕业生自己应该怎样面对呢?

  王伯庆: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必须要认识到自己,第一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不高。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要把自己放到一个农民工的心态马上什么都想通了,因为大学扩招以后今年是1050万考生,计划内考生是599万,就算600万,加上统招以外的是700多万,将近800万,你想想看,这么大的大学生数字,不断的生产出来,你怎么摆谱?所以我觉得大学生要放好心态,现在有个工作就把工作做好。

  在美国很有意思的,他们的大学生出来如果找不到工作,不管是经济不好,还是自己不好,他就把自己下放到餐馆里面打工,美国人在快餐店打工是最低的位置,但是他很乐意,嘻嘻哈哈的打工,心态很好。所以我们要学人家的心态,调整心态,在特殊时期和自己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要做好像农家妹一样的,去打工。大学生必须学会做一些低端的工作,人家也不需要大学文凭,但是你要去打工。

  记者:好多学生也说自己的心态已经降了,据您了解,现在学生的就业期望怎样?

  王伯庆:我觉得他们还没有调过来,他可能想,好嘛,我不去投资银行做会计,但是我去百货公司做会计,但是百货公司连会计位置都没有,怎么办,他是在调整,但是没有调整到足够低去应付这个很罕见,很不常见的经济下降。一定要调到足够低,不是调低,是调到足够低来面对这个萧条。

  真能找到工作比较厉害的人,他又不创业了

  记者:现在不论是教育部门、学校还是各方专家,都鼓励大学生创业,但从您的调查数据看创业的毕业生只有1.2%,您怎么看大学生创业?

  王伯庆:中国大学生没有真正的创业。我们调查的学生中间自主创业的约占就业总人数的1.2%。高职、专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人数是本科的两倍多,研究型大学(211)的自主创业比例最低。因为我们发现大学生是找不到工作才去创业,就业机会好的毕业生群体自主创业比例反而低。北大和清华基本上没有创业的人,创业的都是三本或者是专科学校的学生,虽然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被视为最具知识型创新的大学毕业生群体。

  而且大学生最初创业先从零售老板干起的居多,更多地集中在传统行业,其中60%多集中在销售上面,这就不叫自主创业,叫自谋生计,找不到工作,摆一个小摊,随便当一个小商小贩。

  记者:创业难,主要是什么原因?

  王伯庆:应届毕业生刚刚走出校门,一没经验,二没钱,要想高质量的创业谈何容易?我们调查后发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难主要是,缺少资金(31%),市场推广困难(25%)和缺乏企业管理经验(20%)。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业”如何“创”?

  而且在中国做企业非常难。大学生就会说,为什么我要创业?又没有社会经验,又没有社会资源,你给我钱都创不起来,中国创业的人是连工作都找不到的人,真正能找到工作比较厉害的人他又不创业了。

  记者:那您认为如何做才可能让我们的大学生更多选择创业这条路?

  王伯庆:首先,在这一代年轻人中间要进行创业培训,要学会承担风险。其次,国家反过来要检讨两个原因,一是加强对理想主义的教育,第二个是反过来检讨为什么把公务员的地位整的这么高,搞的大家都不想搞别的,只想搞公务员了。

  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社会不适合创业,我最近写了一篇做企业难,我说要早知道这样难我都不创业了。像我们这个企业做了两年还没有挣钱,各种摊派就上来,报纸上那种留学生、高科技,我一分钱都没有,碰到的全是摊派,千奇百怪的。

  记者:我看教育部也联合其他部门,制定了一些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措施。

  王伯庆:不管用的,大学生创业时很难享受到。不能单独给大学生创业环境,社会创业条件不好的时候大学生不能独善其身,必须改变整个中国的创业环境,大学生才能享受到其中的好处。

  1998年是小case,现在是结构性供需矛盾

  记者:您记不记得1998年经济危机的时候,当时中国的就业环境怎样?

  王伯庆:中国98年那个时候是小case,没有这次严重。和98年的经济形势相比,近十年来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势必会更加广泛、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也会更大,98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影响到亚洲国家,而这次是全球性的经济寒冬。

  98年,一方面大学生还未扩招,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在当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与供给相脱节的矛盾并未凸显。可以说,那时的就业压力并没有现在这样大,而且现在的就业压力多数来自结构性供需矛盾。

  记者:这个结构性供需矛盾具体怎么讲?

  王伯庆:比如99年后大学不断扩招,一方面大学生的供给量在增加,使得个别专业严重供大于求,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就占了9个。

  因此,我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情况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再好的专业也有可能出现人才饱和的现象。大学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控制招生量。

  另一方面经济在发展,产业和职业的需要在不断发生新变化、提出新的技能需要,而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却并随着这些进行相应改进,最终导致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说缺少人才,大学生又就不了业的现状,其实正深刻反映了大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结构性供需矛盾问题。(钟文)  

(责任编辑:黄成勋)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王伯庆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