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人物周刊专区 > 南方人物周刊最新

寻找最美的声音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2010年10月22日10:59

  多国语言大合唱

  五湖四海各国外语全然融入绵软的沪语和铿锵的官话,成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音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

  “来叫克姆(Come)去叫谷(Go),自家兄弟勃拉茶(Brother),爷叫泼茶(Father)娘卖茶(Mother),红头阿三开泼渡(Capital)。”

  19世纪中叶,叶澄衷还是黄浦江上的小艄公,因为给洋人主顾捡回遗失在船舱的公文包,最终被点化成上海滩第一代民族资本大亨,为了跟洋人做生意,他开口说起洋泾浜英语。

  “在我想象中,那个时代的上海到处响起不同的语言。”周兵执导的纪录电影《外滩佚事》中,夹杂着英、法、日等多国语言,“上海本身就是多元的,由各色各样不同的人组成,世界上几乎所有族裔的人群都来过上海,据说连毛利族都曾在上海生活过。”

  1843年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时,登记在案的外国人为26人。英(1845)、美(1848)、法(1849)租界相继辟设,随后英美租界合并(1863),外国人来沪渐多,至1895年上海外侨已超过五千人;1899年,上海英美租界改称上海国际公共租界,其后外国人数增加迅速,差不多每十年增加1万,1931年外侨总人数超过六万,此后几年保持在六七万之间;1937年之后,大批日本人涌来,上海外侨总数迅速膨胀,1942年达到高峰的150931人。

  那些年代,形形色色的外侨,年复一年来上海生活、工作、开厂、经商、办学、传教、出版报纸,跳舞、打猎、划船、赛马,当然还有走私、贩毒、犯罪,他们有自己的俱乐部和活动圈子,华灯齐放的夜里,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各国鸟语呕哑嘲哳,融入浦江汽笛和大自鸣钟的交响声浪中……外侨将世界各国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带到上海,使这里成了外国气息最浓的中国城市,演绎着东西方交融的隐秘浪漫。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到上海淘金去”是许多西方青年的美好理想;今天,相似的故事继续上演着,当世博会重新打开黄浦江两岸狭长的“世界之门”,五湖四海各国外语全然融入绵软的沪语和铿锵的官话,成为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音。

  世博“丁力们”的上海滩

  “游客们,请你们在中间排队。”

  中国人一眼便知,面前的讲解员是个“老外”,啧啧赞叹起他的汉语流利。丁力不明白,这简单的句子也能换得“你中文那么好”的强烈赞誉?偶尔,他会换个说法,“别随波逐流,请在这儿排队”。在游客一片“哇”声中,他颇为自得。

  今年7月,结束山东大学一年进修,丁力应聘为世博园德国馆讲解员。来自秘鲁的他,从幼儿园至大学,先后掌握了英语、葡萄牙语和德语,好奇于未曾谋面的华裔外公的祖国文化,2008年来中国学习中文,在“离上海两小时路程”的浙江小城金华收获了自己的中文名“丁力”,这是喜欢《上海滩》的中国朋友给的建议,贪图笔画方便,他欣然接受。他清楚地记得,为了度过金华无聊的周末,此前他已来过16次上海。在金华和济南思乡心切的他,身处上海却从不想家,“因为(在上海)我什么都有,秘鲁的饭馆有,秘鲁人有,‘外国人’有。”

  占地5.28平方公里,日均客流近40万,最高峰达102万,世博园堪比国外一座大城。154个大小场馆,容纳240个国家地区组织,每个馆都是一个独特的场域,汉语、英语、本国通用语在其间自如转换,很多“丁力们”都打算在上海滩工作下去。

  “(未来)肯定要在上海,我没有任何想法去别的地方。特别是世博会之后,我们要摘世博会的成果。”意大利馆翻译官桑德罗热爱上海的“快节奏”。

  “你如果想真的做事情、找新的事情做,必须来上海。这里很有动力。玩儿、工作、吃、生活,你有任何习惯、任何生活方式,上海都能满足你,给你任何方面的刺激。上海没有任何发展限制,是目前亚洲最红的不断往上跑的城市。”说起上海的好,桑德罗滔滔不绝,意犹未尽,“现在不是世博会结束就全部结束了,对类似我这样懂得怎么跟中国人沟通的人,才刚刚开始。”

  洋漂族之歌

  晚上9点,客人渐渐多起来了,进门时,底楼邻居大妈早已意会——侬寻三楼对哦?

