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市场乱象透视之二
本报记者 姚芃
“整个黄金珠宝市场正阔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消费维权当中的疑难杂症越来越多。维护好消费者权益与维护珠宝行业的健康发展,少不了消费者组织的努力。”上海市消保委黄金珠宝专业办公室秘书长章增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该办公室为此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探索。
两起案件不同结果的启示
某地消费者徐女士以2.1万元的价格购得某著名品牌钻石戒指一枚。没几个月,戒指上的钻石丢了,她认为,这是戒指的质量问题所致,于是向商家提出索赔,但商家未答应。
当地工商所受理投诉后组织调解。双方各持己见。工商所也无法判断该钻石脱落是因发生摩擦、碰撞或长时间损耗等原因造成的,还是因钻石戒指质量问题所致。
因为此问题需要以鉴定结果为据分清责任。由于目前的珠宝首饰类检测只能检测钻石本身和托架的质量,对于钻石镶嵌的牢固度,国家没有设定相应的标准,无法检测。所以,诸如戒指、项链等掉钻的投诉并不罕见,工商部门处理起来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只能靠买卖双方协商解决。
上述纠纷中,经工商所多次调解,双方都作出让步并达成协议:消费者出资1.1万元,由珠宝公司为其按原来所购钻石的大小、品质,配同等钻石一粒。
同是钻戒的钻石丢失,上海的李先生就幸运多了。李先生购买了一枚价值近9万元、镶有1.04克拉钻石的男戒,仅半年,镶口包括钻石与戒身整体脱落丢失。可经销商却以无法证明责任为由迟迟未予解决。
“官司”打到了消保委。此问题同样需要以鉴定结果分清责任。上海市消保委设有黄金珠宝专业办,还组建了“上海市镶嵌类饰品质量鉴定专家小组”。经专家组鉴定:该戒指外观无明显变形,表面磨损属正常范围;镶口脱落部位无外力影响痕迹;镶口与戒身焊接的四个焊点:一个焊点未焊、三个焊点虚焊。结论为镶口与戒身焊接部位未焊牢,是造成钻石与镶口整体脱落的直接原因,因此建议生产商负全责。
在专家的鉴定结论和消保委的协调下,珠宝商同意为消费者免费重镶一颗同重量、同级别的钻石并修复该戒指。
中消协有关人士认为,从消费者遇到同样的问题但结果却不同的两个案例中,我们从中看到了在没有国家标准的情况下,引入公正第三方鉴定机制,在解决消费争议、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显示出消保资源专业化分工的趋势,上海的探索值得借鉴。
黄金珠宝饰品维权有章可循
章增保告诉记者,从这几年的投诉来看,主要问题是:一些企业为扩大销售,把一些只适合K金首饰的工艺技术运用到纯金饰品上,造成纯金饰品的断裂、变形、虚焊等质量问题。一些不法商人用人工宝石冒充天然宝石坑害消费者;以次充好、提级提价获取暴利,由此导致不少消费纠纷。各类纠纷的投诉往往涉及专业技术问题,而国家标准在这方面往往处于真空地带。
为此,上海黄金珠宝专业办成立以来,牵头推动相关行业协会先后制订了《上海市黄、铂金饰品消费争议解决办法》、《上海市镶嵌饰品消费争议解决办法》,扭转了上海市黄金珠宝饰品质量标准缺失、投诉无门的混乱状况,使维权调解有章可循、有力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为克服技术标准缺失问题,引入公正第三方,以“专业声音”打破“技术壁垒”。专业办从业内选聘14位专家组成了具有专业性、公益性、义务性特点的上海市镶嵌类饰品质量鉴定专家小组,制定了《上海市镶嵌类饰品质量鉴定专家组工作规范》。这些专家接受消保委委托或指派,依法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专业服务活动,协助消保委履行法定职能。
上海市消保委黄金珠宝专业办成立以来,投诉办结率为100%,调解成功率为94.16%。章增保认为,在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尚不完备的情形下,确立更完善的第三方检测监督机制,确保检测公正性,确实为维护珠宝市场公平交易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