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正接受中国网专访。 |
[中国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网进行的访谈。再过几天,全国“两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每年这个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们便要相聚在一起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把汇集民意的提案议案带到大会上协商讨论。这个时候,“两会”的新闻发布会就成为我们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今天做客中国访谈的这位嘉宾,他与新闻发布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同时拥有多重身份,让我们欢迎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先生。
[赵启正]:你好。
[中国网]:赵部长,您是第二次来到中国网了。以前您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现在又是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同时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可以说您具有丰富的对外报道经验,而且对媒体也有丰富的经验,政协选择您担任新闻发言人,您觉得有什么特别意义?
[赵启正]:我想政协是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特别需要和全国人民加强沟通。我想政协赋予我的任务就是利用政协开会期间,要向大家表达政协的日常工作以及眼前所考虑的问题,并且通过各大媒体与大家进行沟通,而网友是我们互动的对象。所以,我很高兴能够和网友进行沟通。
[中国网]:您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创立人,我想听听您怎样评价中国新闻发言人在这些年的发展和它的作用?
[赵启正]:中国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事实上已经在世界政治舞台、经济舞台和文化舞台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世界各个方面从各种角度出发都在关注着中国,中国也在关注着世界。人家问中国是怎样的?正在做什么?以后做什么?在这种愿望下想吸收中国的信息。那么我们要向人家提供信息,让人家知道中国,了解中国,所以新闻发言人制度很重要。
新闻发言人不仅政府有,一些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企业都有发言人,这样就和记者构成了接力棒的关系。记者可以代表受众提出问题,而发言人通过记者来传达政府想要对大家说的话,并且回答关于中国的政策、中国的社会进展、中国的未来。如果把这些问题回答好,在全世界就能表达出一个真实的中国。
赵启正谈新闻发言人:不实事求是的回答是站不住的
[中国网]:自1983年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启用新闻发言人制度以来,可以说发言人越来越被大家认识,而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您觉得作为一个好的新闻发言人,他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赵启正]:我想他发言主要是讲中国的事情,所以第一要内知国情。
国情有很多,除了一般性的了解,他所负责的那个领域应该知道的特别多。如果你是卫生部的发言人,你应该知道中国的医疗政策、中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如果你是教育部门的,你应该知道中国教育的情况,和回答眼前大家对教育事业关心的问题。所以内知国情是第一。
第二,外知世界。如果你不知道世界,你的尺寸会受挫,很多事情你不能轻易的说中国第一,也可能其他地方还有更好的。那么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比最发达的低,但是比后进的要高,所以表达的尺寸要有比较好的文化背景可能就比较好。
[赵启正]:当然,发言人应该是敏感的,能够很正确、迅速地回答问题,同时他应当表达自己的立场。你是中国的发言人,当然是中国的立场。中国的立场不意味着不实事求是,恰恰以中国的立场回答问题要实事求是,不实事求是的回答是站不住的,实事求是的回答是能够取得大家信任的。所以,作为一名发言人,要每天在学习。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每天上网观察网友关心的问题
[中国网]:的确,知识面要求的非常宽。您是全国政协第十任新闻发言人,您觉得您自身的优势在哪里?都做了哪些准备?
[赵启正]:我不敢说自己有很多优势,但是我是很认真的,至少我每天阅读报纸,每天在网上观察网友关心的问题。对于世界要问我们的问题,比如“现在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威胁到中国,中国有信心、有力量吗”。如果要回答这些问题,应当对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我们的明天,都需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中国网]:作为新闻发言人,思维要敏捷,应变能力要快。我现在就想问您一个问题,如果您在发布会上遇到像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遇到的问题,您会怎么办?
[赵启正]:我想我会学习温家宝总理,从容的应对,不会一时感情用事。我们在国外,虽然你是一个人,但是你表达的是中国。中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国家,每个人都有中国文化的熏陶,我们对待任何事情是处惊不变、从容应对,决不会因小失大。如果感情用事,像在大街上两个人有冲突吵起来,那就不好了,这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他有收获,我们不会给他这种收获。
[1] [2] [3] [4] [5] [下一页] |
|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