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2月9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4时23分报道,2009年,国家率先在全国10%的县启动实施了新农保试点。预计到春节前,全国将有1500多万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人领到基础养老金。
新农保用一种低标准、政府投入同时投保者可确保不吃亏的方式才能够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资料图片) 在我们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新农保方案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了。由于60岁以上的老人是净收入的,以家庭为单位来看,现在他交的钱马上就可以看到回报。而只有用这种低标准、政府投入同时投保者可确保不吃亏的方式才能够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
同时,每位老人55块钱一个月也只是下限,地方政府会考虑实际情况,像北京现在好像定的是280块钱一个月。从试点前期的反应来看,农村居民投保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更重要的是,新农保引导的这种从“养儿防老”到“社会养老”的观念转变对于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实际上,在缴费过程中这种资金管理就有体现了。新农保制度中,农村子女参加新农保的资金投入,是专户管理的,任何机构不可能去占用它。而政策规定,地方政府每年要给他们补贴至少30块钱。这样起码使农民个人账户中的钱不会受到通胀太大的影响,因为这30块钱也可以看作是利息补贴,自己存银行不如交到养老金账户里划算。
而针对保费资金的管理,专家提出,主要是资金的保值增值,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目前看,资金还是县一级的统筹管理,资金的安全性等问题,县一级可能很难做到,因此今后可能要探索将它提到省一级来管理,这样更有利于新农保“可持续”的目标实现。二是养老金保值增值的稳妥性问题,目前还在进行课题研究,初步考虑可能购买国债、国家安全收益比较好的重点项目等等,当然具体操作还要看试点的情况。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