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北京最大规模干部公选明日启动 涉及职位241个

来源:新京报
2010年04月20日03:02
[提要] 北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公选”将于明日拉开帷幕,预计于7月上旬“尘埃落定”。与此前9次公选相比,副局级参选者的年龄上限已由45岁“上浮”至48岁。单位同事、“对口”单位工作人员,都将成为“大评委制”成员,有权决定参选者去留。此外,本次公选所设241个职位达历史之最,涉及18个区县和50个市直机关和市属企事业单位…[我来说两句]


  对话:公选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

  昨日发布会,系由北京市党委部门新闻发言人首次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刘宇辉首度以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公开亮相。据其介绍,本年内,北京18区县党委组织部门都将陆续设立新闻发言人,搭建组织系统、媒体之间的沟通平台。

  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刘宇辉说,公选领导干部“德”摆第一位

  刘宇辉 1967年生人,法学博士,现任市委组织部新闻发言人、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此前曾任朝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新京报:会考试未必会做事,对“公选”一直有这样的质疑。今年公选如何规避?

  刘宇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领导干部的德摆在第一位,通过干部的实绩,看德才。这次推行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测评体系,考题涉及、考核方式,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考素质”转变。“扩大民主、群众公认”原则贯穿全过程,考察对象在媒体在媒体上公示,并扩大考察谈话范围,实行延伸考察。

  新京报:公选干部都有一年任用期,正式任命后如果不适合,将被免职。此前9次公选,不适合、免职者占多大比例?

  刘宇辉:选拔过程中,我们一直追求人才与岗位的最大匹配度、最大适合度,所以,近几年总体情况不错,绝大多数都能胜任并且表现出色。不适合人员,我们会调整方式,另行安置。

  新京报:“竞争性上岗”这一干部选拔方式,公众普遍认可。除了“公选”,还将推行哪些“竞争性上岗”选才模式?

  刘宇辉:北京正在制订“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对人事制度改革将有具体设计。除了公开选拔,竞争性上岗还有差额选拔、公推直选等其他方式。

  背景:9次公选选出1个市领导17个正局

  据市委组织部统计,自1995年首次“公选”至上次“公选”(2008年公选),共选出164名局级领导干部和市属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现绝大多数已成为各部门、单位的领导骨干,其中1人已成为市级领导干部;17人成为正局级领导干部;6人为国有企业正职领导。

  164人任职时平均年龄40岁(最大49岁,最小30岁),均具有大本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12名,占68.3%;女干部27名,占16.5%;党外干部30名,占18.3%。

  据市委组织部通报,2008年公选结束后,4名经过考察、未被任用但条件成熟的干部,后被任用到其他空缺岗位;31名进入考察未任用但符合后备干部条件者,去年已被列入副职后备干部。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王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杨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