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普法以来,江苏省常州市的“五五”普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广大公民的法律素养明显提高,城乡法治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政府行政诉讼败诉率在10%以下;社会公众安全感明显提高,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绩效考评名列全省第二;连续三年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社会治安安全市;7个辖市、区全部被评为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7%;集访总量同比下降33%。社会公众和单位职工对普法的满意率显著上升。
创新管理模式
确保普法机制有序运行
个性化管理是常州市近几年针对普法对象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探索的一种管理方式。其做法是根据不同对象,明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措施,提出不同要求。如对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在内容上侧重于基本法和专业法,形式上侧重于集中培训、考试、考核,措施上主要是作为公务员准入和任职、定级、晋升的重要依据,要求上主要是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能力,而对青少年、农民工的普法教育,侧重于内容、形式、要求上的常识性、引导性和趣味性,从而为细化各个层面的普法工作,提高普法的实效性开辟了新的途径。
创新制度建设
普法由弱到强实现转变
常州市建立年度城调测评制度、年度“十件好事”评选制度、年度目标考评制度和普法经费保障体系。为全面准确地评估全市普法工作的成效,该市从2006年起,每年委托市城调队对“五五”普法工作情况进行城调评估。在考评办法中明确规定,城调测评公众知晓率、满意率占中期和总评时总分的20%,推动了各地区、各部门的普法工作;除了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外,始终坚持把这项工作融入年度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中心工作之中,考核结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年度积分作为五年评先和推荐市以上普法先进、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的重要依据,强化了普法工作的刚性。
创新宣传载体
普法对象由点到面拓展
以创建“平安法治校园”为目标,不断推进青少年法律素质教育。按照“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的教育管理理念,在全市403所中小学普遍建立和完善了“一课”(法制教育课)、“一长”(法制副校长)、“一庭”(青少年模拟法庭)、“一考”(将法律知识纳入中考内容)等“四个一”的法制教育体系,全市两级青少年法制教育报告团、中小学生生命讲师团和各类法制教育基地,为广大青少年上法制课2600多场,组织警示教育活动275次,有效地促进了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提升。
以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能力。武进区税务分局与政法各部门联合开展的企业涉税违法犯罪专题警示教育活动,历时数月,举办培训班45期,对全区1.12万家企业的1.17万名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税法等相关法律的集中轮训和考试。太湖蓝藻事件后,常州市在加大对污染企业整治力度的同时,印发环保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宣传资料5万多份,并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法律,对排污企业公开曝光,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着力加强农村和农民的法制教育。针对外来农民工逐年增多,普法难度明显增大的实际,该市紧紧围绕“学法共致富,建设新江苏”的主题,将每年的6月18日至22日定为“农民工学法活动周”,创造性地开展农民工普法活动,使普法“难点”变成了亮点。金坛市大力推进以“赶十场法律集、讲百堂法律课、送千册法律书、发万份法律宣传资料”为主题的农村普法富民工程,组织开展了“法律五送”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新北区薛家镇首创的农民工法制夜市,被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向全国推介。
创新教育形式
实现普法平台有效整合
在前四个五年普法中,常州市创造了许多在全省领先的宣传教育形式,进入“五五”普法后,进一步创新普法形式,努力打造法治文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创建节庆法制文化。“五五”普法以来,充分利用传统节庆文化的群众性、广泛性,在弘扬传统节庆文化中注入法律文化的内涵,同时,在开展法律节庆文化中,充分吸纳传统节庆文化的形式,使传统节庆文化和法律节庆文化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二是铸就品牌法治文化。在全市23个乡镇(街道)创建了“法制宣传一条街”。武进区去年投资40万元,在湖塘城区商贸业集中、人口绸密的定安中路建成“法治建设一条街”,成为该区法治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两年多来,全市各地、各级共组织法治文艺演出1667场,在全省第五届法治文艺汇演中,常州市荣获组织奖、创作奖、表演奖等6个奖项,获奖等级和数量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
邱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