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王茜、刘奕湛、李菲)小人儿不大,事儿却难办。望着渐渐长大的孩子,一些爸爸妈妈欣喜之余却也忧心忡忡。面对孩子入园难,代表委员们纷纷讲原因献良策。
挣得不如花的多当白领不如回家抱孩子 北京一般幼儿园年费近3万元,这是最近教育蓝皮书里对学前教育的一个最新数字。“这上幼儿园真是比上大学还贵。”北京市孙文老人的小孙女正在上幼儿园。她说:“就说我这小孙女,快三岁了,为了给她找个幼儿园,我们全家总动员,先分头调查哪儿的幼儿园好,都好在哪儿。找准了一家公立的幼儿园,一问,进不去,已经"满员"了。于是只好找熟人,交了两三万的赞助费,才算让我孙女上了幼儿园。可上了幼儿园后,每个月还得再交2000元的学费、近1000元的伙食费,还有图书费、课外活动费、乐器费……”
“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家长都想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上个好幼儿园真难啊!”她十分感慨。
孙文说,想想看,在北京一个大学毕业,工作三年五年的白领人士,大概每个月的工资也许不到4000元,而一个孩子上幼儿园年费就近3万元,如果再加上孩子的吃穿用戴,吃药看病。一个人的工资还不一定够用。所以还真不如不上班回家带孩子,省了上幼儿园这一大笔开支。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提案中介绍,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我国0岁至6岁儿童约有1亿3千万,占全世界同龄儿童的五分之一,是学前教育大国。
学前教育性质不明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于沛认为,由于没有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只是强调“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体,发挥政府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学前教育是政府“公益性”的公共服务,以政府办园为主体,还是把学前教育推向市场,依靠市场进行经营,至今尚没有具有法律意义的定论。
由于没有确定学前教育属性,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随意性很大;财政不可能大量投入,学前教育阶段的财政经费投入与其他基础教育阶段相比都相差甚远。目前北京完全由市区财政投入的市立公办园仅145所,占幼儿园总数的11.45%。同样由于没有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幼儿教师基本待遇保障制度、幼儿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等也不健全,合格的教师来源明显不足。
于沛说,这些情况并非只限于北京,在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以公办幼儿园的萎缩为例,广西近年公办幼儿园数量急剧减少,而民办幼儿园数量急剧增加,南宁市民办幼儿园有681所,占总数的84%。合肥瑶海区现有合法有证的幼儿园37所,其中36所为民办;哈尔滨市区约有机关事业办园、企办幼儿园近200所,企业改制后,幼儿园被推向了社会,民办幼儿园迅速发展的同时,公办幼儿园多出现了“生存危机”。
代表、委员建议立法保证“入园权” 针对“入园贵”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校长邵喜珍建议,应当建立以财政拨款、社会投入、家长缴费及公益捐助等多方面共同分担成本的机制,明确政府在幼儿园生均成本中应当分担的比例。在继续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办学,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供给量的同时,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提案中表示,学前教育立法是依法治教的依据,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学前教育立法中,应明确规定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是以政府财政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事业;明确规定学前教育的办学方向和评估标准;明确规定学前教育师资的聘用管理办法和权益保障条款。建立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同时,要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收费的规范管理,制止乱收费现象。坚决制止“天价幼儿园”;防止幼儿园贵族化,保证儿童的“入园权”。
2010两会发布台
2010两会热点关注
两会高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