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贵州帮教挽救瓮安事件涉案青少年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4月26日08:21
  这是一个充满宽容、充满大爱的世界。

  “无法想象,如果在监狱呆上几年,明天的我会是个什么样子。”因为听信谣言,16岁的翟新胜一时冲动参与瓮安“6·28”事件,在看守所那段短暂的日夜,他曾经以为,一生就此失去希望。

  然而,翟新胜没想到,贵州省对104名违法青少年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全力感化挽救,展开“无缝化”的真情帮扶,让他们回到正确的人生轨道,重回学校、家庭和社会。如今,那段违法记录不仅消除,翟新胜还考进美丽的大学校园,开始了新的人生。

  艰难的抉择,坚持依法从宽——

  他们既是事件的参与者,又是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2008年6月28日,贵州省瓮安县发生了一起因一名女中学生非正常死亡,前期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打砸抢烧突发事件。

  贵州省迅速平息“6·28”事件,但是调查发现,事件参与人数众多、人员情况复杂,尤其有104名违法青少年直接参与打砸抢烧,其中在校学生有96人(未成年人82名),他们大多数是受谣言误导和好奇心的驱使,前往围观起哄,被一些人员蛊惑盲目参与。

  深刻剖析,这批青少年之所以违法犯罪,社会、学校、家庭“难辞其咎”。当地社会治安不好,风气差,黑恶势力横行,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混乱;学校把精力放在升学率上,重“尖子生”轻“后进生”、“问题生”,法制教育流于形式,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六成以上家庭父母外出务工、做生意或家庭残缺,青少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这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是事件的参与者,又是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应该如何妥善依法处理他们呢?

  2008年11月7日,在贵州省委政法委关于对这批违法青少年开展教育挽救工作建议的专题报告上,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作出批示:宽严相济,体现政策,着眼未来,教育挽救,建立机制,形成合力,切实做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贵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厅长崔亚东说,我们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6·28”事件中黑恶势力从严打击,对违法青少年依法从宽处理,通过教育、感化、挽救,让其回归社会、学校和家庭。

  据统计,贵州共打掉了瓮安的5个黑社会性质组织和7个恶势力团伙,对303名黑恶成员依法严处。对104名违法青少年从宽处理,按照现有法律规定,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适用缓刑,1人免予刑事处罚,44人不起诉,7人被收容教养,46人由公安机关作治安处罚、训诫等处理。

  2008年10月,贵州省委政法委又通过组织程序,让104名青少年全部回归社会、学校和家庭,接受全面系统的帮教。

  真情的帮扶,全力教育挽救——

  只要有爱的滋润,冰冷的心也会暖和,也会找到方向


  “作为一名学生,我的职责是学习,争取考一个好大学,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谋福,真的不该听信谣言,参与打砸抢烧……”走出看守所,重回校园课堂,瓮安二中高三学生李杰主动写上自己的第一份思想汇报。

  踏入熟悉而又陌生的教室,没有冷眼,有的只是热情。李杰感受到了鼓励、信任,心里充满温暖感动。 瓮安县委书记龙长春说,瓮安专门成立青少年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设立6人常设办事机构,将104名帮教对象的帮教责任全部落实到59名县乡领导、62名班主任,进行“1+1+1”帮教,每名帮教对象,无论是回到学校还是社会,都必须有一名学校负责人和一名教师,或一名党政领导和一个基层组织进行对口教育。

  帮教要入心入脑,瓮安要求各帮教学校设立法制教育办公室和心理咨询场所,全面提高教育挽救水平,还举办家长座谈会、培训会、法制教育会,教会家长掌握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最终使87名学生顺利回归校园。

  帮教的日子里,瓮安四中副校长刘金巧每天都要去看看帮教对象刘晓,看看上课时他有没有集中精力听课,下课时能不能和同学玩到一起。晚上回去,他还细心地记录下来,想出具体的帮教对策,并写下帮教日记。

  刘金巧在自己的帮教日记里这样写道,当初放出这些学生时,许多人不理解,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犯了法,就应该受到惩处。可是,看着善良的刘晓健康成长,党和政府真是高瞻远瞩,不仅在法律上对这些孩子宽大,而且还积极地进行教育挽救,这是多么富有人性的明智之举。

  更大的宽容,消除违法记录——

  不背历史包袱,不影响上学、参军、就业,勇敢走向新生


  “虽然孩子们出来了,可是有了违法记录,升学、就业、参军肯定会受到影响。”2008年11月28日,贵州省委政法委在瓮安县召开帮教违法青少年座谈会,一些家长代表说出自己的担心。

  如何不让这些青少年背上历史的包袱,真正回归学校、社会和家庭?为此,贵州开始新的尝试,展现更大的宽容,决定在瓮安开展“未成年人违法及轻罪犯罪记录消除制度”试点。

  2009年6月,在贵州省委政法委、省司法改革领导小组及省直政法各部门的指导下,瓮安县先后制定相关文件,就未成年人违法及轻罪犯罪记录消除的政策、条件、方法、程序等进行规范,进行新的司法改革探索。

  “我的违法记录真的可以从档案里消除了吗?”电话里,听着父母哽咽地念着村干部送来的通知,那一刻,远在广东的陈俊失声痛哭。初来广东,陈俊说,只要知道自己的过去,没有一家工厂、餐馆愿意请自己,最后只能隐瞒过去,打点短工糊口,也从来不跟别人说起自己的情况。

  陈俊迫不及待地回到村子,向司法机关申请消除违法记录,由于表现良好,几个月后,终于除掉了原本要背负一生的“污点”。没有了后顾之忧,在村里支持下,陈俊搞起了养殖。

  截至2009年底,瓮安对25名帮教对象申请消除违法及轻罪犯罪记录进行了审核,批准了20名;今年以来,又有31名帮教对象提出申请,目前已审查批准30人。截至目前,104人中共计有50人已通过违法及轻罪犯罪记录消除申请。

  这些孩子也没让大家失望,瓮安县公安局长吴智贤说,无论在外打工,还是在校学习,他们思想、习惯、心理、遵纪守法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基本改掉了不良习气,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尤其是有9人于2009年9月考上大学。

  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因为宽容,因为理解,生命得以重新绽放光彩!

  (注:文中涉及违法青少年名字均为化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