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天气 > 西南旱灾 > 云贵旱灾最新消息

云南曲靖:“云南粮仓”的干渴与自救(组图)

来源:京华时报
2010年03月29日03:54
一名妇女背着婴儿从戈衣村村口走过,满目荒凉。
一名妇女背着婴儿从戈衣村村口走过,满目荒凉。

钻箐村村委会从10公里外的水潭取水,拉至村内供村民们取用。
钻箐村村委会从10公里外的水潭取水,拉至村内供村民们取用。

一名小男孩守护着母亲刚刚取来的水。
一名小男孩守护着母亲刚刚取来的水。

一名村民下到6米深的吊井下取水。
一名村民下到6米深的吊井下取水。

75岁的小脚老太太王作关牵着盲人李石建的手,相互支撑。
75岁的小脚老太太王作关牵着盲人李石建的手,相互支撑。

  曲靖:“云南粮仓”的干渴与自救

  被誉为“彩云国度”的云南省,大部分时间天空万里无云,烈阳暴虐。龟裂的红土如同干渴的嘴唇,向天空祈求雨水的到来。

  百年不遇的旱情让云南陷入“干渴”之中。而在被誉为“云南粮仓”的曲靖市,灾情更为严重。

  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曲靖市下属陆良县和罗平县的多个乡村,见证了旱情的严峻,也见证了人与自然搏击的闪光瞬间。

  文本报记者沈佳音 王鹏 图本报记者朱嘉磊

  陆良

  喊渴的“滇中粮仓”

  在曲靖市陆良县,当地宣传人员时常这样形容陆良的旱情“中国旱情看云南,云南旱情看陆良”。

  陆良县四面环山,中间是开阔平坦的湖积盆地,是云南省第一平坝。而今这个被誉为云南最大粮仓的灌区,收敛水光,蒸腾水气,不复往日鱼米之乡的风光。除了农业上的灾情,部分村落的饮用水也趋于紧张。

  大莫古镇是陆良县受灾最重的乡镇之一。镇内有120年历史的德格海子水库已经彻底干涸。

  这个曾库容160万立方米的水库如今像一个晒干的泥盆,盆底满是开裂的纹路。在水库底部,一条条手掌宽的裂缝中填满着晒干的蚌壳。裂缝旁的泥土中,半掩身躯的鱼儿,依然保持着游水的姿势。

  大莫古镇党委副书记陈志文说,全镇4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和35个小坝塘已干枯见底。

  “红色的是没水饮用的村庄,绿色的是正在打井的,黑色的是需要打井的。”陈志文指着大莫古镇的地图说。随着旱灾持续,“红色村庄”增加到了9个,急需打井的村庄有10个,而目前正在打井的村庄有4个。

  在戈衣村,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攻坚的200米深水井,已于昨天上午打成。村民们把这口水井称作救命井。

  在打井现场负责技术的工程师王文章说:“4月1日或2日,我们将把井交给地方政府。”

  据了解,这个在喀斯特地貌中打出的第一眼深水井,将解决2100余人和890余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水井的到来,解决了戈衣村的燃眉之急。然而陈志文仍愁眉难展。他担忧的是那些急需打井的村庄,“如果不打井,到4月底,全镇的人都没水喝,土地绝收。但是,打一眼深井要60万元,当地政府的财政无法承受”。

  救命的井水高山上的“水经”

  陆良县最为偏远的龙海乡钻箐村,是个海拔2200米的高山村落,已思雨成疾。

  钻箐村内共有200多口小水窖,如今超过70%的水窖已经干涸。在村民王永强家的水窖内,储存水量仅能应付三四天。院中,王永强80岁的母亲忙着过滤洗菜的水,然后将过滤后的水和洗脸后的积水归到一起。“等攒多了好洗洗衣服,衣服一个多月都没洗了。”

  “过几天又得去山外拉水了。”王永强说。

  山外拉水,已经成了钻箐村主要的取水方式。此前,村民多用牛车去山谷外5公里的一口机井拉水。然而,3月中旬以后,机井干了,村里的水塘也见了底。王永强和其他村民一样,开始把找水的目光投向大山之外——10公里外的龙潭。

  王永强租了一辆罐车,开始到龙潭拉水。但几百元的额外支出却让他犯难,他全家的年收入只有7000元左右。他说:“到龙潭抽水要用电,回家后再把水抽到水窖中也要用电。电费加上租车的费用,拉一趟水就需要支出480元钱。”

  最让他不安的是,位于龙海乡水务所院内230多米深的机井,今年以来每小时出水量也下降了一半,只有5立方米。他担心未来的旱情将更为严峻。

  干旱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村庄。干旱前,村中只有50多人在外打工,干旱以后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又外出了150多人。看着徒有四壁的家,再看看出去打工的同龄人,王永强非常焦心。“孩子要上学,一家老小都要吃饭。粮食绝收了,经济上失去了保障。但自己却又走不开。”

  如今,王永强最大的期盼是雨季快点到来。

  扶持下的守望

  为了解决王永强等村民取水的困难,钻箐村村委会开始用大卡车,每天从10公里外的水潭取水两次,拉至村内供村民们取用。

  早晨8时,村里的集中供水点变得热闹起来。一辆辆牛车,一个个水桶,一道道渴望的目光聚集过来。来取水者多为年幼的孩子和裹着小脚的老太太。随着粗壮的水柱从卡车的水管中涌出,现场总会响起欢呼声。

  虽然水色较黄,但村民们仍视若珍宝。每天水车内剩余的水,则会被储存在供水点附近一个加锁的水窖内。

  村民们给这共有的水窖起了个名字,叫“亲情水窖”,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散布在大山间的农家与供水点的距离有长有短。近的步行要7分钟,远的则要20余分钟。

