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 针对备受关注的“如何花好"4万亿"”的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6日表示,最简单的表述就是“两个明确”和“两个严格”。
张平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6日上午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所谓“两个明确”,一是明确方向,也就是投资的方向。
他指出,中央一开始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明确的,不搞一般性的加工工业,不搞重复建设,重点就是民生工程,就是农业,就是基础设施,就是社会事业,就是节能环保,就是技术进步。第二是明确责任。地方的项目,地方政府是责任主体;中央的项目,中央的部门和中央企业是责任主体。所以在安排的过程中,一定要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
“还有两个严格。”张平说,“一个是严格审查,一个是严格监管。”严格审查就是要按照规划、按照产业政策、按照准入标准来审定这些项目。在这同时,我们还有财政部门的审查,信贷部门的审查,土地部门的审查,以及环保部门的审查。
严格监管,就是说对这些资金的使用,对这些项目的安排,一定要加强监管。除了要求各个相关的部门监管之外,为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中央成立了24个检查组,牵头的是中央纪委和监察部,还有审计署,参与的部门包括了发改委、财政部。
张平表示,整个落实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过程中,这些检查组要长住在地方,对中央负责。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举措,保证投资的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两高一资”,避免这些资金被截留挪用。
“从现在检查的情况,我们调度的情况来看,实施的情况是好的,没有发现大的问题。”张平说。
张平介绍说,4万亿的资金构成,是按照现行的投资补助标准和补助政策来计算的。这些钱不都是中央政府出,有一些还需要地方来承担,有一些还可以吸收社会投资,包括企业的投资和民间的投资。中央政府的投资是11800亿元。
其中,农村的民生工程包括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沼气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大体上是3700亿元。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等,大体上是15000亿元左右。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方面,大体上是1500亿元。节能减排、生态工程大体上是2100亿元。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大体上是3700亿元左右。再加上汶川大地震重点灾区的灾后恢复重建10000亿元,总的构成就是4万亿。
张平强调,这些项目的确定,都是按照“十一五”规划,以及其他中长期规划来选定的;需要中央承担的投资11800亿元,在具体年度的安排中,要经过全国人大的审议批准;他还指出,这些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因为形势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某一些方面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投入,有一些方面可能还需要做一些调整。
(责任编辑:黄芳)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