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我国首个人才发展纲要出台 重视人才超越GDP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6月07日07:26
  中广网北京6月7日消息(记者肖志涛)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7分报道,今天,全国高考拉开大幕,近1000万名考生将走进考场,向高等院校的大门迈出最关键的一步。就在高考的前一天,教育领域的另一件大事同样引人瞩目:历时3年编制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出台。《纲要》是我国首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了未来十年育人选人用人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参与《纲要》编制工作的首席专家、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在与中央台记者对话时表示,今后,人才将超越国内生产总值即GDP,被放在发展的最优先位置,各行业各产业各领域都将因此受到深远的影响。那么,这份《纲要》与我们每个人有着怎样的联系?

  翻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序言中首先明确了“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递进与深化。

  杨伟民说:“第一个需要是引领未来我国发展的需要,第二个需要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第三个需要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需要。”

  《规划纲要》首席专家、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说,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主要靠劳动力数量多、劳动报酬低这样的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占得了竞争先机。然而今后30年,这种竞争优势可能不会再现,原有的发展方式将难以维持。

  杨伟民分析:“我们人口数量在不久将来,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会进入刘易斯拐点。”

  杨伟民所说的“刘易斯拐点”,是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易斯在人口流动模型中提出,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后直到没有富余劳动力的现象。

  杨伟民表示:“这样就意味着单纯靠低成本劳动力数量的优势不存在了。我们只能靠人力资本的质量、靠提高人力资本的水平来赢得竞争力。否则我们下一步发展靠什么,我们资源没有,环境容量又不行。”

  中央多次强调: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我们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但实际上是对我们发展方式的冲击。杨伟民指出,提高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是扭转我们发展方式的关键一环。

  杨伟民说:“长期以来我国经济过于依赖外需,过于依赖于投资。产业上过于依赖于工业,依赖贴牌生产、简单的加工制造。相对来讲人力资本的贡献很小,自主创新的贡献也很小。现在我们已经面临自然资源短缺等多种瓶颈,特别是环境的瓶颈。这个时候就要更多的靠自主创新。而所有这些创新都要靠人才。”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增加到1.8亿;其中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要达到33%。但是如何实现产业与人才的对接,更为关键。

  杨伟民表示:“我们现在是工业发展很快,服务业发展滞后,而大学毕业生应该更多进入服务业中,而我们恰恰服务业发展比较缓慢。”

  高端人才,有如人才金字塔最顶端的明珠。《规划纲要》确定未来十年要培养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这突出体现了纲要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人才强国”。

  杨伟民说:“过去大家一说发展就是增加GDP,盖更多的房子、生产更多的钢铁和汽车,生产更多的粮食。而更深刻的高层次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第二个很重要一个思想就是“人才优先”,过去我们交通要先行,80年代轻纺要先行,后来又是基础设施先行,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把什么放在最优先位置,就应该把人才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以用为本”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

  有了指南针,如何将蓝图变为现实?杨伟民指出,要实现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需要国家选人用人体制机制的创新。杨伟民分析说,《规划纲要》的出台将对各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我觉得对教育的发展可能会起到一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究竟是看中考试能力还是看你创新的能力,现在这种考试制度可能更看中考试能力,高分低能的人特别多,不利于创新。另外对我们未来自主创新也会产生一些间接影响。另外这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广泛吸收海外人才,短期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