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洪溥,经济学博士,现从事金融行业。长期关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和金融风险问题研究。搜狐评论特约财经专栏作家,2009两会特约评论员。 | |
随着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今年中国经济的焦点已经基本明确。在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之外,运用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手段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将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目前的情况看,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对实体经济的实际带动效果有待改进,而货币当局在推进信贷扩张过程中则须密切监控信贷资金的“错误”流向。
进入3月,中国经济金融领域渐渐出现了一些微妙变化。一方面,经济领域标志通缩水平的价格指数——CPI与PPI的2月数据仍处于放缓过程中,同期国内制造业指数(PMI)尽管环比上浮,但也位于50%的收缩线下方,实体经济并无明显好转迹象;另一方面,金融领域的热度却开始显升温,先是以沪深300为代表的股指在三月份仅用四个交易日就收获超过8.5%的累积涨幅,再是继1月信贷新增1.62万亿元后,2月新增信贷规模也仍在高位,据说“仅略低于一月”。
不得不指出,从平衡发展、有效增长角度审视,中国经济金融领域的实体经济偏冷同时金融市场偏热、有人欢喜也有人愁的局面,实在不宜持续过久。现在已应高度警惕实体持续偏冷、金融持续火爆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
截至目前,至少有两方面问题需要重视并引起关注。
一是正逐步实施的“四万亿”财政提振计划何以没有对实体经济形成足够全面的刺激?有数据显示,除了基建领域,受外需冲击最大的外向型经济部门其实并未受到有效带动。根据中金公司的报告有关行业数据分析,除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加工及饮料制造业之外,其他行业平均仍低于50%的收缩线。产成品库存回升速度也依然快于原材料,下游产品销售压力仍较大。随着欧美日经济不振,外需仍在持续恶化,国内企业的出口仍可能面临较重压力。笔者相信,本轮危机对外向型经济部门的冲击或许将较预期更为持久——去库存、去产能的交替“绞杀”将可能令相当一批曾经扩张的顺风顺水的企业突然死亡。上一年,新闻中的焦点包括玩具巨头合俊集团;今年新添的败局案例则是北泰汽车。从玩具到汽车零部件,中国企业主苦心搭建的竞争优势正逐步褪色,显示由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向由内部需求带动的经济增长转型绝非一日之功。
二是以股票市场、信贷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突然回暖真是健康且合理的吗?作为对金融市场冷热是否正常、流动性松紧是否适度的基本判断依据,无外乎冷热是否反映了基本面的状况、增加的流动性是否去了应该去的地方。过去一年来,投资者都习惯性地相信,金融危机带来的去泡沫效应,一定会导致资产价格反复收缩。但事实是,金融市场的反馈路径和结果较预设结论更为复杂。就股市等资产价格的波动机理论,则既有可能成为景气状况的正相关指标,也有可能成为宏观失衡的结果。确而言之,增量的信贷资金中的一部分,或许可能从种种利益方面考虑,有意地回避了实体领域,转而选择了进入资金市场、甚或流入资本市场来套取利润。这可能带来“泡沫”的同时,拖延“熊市下半场”的时间。更麻烦的是,较之熊市上半场人人自危、个个认命的情况,下半场资金无序、无度或者无法无天的操作所带来的股市“死猫跳”效应,将可能更具欺骗性也更具长期内的杀伤力。
从上述两点引申结论,如果坐视金融市场泡沫再次显化,则可能在结构转型之外引发新的问题。因此,从引导真实消费、平抑投机需求的角度,倒不妨采取追加财政工具手段、减缓货币政策力道的方式,合成更有针对性的组合拳。
首先,必须注意适度消除货币政策发力过猛的隐忧:一方面,经过此前半年连续下调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配合各地新上项目,年初信贷供求放大已有过快迹象,暂宜考虑维持“两率”不变;另一方面,鉴于贷款爆发增长可能伴生贷款质量下降、审贷标准放松等问题,或可对信贷总规模进行调控,防止忽冷忽热。
其次,依靠举国体制集中财政资源进行投资,或许更适合缓解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发展动力问题和就业不足问题,但要解决城乡广域内的居民就业、企业营收、市场繁荣问题,除了继续依靠主体投资刺激经济,以往的“政策死角”也需要更多的关注。比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解除对民营资本投资的准入限制,即是解决“政策死角”的很好指向。
当然,民众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财政惠农、支农的力度,城乡低保户也正得到更多扶持。至于中小企业,明确的所得税、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也在不断推出。相形之下,面向居民个人、家庭的税收减负举措也有较大施力空间。但在广大中小城镇,向上不构成“仇富”对象、向下够不着“低保”标准的中间收入居民及其家庭正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主体构成群体。多数七零后、八零后乃至少数九零后已开始组建家庭,并开始负担“2+2+2+1”型家庭所带来的“四老一小”跨代际责任。“四老”的医疗、“一小”的教育及至主力夫妇的住房、交通负担都严重制约了城市家庭消费和投资能力。
下阶段,如果能出台更亲民的减税政策,让“阳光”关照到“夹心层”群众,将更善莫大焉。例如,除了通过“买房爱国”享受退税之外,多数普通人如果都能更真切地得到老人就医、小孩就教、本身消费耐用品等方面的退税优惠,或许会较之通过做大泡沫来创造虚妄的“财产性收入”更靠谱得多,也更公平得多。
(搜狐网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搜狐两会系列评论回顾:苏振华:保就业促稳定 垄断国企能否先行?
成庆:教育政策不应再“摸着石头过河”
沈洪溥:财政政策应考虑面向个人减税、退税
>>进入“2008全国两会网论”专题
(责任编辑:liujing)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