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勇,资深外交时事评论,现居加拿大。对中国外交政策进行过长期的关注和研究。搜狐评论外交问题专栏作家,2009两会特约评论员。 | |
患得患失,一味低调,不敢亮出自己的底线,或盲目强硬,不讲策略地针尖对麦芒,均不是一个成熟大国的合理应对,在坚持原则、确保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娴熟合理地运用软硬两手,才能获得理想的外交成绩
2008年对于中国外交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各种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变故,让中国的外交格局、形势和前景均发生了不同以往的变化。
“两会”的召开,让包括外交在内的各领域,有了一个反思、总结的余裕,面对新的格局和形势,2009年的中国外交应遵循怎样的思路?
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既令中国经济遭受不可避免的殃及,也让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外交契机,因为经济、政治影响力的增加,中国的一举一动,将对世界经济秩序的演变、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对许多重要国家的战略利益,构成重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
这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将听到更少的顶撞和批评,更多的赞美和恭维,将看到更多渴望“帮一把”的饥渴眼神,收到更多“希望切实履行负责任大国义务”的呼吁。此时此刻,过硬或过软均不可取,不顾国力和自身战略利益强充“大头”,或固守本位、以锁国姿态应付时艰,均不是成熟大国外交所理应作出的表现,以本国最高战略利益为基准,量力而行地履行国际义务,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在以往的历史中,中国曾多次运用“订单杠杆”,对一些国家施加外交影响力,但效果并不如人意。在各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的今天,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势必又将成为一些国家“订单外交”的接洽对象。在商业化的今天,外交当然离不开订单和大宗采购,但这只能视作互通有无的必要渠道,而不应担负外交润滑油的特殊使命。金钱买不来友谊,订单同样无法换取真正的外交情谊,在新的一年里,中国外交应努力与政府大宗订单保持一定间距,以免枉耗国帑,去追求注定难以完成的使命。
今年是联合国所规定的递交领海基线、专属经济区声明的最后期限,和中国有领海、岛屿、专属经济区争议的周边国家势必不甘寂寞,加上各国经济均不景气,许多政府面临巨大压力,也可能借主权争端生事,以转嫁国内矛盾,对此,中国在外交层面上应有充分的预见性和准备,并在确保自身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做到软硬适度、有理有利有节。
随着海外利益的增加,以及国力的提升,中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大国在世界各个角落产生摩擦、碰撞,“中国威胁论”及类似论调的定期发作,将是难以避免的。对于此,患得患失,一味低调,不敢亮出自己的底线,或盲目强硬,不讲策略地针尖对麦芒,均不是一个成熟大国的合理应对,在坚持原则、确保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娴熟合理地运用软硬两手,才能获得理想的外交成绩。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许多原本被认为和自己不相干的国际热点,将不可避免地直面中国外交,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恐难如以往那样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审时度势,阐明立场,坚持原则,善意介入,恐将是中国外交在面临上述问题是最有利的选择。
虽然外交形势有所改变,但作为新兴大国,中国将不可避免地继续承受某些国家“人权外交”的考问,面对这一敏感问题,一味回避不是出路,坦诚对话,变被动为主动,是一个新兴大国理应表现出的气度。
软硬并举才能别开生面,中国外交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好软和硬的“度”,将对中国的国际处境、地位,对中国的战略利益,构成重大的影响。
(搜狐网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搜狐两会系列评论回顾:苏振华:保就业促稳定 垄断国企能否先行?
成庆:教育政策不应再“摸着石头过河”
沈洪溥:财政政策应考虑面向个人减税、退税
沈洪溥:财政仍可再加力,信贷不宜过宽松
>>进入“2008全国两会网论”专题
(责任编辑:liujing)
老有所养:由谁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