  这是昔日法租界一条普通的旧式里弄,30出头的葡萄牙姑娘A相中了顶层附晒台和阁楼的两室户,租住3年多,周末她常邀请朋友来家做客,除了三两本地文艺青年,其余多为上海“洋漂族”,大家结识于某画廊某话剧某音乐会,活动完毕,一番“会饮”,渐渐形成今日这个“波西米亚”式的小圈子。

  紫色条纹窗帘散发着南欧家乡的气息,碟机里“二手玫瑰”在嘶吼,小小空间,英汉是主旋律,间或有葡、法、日词汇在流窜,奏起一曲“洋漂族”之歌……这算是A在上海的Farewell了,很快她要去台湾,只为听一门戏剧课,“是有点疯狂。”她咯咯笑起来。

  A热爱东亚文化,尤其痴迷电影和戏剧,除了葡萄牙母语,她精通英、法、汉、西班牙等多国语言,沟通优势调配她活泼的性格,圈合起身边小小的“联合国”:男友Z是热衷油画的美籍华裔建筑师;日本小姐K在领馆从事文教推广;巴西舞蹈家C的德国太太N任职于沪上某设计公司,每过若干月,C出没于一些画廊空间,演出自己颇具禅味的作品;来自美国的音效工程师T曾长居柏林,4年前在上海认识了现在的中国夫人W——“下河迷仓”,一位80后独立舞者;辞去出版社编辑职务的Q与日本娇妻S共同摸索着自由撰稿人的理想生活;此外,还有从领馆跳转至商学院的西班牙姑娘、路经上海的台湾设计师夫妇,以及A的几位老乡……客人们带来了重阳糕点、日本寿司、葡式蛋挞、德国甜品,以及被外国人唤作“四川色拉”的辣味什锦菜……杯中装的是Sangria,一种以红葡萄酒兑柠檬水、调入碎切水果的西班牙饮料,深红底色,映出这座不夜城的激情。

  尽管爵士还不算大众,但多少和这座城市有些渊源,“就像上世纪30年代那些上海老歌,虽然是流行歌曲,但有不少爵士乐元素。”美国乐手Mike用中文介绍道。大学修完音乐和比较文学,他背着心爱的大贝司来到上海,每周两三个夜晚,他在几间酒吧演出至凌晨,今年爵士音乐节期间,他还在“百乐门”和世界第一小号手Roy Hargrove合作了一把,“爵士乐手在美国目前很难找到工作,上海的氛围很不错,我在这里有发展空间。就像我一个巴西朋友在歌里写的,这里是个大港口。”

  那些不懂汉语的定居者

  32岁的罗天瑞是美籍菲律宾裔,长期从事录音工作,原先定居纽约的他,“9•11”之后离开美国,与中国妻子选择了上海。

  去年7月,罗天瑞辞去工作成为自由人,邀请一些上海年轻人用沪语讲述成长地的故事,将这些“声音漫步之旅”汇成《Growing up with Shanghai》上传网络,引起颇多反响。“他们生于80年代和90年代,见证了上海快速的现代化进程,这些录音材料不仅记载了他们对成长之地的亲切回忆,还再现了过去30年里上海的进步与发展,除了人物对话,我们还可以听到上海当前的各种背景声音。”

  尽管听不懂被访者的上海方言,罗天瑞却乐在其中。“上海话不像粤语那么急促、咔嚓咔嚓的,也比普通话有更多波纹,普通话像一条河的话,它更像一条小溪。”

  据上海市外国人就业中心主任孙汉德介绍,目前已有七万两千多名外国就业者在上海登记,尽管他们中的大多数还不会汉语。

  来自德国的E女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多年前,我在上海没有一个朋友,但我听到上帝的召唤,神让我来到这座城市,后来我在教堂遇到了我的先生,两年后我们结婚并有了孩子,在此居住至今。”

  这座城市与基督教情感甚笃,外国人最早来上海,可以追溯到明代的传教活动——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受徐光启邀请来上海并建立教堂,从此,教堂的钟声和赞美诗也成了这座城市的音素。

  如今,每周日下午衡山路国际礼拜堂外籍场,人们听到的是六十多国人士齐声高唱“哈利路亚。”

  (实习记者陈竹沁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责任编辑:高莹)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