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按照中央关于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部署要求,自觉把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作为“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省规划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完善各项措施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山东省的法治创建工作,有以下突出特点:
———党政机关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各地健全完善决策机制,探索建立重大决策专家论证、群众参与机制和社会公示制度,扩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程度,强化行政监督,推行政务公开,增强了行政过程的民主性和透明度,有力地推动了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全省17个市和129个县(市、区)建立了行政审批服务机构;17个市和91个县(市、区)开展了相对集中处罚权工作。全省共有17万余名执法人员换发了IC卡行政执法证件,8.7万余人参加了岗前行政执法公共法律知识培训,各级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水平不断提高。
———政法机关严格公正执法能力不断提升。在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中,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力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不断提高;公安机关认真落实执法资格认证、首问负责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简化行政审批项目和环节,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推进监狱劳教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改革,加大社区矫正力度,改进法律服务工作,规范执法行为,严肃执业纪律,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工作水平。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级政法机关及时制定出台了服务和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措施,积极组织开展了“帮千企走千村(社区)访万户,服务"三保"任务”主题实践活动,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基层干部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难点、热点问题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受全国、全省表彰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公民法律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合法渠道反映自身利益诉求。
法治创建意义重大工作繁重任务艰巨
深入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依法治省,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紧迫的工作,意义非常重大。
———深化法治创建活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前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形势下,更要把法治建设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
———深化法治创建活动,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载体。不断深化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提升县(市、区)法治化管理水平,实现法治国家在县(市、区)层面的依法治理目标,能够有效引领、带动其他各个层面和领域的法治化建设。只有这个层面的工作做好了,基础筑牢了,才能顺利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深化法治创建活动,是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如果法制不落实,决策随意,社会治安状况不好,法治环境不好,投资者就不愿来投资,不敢来建项目。经济发展的形势迫切需要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推动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法治化进程,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化法治创建活动,是推进平安山东建设的重大举措。民主法治是建设平安山东、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和途径。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平安建设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刚刚召开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大力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对于平安山东建设深入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深化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找准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法治县(市、区)创建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坚持依法决策,努力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决策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真正做到按制度、依程序决策。要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决策机制,积极推进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听证的,都要按有关规定进行听证。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要事项决策前,必须经过法律顾问团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作出决策。要坚持重大决策集体决定制度,杜绝擅权专断、滥用权力。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重大决策失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强化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县级政府要以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和廉洁型政府为目标,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管理方式,转变工作理念,提高服务水平。要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执法体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推进公正司法,着力增强司法公信力。各地要大力加强制度规范建设,着力解决司法不公、打官司难、执行难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大力推进审务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所)务公开,努力在增加办案透明度、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在规范执法行为和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上下功夫。要建立完善案件评查制度,认真组织抽样评查,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落实到位。要探索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倒查整改机制,着力提高公正司法水平。要探索建立司法救助、法律援助与社会救助对接机制,通过社会救助巩固救助保障成果。要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深化平安建设,不断优化发展法治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源头治理,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依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要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时整治治安突出问题。要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积极探索地方、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的实践形式。
———深化“法律五进”,有效提升公民法律素质。要继续深化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要广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宣传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要重点加强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两委”成员和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考核等制度,真正实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要努力提升农村干部群众依法管理基层事务、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要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依法办事,切实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