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重庆打黑风暴之后调查:市民直呼感觉安全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4月19日10:21

  4月14日,在重庆扫黑中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原重庆司法局局长文强被一审法院判处死刑。

  这被认为是重庆扫黑接近尾声的一个重要信号。重庆市公安局专案组一位警员证实,他所在专案组仍未解散,但很快会结束,转入常规工作。

  重庆去年6月展开了疾风骤雨般的“打黑除恶”,虽然各界对于重庆打黑,议论颇多,但在本地,深得重庆市民认同却是不争事实。大多市民皆表示,较打黑之前,安全感大大提升。

  对于重庆来说,在接下来的相对和平时期,公共安全保障仍是艰巨任务。

  制度创新

  “现在真是感觉太安全了。”重庆城区的多位市民对记者表示。

  这种印象,来自于他们亲历的警察工作态度的转变:“以前发生纠纷,打110,辖区的警察会先打电话寻问有没人受伤,如果不说严重点,很难说服他们出警。”重庆一家小区的服业管理负责人邓先生说。

  现在邓先生发现,对于鸡毛蒜皮的事,警察出警很快,解决也迅速,这让市民感觉爽了很多。

  他所在小区最近有业主报案,小孩自行车被偷。才过两天,辖区派出所就通知他,小偷被抓住了。“这位业主当初就没报希望,以过去的经验,认为警方不会真的去办这种小案,接到通知还很吃惊。”邓说。

  市民感觉“爽”的理由是:“现在警方越来越像一个服务部门,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感觉很好。”

  另一方面,重庆主城的市民在春节前夕发现,街头警察的身影开始多了起来。

  这些都只是重庆市公安局针对治安管理而推出的交巡警合一改革之后,市民感受的个别片段。它的背后是警力体制的一次变革:即将交警和巡警两个警种合并,并设置交巡警综合处警服务台,合理划分防控警务区。

  据警方介绍,新型警务平台的科技含量级高,它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和视频监控镜头,配备办公电脑、360°循环录像、施救设施、防暴器材、高空定位爆闪灯、警戒线和停车平台等装备。现主城建立有150个这样平台,每个平台按照等级配备30到50名警力和单警装备、枪支以及5台巡逻警车和摩托车,各个平台 24个小时不间断巡逻。重庆市公安局称,依靠这个平台,重庆主城任何一个地点3分钟内至少可集结24名警力。

  市民万芳与交巡警最近的一次接触,是与朋友在一街边饭馆用餐,两个朋友因争论问题,声音特别大,一会就有两个警察进来询问。饭店旁边就有一处警平台。“他们个头很高,全副武装,威风凛凛的样子,很像美剧《犯罪现场》里的警察,非常职业化的形象。”万芳说。

  现在,重庆正准备扩大这个处警平台到500个。薄熙来在4月初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笑称,“老百姓现在发觉这东西挺好,有安全感,都申请把这东西搁自己家门口。”

  除此而外,重庆的投资环境也因打黑,而出现变化。

  中国西部(香港)投融资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蔡律对此感受颇深。他对记者表示,过去在很多经济领域隐藏着很深的官商勾结,普通企业很难获得优势的资源。而随着打黑展开,他明显感到,这些行为有很大收敛。蔡律近期接待了很多东部及港澳地区投资客商,到重庆考察项目,“投资者一方面对重庆非常有信心,另一方面,对投资环境满意度较打黑之前也大为提高。”

  “商鞅变法”

  市民的安全感来自警方内部的大变革。

  重庆打黑中,警方面临一个尴尬的事实,即许多警员成为涉黑人员保护伞,警方近日披露,计有400多名警方成员在扫黑中被查出违法或违纪。

  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曾表示,“重庆警察队伍问题比社会治安形势还要严峻”。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系教授唐尧认为,对重庆当前的警察队伍,一是风气的整顿,二是建立与转型社会相匹配的现代警务管理体制。王立军在年初发表的《2009年重庆社会治安形势与2010年预测》的署名文章表现了自己一些观点。

