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改深度调查
告别“填鸭”试看老师“牧羊”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 今年秋季,我省全面实施了高中新课程改革,也是我国最后一批进入课改的省份。本次新课改是建国以来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以调整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为主不同,此次高中新课程不是一次简单的改良,而是对现行教育的一场变革,被认为是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发生的最重大的变革。本报记者对我省实施本次课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力求客观、全面地还原课改面貌。
9月1日,对我省高一新生而言,“开学”一词有了新的解释:他们将开始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新在哪里、改在哪里?理念改、方式改、教材改、课程改。
一堂课跨越千年史
9月15日上午9时35分,在兰大附中高一八班,年轻的历史教师刘卉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下这节课的内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开始了教材第三节课的讲授,穿着蓝色校服的61名学生整齐地坐在教室里。
与过去不同的是,她没有直接开始讲课,而是在投影仪上用幻灯片放出了一幅图,图上三个画面,都是皇帝与宰相,皇帝坐着不变,宰相的姿势逐渐变化,第一幅坐着,第二幅站着,第三幅跪着。她让学生们看了一会图片后,叫一个同学起来回答这三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答道:“宰相的地位越来越低。”“地位低,权力肯定就被逐渐削弱,那么谁的权力就被加强了?”学生们一起回答“皇帝”。刘卉由此引申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皇帝如何削弱相权,中央如何削弱地方”。本堂课的内容随之展开,刘卉讲的并不多,总是向学生问问题,学生们回答,她提示补充。
讲到汉代的“推恩令”时,刘卉觉得学生比较难理解,指着一个学生举例说:“你是皇帝的弟弟,把甘肃分给你当诸侯王,推恩令允许你可以再分属地给你的子子孙孙,分成好多块后,最后你管辖的地方只有七里河区那么大,你还敢不敢给中央‘扎刺’了?”满堂学生哈哈大笑,“不敢不敢”。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很大,刘卉特意设计问题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如果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在唐代,救灾应该是什么程序,每个部门如何分工救灾,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她分别叫了6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很兴奋,热烈地讨论着,“中书省要先报告皇上,制定救灾计划”、“户部要赶紧拨钱粮救灾”、“工部就是建设部和交通部,要修路盖房子”……
刘卉反复提到了元代的宣政院,告诉学生们西藏就是从元代开始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并不断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讨论,用幻灯片放不同朝代的地图、代表性事件的图画。
10时15分,伴随着音乐铃声的响起,新学期的这节历史课结束了。
“填鸭”教学变“牧羊”引导
尽管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高一八班的孔德备听课依然非常认真,老师每有问题,他都大声回答,“初中的时候老师讲的多,我们说的少。高中不一样了,现在这样上课挺好的,比较有意思。”高中的课程设置、老师讲课方式都与初中有了很大变化,学生们觉得挺有意思。同班的高珊说:“高一的课堂气氛好,大家都很活跃,听讲比过去更认真了。”
同时,大部分学生普遍反映,老师讲课快,跨度大,“没有初中讲的细,好多知识要自己看。”而这,正是课改企图改变的:老师不再“满堂灌”,逐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这节历史课上,全班61个人中有20多个学生被提问,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
刘卉说,自己曾深刻感受过这种主动性课堂带来的好处,一直想把这种方式带到自己的课堂上。“80后”的她200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上学时经常听姬秉新教授的课,“他给我们讲课时就是讲的少,让我们自己讨论的多,上课非常自由开放,反而让我们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姬秉新教授恰恰就参与编写了今年我省高一学生使用的这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课改历史教材。
在“走进高中课改”校长论坛上,古浪一中副校长骆世举提出了一个生动的理论,他认为,实施新课程重要的是要更新理念,其中教学模式的理念更新最关键。面对新课程的即将实施,学校应该将教学模式从“填鸭”式向“牧羊”式转变,老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出现。
“牧羊”式教学模式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告诉学生“这种草好吃,应该这样吃,必须吃”,而是指明在所要达到目标的基础上,把“羊儿”带到广袤的草地上。“吃什么草,怎样吃”是羊儿的事,教师只是一个“牧羊人”,只需要小心看护、组织和引导那些“羊儿”吃饱吃好,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材“扩面”深度变浅
将“填鸭”式教学转化为“牧羊”式教学,理念上的变化需要外在形式上的体现,因此,课改对高中的教材、课程结构、评价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之大,让许多从教二三十年的教师惊讶。
新课改将学生的学习领域分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8个学习领域,并将相近的学科归为一个学习领域。比如,语文与外语同属语言与文学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归入科学领域。与以往学校所开课程不同的是,新课改新增加技术与艺术两个领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课程、民族民间音乐、家政与生活技术等课程将进入高中生的课堂。此外,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习等也成为一个新的学习领域。
兰大附中历史高级教师马世茹介绍说,对教材的改革中,各科都改变了过去的知识模块,历史科目最具代表性。以往高中历史按照朝代顺序编撰,课改后的历史由中外分开的断代史,转变为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历史新教材完成了从纵向向横向的“变身”。如中国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经济史等,其中必修3个模块,选修6个模块,过去的5本书变作了9本书。“这样改变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改变过去的单线条思维,形成发散思维。”
教材也加大了各学科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尽量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兰州外国语高级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徐美云说,教材设置更突出学科特色,贴近实际,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索”等栏目,着眼点与过去不一样。很多课程与过去相比更简单,但涵盖的面更广,偏文科的学生不用再学习复杂的理科知识,了解即可,偏理科的学生也需简单了解文科常识。
课改与大学逐步衔接
学生的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与选择高校入学专业、未来职业走向等有密切关系。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的同时,每学年必须在三个领域都修够一定的学分,防止学生过早偏科,让具有不同禀赋、爱好、兴趣的学生,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习都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在高中必须修够一定的学分。
课改实行选课制和学分管理,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课,并在条件成熟时允许学生跨年级选课和再次选修。过去按照班级开展教学的管理方式将会被改变,学生可能在不同的课堂遇到不同的同学,这种新式的学习方式被称为“走班制”,与大学逐步接轨。
课改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通过考试鉴定,转变为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过程性评价。考试会有适量的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的试题,或写一篇论文等各种方式。同时,还增加了综合评定,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维度,标准甚至细化到“对事物的判断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盲从他人观点,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身正确的观点”、“学习过程中能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有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能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具有美的鉴赏能力”等等,这些是在以往的评价标准中很少见甚至没有提到过的。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