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国新公司注资45亿挂牌成立 22家弱势央企或注入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年12月23日11:16

  国新公司注资45亿挂牌成立 22家央企注入国新?

  一直被外界称作“中投II号”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首期注册资本45亿元,12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 国新公司注资45亿挂牌成立 22家央企注入国新?

  被外界称作“中投II号”的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12月22日正式挂牌成立。

  国新公司是国资委旗下第3家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另两家是中国诚通和国开投。诚通主要从事现代物流、综合贸易;国开投主要做基础领域的投资。国新公司一直被称为“中投II号”。对此,国资委昨日明确表示,国新公司不是一家投资公司。

  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首先国新公司是一家企业;其次,国新公司的任务主要是在中央企业范围内从事企业重组和资产整合;第三,国新公司是资产经营与管理公司,不是生产经营企业,更不是投资公司。国新公司的“角色”是,持有进入国新公司的央企的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及配合央企整合存续企业资产和非主业资产。

  首期注册资本45亿元

  据新京报报道,作为一家央企资产运营管理企业,成立之初其资本金的数额也将直接影响其在资本市场上发挥多大的能量。

  昨日国资委正式披露,国新公司的首期注册资本金为45亿元。有媒体报道称,财政部正牵头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而国新公司的一部分注册资本金也将从中确定,另一部分则要从央企上缴的红利中抽取。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认为,国新公司运作之初,被划入的企业可能多数是由行政划拨进来,因此前期也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本金。

  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曾表示,2010年将加快央企的兼并重组,并将借助国新公司的成立将央企数量控制在100家,并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形成30-50家拥有自主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从2003年起,央企数量已从当初的196家调整到目前的122家。

  谢企华掌舵国新公司

  国资委主任王勇昨日在国新公司挂牌成立大会上宣布,原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同志任国新公司董事长,现任国资委监事会主席的刘东生任国新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一位接近国资委人士表示,对于这两位企业负责人,国资委也将会进行考核,其主要评价标准就是国有资产是否得到增值保值以及央企重组工作的进展和质量。

  公开资料显示,谢企华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宝钢集团总经理,也是中国特大型钢铁企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经理,被称为“铁娘子”。她还曾入选2002年10月美国《财富》杂志新年度的“全球50商界女强人”,《财富》杂志对其的评价是经营风格“以柔克刚”。

  一位央企人士表示,谢企华具有大型央企管理经验,同时也兼具国际战略眼光,此外作为女性具有独特沟通优势,这些优势都使其非常适合国新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的角色。

  刘东生历任国家经贸委副处长、处长、企业改革司副司长等职务。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担任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兼国资委董事会试点办公室主任。

  2009年3月至今,担任国务院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曾派驻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2010年12月,任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

  吸纳实力较弱央企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打算划入国新公司的企业,都是不属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且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与其他大型中央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大,它们之间重组的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不大;或者承担公益性等特殊职能,不宜进入某一家产业型企业的企业。

  在企业划入国新公司后,国资委要求国新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革和重组整合,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对具有潜在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或者优质业务、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业务,国新公司应在资本金注入、重组上市等方面予以支持,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备条件的,还可以改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服务的企业或业务。

  对于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或业务板块,国新公司应在支付改革成本等方面给予支持,保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促使这些企业或业务板块的国有资本平稳退出。

  按照这一思路,市场人士列出了五种类型的企业可能被划入国新公司:第一类是科研院所与咨询顾问公司,第二类为商贸流通性企业,如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等;第三类为主业边缘化的央企,如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等;第四类为产业链的相关配套性企业;第五类为经营业绩困难的央企,如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等。

  22家央企注入国新?

  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明确表示,今年年内将借助国新公司的成立将央企数量减少到100家,而目前央企数量还有122家,这是否意味着此次被划入国新公司的企业将达到22家?

  国资委昨日表示,5年来,每年都有10家左右规模较小的企业并入大型优势企业,且重组后显现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但到今年8月,按原定计划和时限,年底前还有20多家规模较小的企业需要进入大企业完成重组,数量远超过去每年重组企业的户数,目前按原定计划和时限完成重组的目标,难度很大。

  国资委昨日表示,“我们认为更重要的进展是在国有资本等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取得的实效,特别是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产生的促进作用。这是检验重组成效的唯一标准”。

  央企重组信号?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国新的成立,被普遍看作是国务院国资委加速央企重组的信号。早在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了重组企业户数的计划和完成的时限,即“中央企业到2010年将会减少到80户到100户。”虽然自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就一直以每年10家左右的速度对央企进行重组,但是进入2010年,央企重组速度明显放慢,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仅完成3起重组。

  然而2010年底将至,目前央企总数仍有122家之多。由此来看要达成之前的承诺已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王勇坦言,“按原定计划和时限,年底前还需要完成20多家这类企业的重组,远超过以往每年重组企业的户数,要按原定计划和时限完成重组的目标,难度是很大的。”

  但是他表示,面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总结和坚持过去的成功经验:一是在企业自愿或同意的基础上推进重组,这样才能确保重组后双方能够顺利融合并保证企业的稳定;二是优化配置资源,保证重组的质量和效果。

  这与此前媒体披露的权威人士“未来将按"成熟一家进行一家"的原则推进”的说法颇为吻合。

  对此,一专业学者表示,衡量央企重组的标准在于质量,要根据具体的产业结构和国家战略目标来定,没有必要为了达成数量而盲目推进重组。同时,宋颂兴指出,从目前央企重组的进程来看,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场手段,“央企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后重组进程中要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

(责任编辑:曾安能)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