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该报告指出,目前北京中产阶层比例超过40%,约为540万人。几乎与此同时,欧睿信息咨询公司发布数据,预计中国的中产阶层规模在2020年将达到7亿。(7月18日《法制晚报》)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相关数据,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5亿,如果欧睿公司的预测足够准确,即意味着届时近一半的中国人将步入中产阶层。按照现代国家治理的观点,扩大中产阶层的规模正是社会建设的关键,因此,单从数据上讲,这样的社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一个国家可持续的整体性繁荣,有赖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多维建设,任何一维都不可偏废。然而,在GDP挂帅的发展观之下,正如社科院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所言,中国的社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这使得我们的“社会建设”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直到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之后,“社会建设”才被提升到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重的位置。
和此前我们所熟知的“三大建设”一样,“社会建设”也并非空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它同样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具体所指。要建设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育和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社会学界早已形成的共识是,理想的社会结构应当是“橄榄型”的,即权贵与富豪、穷人与弱者都是少数,而社会的主体正是以稳定、理性和务实为特征的中产阶层,他们在政治上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在经济上是促进消费和内需的重要群体,在文化上则是承载着现代文化的主体。
只不过,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固然值得期许,却不能走入急功近利的误区,更不是有了几个漂亮数字就“跑步”奔向“中产社会”的。以北京市的情况为例,房价居高不下让“一套房子毁掉一个中产”变成残酷的现实,无怪乎不少网友怀疑“40%的北京市民是中产阶层”的背后有多少人是属于“被中产”。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曾提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形成足够大的中产阶层的五条标准:一是城市化率是否达到七成以上,二是“白领”社会劳动力是否大于或至少持平于“蓝领”,三是恩格尔系数是否平均降到了0.3以下,四是基尼系数是否控制并保持在0.25至0.30之间,五是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否达到12年以上。如果将这些标准与我们目前的国情一一对照,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此,学界、媒体等越是对“中国式中产”的美好愿景孜孜以求,越有必要冷静地对社会现实加以分析,进而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破阶层固化趋势等多方面的努力,为“橄榄型”中产社会的形成创造条件、培植土壤。惟有如此,而非让众多的人感觉是数字上“被中产”,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才真有可能变现。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责任编辑: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