  他认为整个社会治安治理,一是要加强硬件建设,比如确保年内监控镜头总量达到35万个以上,等等。而更为重要的是,警务的改革,即进行机构改革,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整合提升警务生产力。

  接下来,重庆也开始了这样的操作:首先将公安系统内部二十几个处室进行了大合并。黄奇帆在近日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包括交巡警改革,合并成为十来个,每个处室的名称都变了。有点像国家的大部制一样。”

  黄所说的“大部制”形态,以交巡警改革为例,它是将片警、巡警、交警的功能三位一体化。重庆过去长期以来实行的交巡警分治,交警只管交通,巡警只管刑事和治安。这种单一职能降低了警务效率,出现了执法空当。经过此番交巡警合一改革,重新进行了人力资源分配,并赋予交巡警复合型执法权。

  这种改革,也改善了重庆警力不足的现状。据统计,重庆全市实有警力数与总人口之比为9.42/万,低于全国平均11.75/万的水平,在全国排倒数第二。同时,根据重庆的规划,重庆主城区面积将达10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也将突破1000万,现有格局下的警力,如不加以合理配置,各方面都将捉襟见肘。

  “这次改革,仅从市局和分局机关就下去了近2000余名警力。按照重庆市公安局的计划,2010年5月1日前,其他区县的交巡警合一勤务改革也将实施到位。高晓东透露,到2010年年底,重庆交巡警总人数将达到1.2万人。

  我们最近市政府还有编办都批准了我们公安的这套改革,而与这个大部制改革相配合,即是近3000多名警员干部重新的聘用,竞争上岗。

  黄奇帆称,“有一天王立军给我报告工作,讲了一套情况,我说这个情况总结起来相当于商鞅变法,你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但是你可以留下一个很好的体系。”

  155亿:财政优先支出

  打黑与警务改革,只是公共安全保障的一部分。重庆从去年起,提出了“平安重庆建设”。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认为,打黑前后暴露出的社会治安问题,实际是整个社会各类矛盾浮于表层的一种体现。据市公安局统计,重庆近几年全市每万人口发案数50.6起,在西部排第二位 。

  这当中主要的原因,专家们认为,宏观背景是中国现在从下中等收入开始进入到中等收入这一阶段,正在遇到了一个中等收入陷阱,这种陷阱是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出现的问题。就中国而言,实际上也进入到社会矛盾凸现期的阶段,也是进入了一个社会风险多发期的阶段。

  此外,重庆也有其特殊市情。薄熙来曾在去年总结,由于自然、历史、区位、产业等多方面因素,重庆安全建设有特殊的困难:一是作为以重化工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安全事故易发且危害大,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的任务很重;二是三峡库区移民百万,如何让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任务还很重;三是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低保人员有156万余人,稳定压力大;四是地形地貌特殊,交通运输、生产建设的“出事”几率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供公共安全保障,和公众所需求的公共安全服务,成为考验地方政府的一大难题。

  打黑,让薄熙来在重庆提出了“五个重庆”建设,“平安重庆”显得尤其重要。

  在去年3月29日至30日,全市召开“平安重庆”建设动员部署大会。会议提出,到2012年,“平安重庆”建设主要指标要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水平,把重庆建设成为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的城市。

  据了解,平安重庆建设的重点是抓好社会治安、生产、食品药品、居住、交通“五大安全”和法制环境、执法队伍“两大建设”。都制订有具体的指标。

  有资料显示,“平安重庆”的全部公共财政投入是155亿,而将公共安全作为财政预算的优先支出领域,在全国都是鲜见的。

  孙元明认为,“过去对黑恶势力也在打击,更多满足于治安层面的一次次运动式出击,基本没有触及社会经济层上的本质的矛盾。所以收效不大,而‘平安重庆’,是以治安为突破口,强调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经济良性安全,跟以往扫黑的概念大有不同。”

  而“打黑只是平安建设的一环,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更为复杂和艰巨”。孙元明称。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 [2] [3] [4] [下一页]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