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作答“钱学森之问”
“研而优则仕”灭了不少大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近来一直是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关注热点,全国政协委员李邦河昨天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认为“研而优则仕”灭了不少大师之才。
李邦河委员仔细研究了钱学森的成才轨迹。钱学森生前曾表示,虽然在鼎鼎大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硕士,却没有学到创新的东西。只是在加州理工,才开始了创新,历经20年。李邦河分析,钱学森的成才分为两步:一是打基础,二是在创新的环境中长期努力。“其实国内也有不少有卓越创新才能的年轻人,他们已经走到了钱学森第二步的边缘。可惜的是,当听说某某年轻人科研很出色,不久就听说这位年轻人当官了,再后来,就再也看不到这位年轻人在科研方面的新突破了。”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正确,李邦河委员找来了证据。在数学界有两个历史最久的大奖,一个是菲尔茨奖,另一个是沃尔夫奖。在48位菲尔茨奖得主中,担任过所长、系主任、科研主管、院长、校长的有13人,其中9个人在得奖至少9年后任职,而任职大多只有3年。在48名沃尔夫奖得主中,担任过类似职务的17人,其中至少12个人任职时已超过50岁,甚至70岁。有一位同时获得这两项大奖的,只是在53岁时当过所长,这位专家还一直说他自己并不适合行政位置。李邦河委员指出,“由此看来,大数学家几乎都没有在创新的高峰期当官。”
李邦河委员说,“研而优则仕”体现的是一种对人才的尊重,但此风一长就对造就大师级人物形成障碍。李邦河委员认为,“我们是需要一批兼具管理才能的优秀科学家去当官,但是不妨在他们过了创新的高峰之后。”特派记者:仇惠栋 成岗 黄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