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的“初稿”
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一份红头文件不得不提,这就是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张小劲说:“改革开放这件大事,就是从这份红头文件开始的。”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将红头文件正式推上改革开放的舞台。参与起草该文件的一名成员曾回忆,邓小平在谈到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时,激动地说:“最理想的方案是通过一个改革文件。十一届三中全会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起了很好的作用,这次三中全会能否搞一个改革文件?这个文件将对全党起巨大的鼓舞作用。就搞这个文件,别的就不搞了。”
在谈到这份重量级红头文件的起草时,张小劲说:“作为第一份标志着重大政策方针转变的政治文件,它的成型历经了很多磨难,非常不易。”当时,有不少人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对立的,一位参与十二大报告起草的负责人还写信给相关部门:“绝不能把我们的经济概括成商品经济。”但这次就是要将“商品经济”写进中央的红头文件,成为改革纲领。
因为有不少人反对,文件最初的提纲仍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看到这个提纲后,很不满意,“根本就没有脱离原来的调子嘛”。他立即调整起草小组,并向经济专家征求意见,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讨论,这份改革文件才通过。后来,邓小平在接见起草小组成员时说:“我的印象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初稿……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讲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
张小劲说,“突破性的改革大多是由特定的红头文件启动,特别是历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起了重要作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个总体设计;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纲领;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