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最高法“五个严禁”直指“一风三案” 有效抵御说情风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1月08日08:37
  记者调查“五个严禁”高压线“电量”到底有多大 无变通余地无绕行通道查实必惩

  一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五条禁令,拉起反腐“高压线”。

  一年后,319名触到“高压线”的法官被查处。

  这一被百姓寄予很高期望的制度,究竟对促进司法廉洁与公正产生

  了怎样的影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目标直指“一风三案”

  2009年1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五个严禁”的规定》,直指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洁最为突出的问题。

  何为最突出问题?近年来,极少数法官在“请托说情之风”的影响下,利用职权办理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问题,已成为直接影响到司法公正、司法廉洁和司法公信力最为突出的问题,人民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而“五个严禁”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满足了法官廉洁司法的自觉需要。

  “"五个严禁"的公布和实施,绝不是权宜之计,它体现了法院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强决心和正视自身问题的勇气。”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一位法官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五条禁令的突出特点,就是要求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没有变通的余地,没有绕行通道,奉行“违者必查,查必查实,查实必惩”的刚性原则,昭示着违者必将付出被剥夺审判执行权力的沉痛代价。

  在这位法官看来,“五个严禁”虽然是五句话,但内容和要求十分简练精要,不仅便于法官记忆掌握,更便于当事人和社会的监督。“通过在基层法院的实践,可以说把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洁的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源头性问题堵在防线之外,有效防范了腐败风险。”

  抓住纯洁队伍“牛鼻子”

  抓住了“五个严禁”,就抓住了从根本上纯洁法官队伍的“牛鼻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这一规定有助于从制度上鼓励和保护品德端正、专业过硬的法官依法公正办案,及时淘汰品德不端者,从根本上推进法官队伍建设。

  刘俊海建议,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鼓励和保护当事人、代理人、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依法对失信法官的职务活动开展全方位、全天候的立体动态监督。“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除法官道德风险方面态度最积极、最彻底、最坚决、最不容易被收买。”

  “为了方便人民群众举报,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各级法院向社会公布具有24小时自动接听功能的举报电话,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违纪违法举报中心网站也应群众要求建立开通,这说明,人民法院在执行"五个严禁"中饱含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鲜明而真诚的态度,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在全国法院得到了较好地贯彻落实。”刘俊海说。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