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国东部地区“用工荒”暂缓折射中小企业困境

2011年12月21日11: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杭州12月21日电(记者商意盈 王政)湖北黄梅县人王炎菊开在杭州的羽绒衣厂目前拥有30多个工人,在她看来,今年用人情况没往年紧张,最主要的原因是行情不好。她说:“今年天气热直接减少了羽绒衣需求,总体经济形势也不好,我们拿到的单子很少,跟了我几年的老员工就够用了。”

  记者在东部沿海多个城市采访了解到,因为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中小企业订单减少、产量下降,企业被迫裁员或者不再招工,沿海地区劳动力用工紧张得到略微缓解。

  “我们今年7、8月份开始就没再招工,9月份的时候还裁了70多个工人。”温州金蜻鱼鞋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吴明耀说,今年鞋业形势不好,订单比去年足足减少了三分之一,即使有订单也不敢接,原材料都要用现金付款,鞋款又怕拿不回来。

  据了解,今年浙江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形势基本平稳。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1月,宁波11.96万家次企业提供了岗位213.32万个,求职人数104.8万,供求比基本为2:1。

  然而,“用工荒”暂缓折射的是部分企业生产情况不稳定、生存状况恶化。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目前温州企业中20%已经处于倒闭或者半停产状态。嘉兴市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周家浩说,嘉兴食品企业一共有720多家,目前起码有20%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

  记者在温州多家鞋厂走访时发现,一半以上鞋厂已经放假。“往年是老板拖着员工不放假,现在很多鞋厂上个月月底就放假了,剩下的估计也就只能撑到这个月月底。”温州豪特鞋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陈上军说。

  部分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加剧了员工的不安全感。来自贵州毕节的王英平因为原先工作的鞋厂放假,转而来到温州玉百合鞋业有限公司做分码工。在她看来,现在的工作是做一天算一天,也不知道企业什么时候会倒,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因为没有订单赚不到钱。

  在温州双屿镇一带鞋厂工作的殷立平、何勇、刘永萍等多位工人表示,回家过完年,就不一定过来了。“这边生意淡、订单少,收入跟去年相比下降了不少。而且生活成本这么高,过完节想去其他省份看看。”何勇说。

  持续数年的“招工难”后,沿海地区迎来了劳动力价格的普遍上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浙江地区员工工资同比增长20%至30%。但是,在今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融资难、出口受阻的经济大环境下,大量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今年格外“纠结”,不涨工资招不来人,工资涨多了又可能压缩本来就微薄的利润。

  “用工成本太高,吃不消”开始成为大部分中小企业老板的呼声。

  浙江省长城建筑有限公司嘉兴金都夏宫项目负责人叶学平说:“今年和去年比工资支出上涨了20%到30%,目前工人支出大概占到工程造价的30%,比去年上涨了10%,光人工成本已经让企业不堪重负。”

  经济专家认为,沿海地区通过大幅提高工资吸引工人的持续性将减弱。浙江省工商联研究室主任周冠鑫说,浙江中小企业在第三季度增长颓势已经显现,无论生产效益、速度等各项指标都在回落。浙江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仍处产业链低端,利润空间将继续被压缩,这意味着工资继续提升可能性很小。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说,沿海地区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获利的生产方式已经走到尽头。这一方面要继续改善民营企业生存环境,促使其进一步发挥劳动力“蓄水池”作用;另一方面则要引导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完成转型升级。

  相关专家认为,对于沿海地区,随着企业形势好转,“用工荒”还会冒头。就全国范围来说,“十二五”期间就业问题将依旧突出,用工结构性短缺问题依旧明显,而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业难”和“用工荒”将长期并存。

  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的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城镇需就业劳动力年均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00万人,劳动者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企业用工需求不相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就业任务艰巨繁重。

  作者:商意盈 王政
(责任编辑:UN011)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