  对于75岁的王作关老人来说,从供水点到家,是一段遥远的距离。她看着这一桶桶水却无能为力。老人年迈体弱,裹着小脚,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她丈夫去世多年,儿子外出打工。她家中并无水窖。“没钱弄,以往雨水多的时候,自己就弄个盆在屋檐下,接点雨水洗菜做饭。”

  和王作关情形相似的还有她的邻居46岁的李石建。李石建双目失明,也是独自居住。

  两位留守人员自然而然配合到一起了。每次取水时,李石建驼着背,肩上挑着满满两桶水。王作关在他身前,牵着他的手,充当“眼睛”。两只粗糙黝黑的手握在一起,相互扶持着。

  钻箐村村民小组组长李冲生说,村里85%的人家都有水窖,剩下来的15%大概50多户村民,都是村里的困难户。对于一些孤寡老人、病残户、特困户而言,吃水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

  李冲生说,其实,只要打一口深机井,就可以解决村里吃水的问题,不再需要村外送水来。但山区里的井要打到水,需要打到地下300多米,费用高达近60万元,对这个小村而言,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罗平

  凋零的“自然花园”

  “菜花一层层金,瀑布一片片银,金花银瀑好地方,名字叫罗平……”曾经的罗平县县歌,勾勒一幅金花银瀑的美好画卷。

  隶属于云南省曲靖市的罗平县,是中国著名的油菜种植基地。它的油菜花海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而今,罗平县遭遇严峻旱情,大旱在摧毁油菜花田的同时,也在威胁着居民的生活。

  缺水的石头乡

  烈日下,“最大自然花园”一片枯黄。油菜田里到处是干燥的裂缝。有风吹过,枯萎的油菜沙沙作响。

  随手掰开油菜荚,荚内或只有几粒油菜子,或是空壳。作为当地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罗平油菜花海今年提前盛开半个多月,花期却只有一周多,而往年都在40天左右。

  从去年7月至今,罗平降水量仅为515.8毫米,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44%。截至3月22日,全县80%以上小水池和20%以上的水库、坝塘干涸。60万亩油菜全部成灾,绝收42.5万亩,减产6200万公斤,损失达2.32亿元人民币。

  闻名遐迩的“油菜花节”也因此名存实亡,相关旅游业直接经济损失达715万元。

  罗平县城东南方向的大水井乡,是云南省最缺水的乡村之一。该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山势陡峭。放眼望去山上全是石头,被誉为石头乡。即使在平素,这里也有“九分石头一分土,土如珍珠水如油”的说法,水资源极度匮乏。

  大水井乡自去年年底便已停水。大水井乡副乡长马省阳介绍,全乡1845个小水窖已基本干涸,所辖133个自然村有101个受到重灾,23287人、8368头牲畜出现饮水困难,3万亩油菜全部绝收。

  大水井乡唯一一辆5吨的运水车和各村进行自救的几十辆农用车,自干旱以来从未停止过运水。但无奈受灾面积太大,有些村子两三天甚至更久才能等到一次送水。

  在旱灾之下,大水井乡的村民开始了自救。

  竹管下的期盼

  从村里沿着山间水渠行走,20分钟后就来到大水井乡唐梨凹村的取水点。这里曾经是一处“小瀑布”,岩间泉水充沛。山凹环抱处修有一个大水窖,用以接纳泉水,供全村村民和牲口饮用。

  如今,大水窖完全干枯,“小瀑布”则变成一股细小的水流。村民们在泉水出口处埋下小竹管引水。水流以略快于“滴答”的速度“流”进下面的水桶。

  唐梨凹村村长熊云称,该村共有37户158名村民。村里的田地都是“雷响田”,靠天吃饭,今年已经没有了收成。

  每日早晨6时,村民们都拎着政府统一发放的白色塑料桶来这里接水。

  出发前,他们把政府发放的白色塑料桶放进背篓,走20分钟的山路,来到取水点,开始漫长的排队等候。“每户人家有两个桶,一桶能装50斤。这里的水太小了,一桶要装一个半小时。有时候桶放在这里装,人回家吃个饭再走回来。”村民说。

  几乎每天都是24小时有人在竹管下等水。滴答的水声,成为生命的希望。

  岩缝中的生命泉

  大水井乡箐口村的生命之泉位于村旁两块巨大的岩石的狭缝之内,狭缝深达七八米,只能容一人侧身而下。狭缝底部有一处泉水,这便是箐口村全村的希望。

  箐口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每家都建有水窖。家家的屋顶都是一个收水平台,降落的雨水都会被收集到水窖里。但去年年底,所有的水窖基本上都空了。

  今年2月,箐口村周围的山泉也开始干涸。村里开始发动过年回家的60余名年轻人,在乱石林立的山中,到处寻觅。2月底,村民终于发现了这处藏在巨石间的泉水。

  由于狭缝较深,每次取水都需两个村民一起才能完成:村民先将一根十余米长的粗绳甩入洞中,一个村民在洞口拽住绳子,另一个村民沿绳下爬。因为这种特殊的取水方式,当地村民将这眼“石中泉”称为“吊井”。

  下到泉眼处后,村民需要用一个小碗一点点舀泉水,然后通过自制的简易塑料漏斗,灌到水桶内。装满一桶25公斤的水,需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记者看到,从狭缝中爬上来之后,取水村民累得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一滴滴地落到了他的衣服上。

  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取到水,箐口村的村干部排出了一个取水的时间轮流表。24小时全部排满。即使是深夜或凌晨,也仍有村民来这里取水。

  让村民们担心的是,泉眼的出水量现在已大不如前。春节刚发现的时候,一昼夜能出50桶水,现在,天气越来越干,出水量只有15桶。等待箐口村村民的,是更严峻的考验。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责任编辑:郭扬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