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索积分活动  搜狗音乐排行榜
爆竹
点击今日
搜狐首页 >> 新闻中心 >> 点击今日:久违的爆竹又回来了
排行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日月谈 | 地方 | 在线阅读 | 访谈 | 专题 | 图吧 | 论坛 | 文字版 | 导航 | RSS | 直通车 | 滚动
久违的爆竹又回来了 久违的爆竹又回来了
禁放令将废止
北京:35万箱花炮 待售
  1993年开始禁放,至今12年。解禁后,究竟什么样的花炮可以在京燃放?市烟花办终于公布了具体标准。[评论]
  据了解,2006年春节期间,市供销合作总社结合往年销售额,充分考虑北京禁改限第一年的消费需求,从河北、河南、湖南、江西等省购买了650个品种的花炮。预计春节前将有35万箱花炮投放到北京市场。[全文]
12年禁放令 12月1日废止《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北京市执行了12年的“禁放令”即将废止,即将到来的狗年春节,城区的人们将不必偷偷摸摸地放鞭炮了。[全文]
禁放令将废止
12年禁放令争论不断
  过年放爆竹是我国的传统民俗,为一代代中国人带来了新年的喜庆。但是,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和人身伤害事故也一直没断过,满地的爆竹屑和呛人的火药味还成了恼人的环境问题。[评论]
新法并非意味全面解禁
  规定对违法单位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全文]
燃放提醒
  ■燃放地点:五环以内地区为限制燃放地区,只在开禁时可燃放,其余时间禁放。五环外全年可放,但区、县人民政府可根据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定限制燃放区,市民要留意。
  ■燃放时间:限制燃放地区的开禁时间是: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一,正月初二至十五每日7时至24时,其他时间不得燃放。
  ■全年禁放地:文物保护单位;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油气罐、站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储存场所和其他重点消防单位…
  ■购买:应到指定销售网点,禁止私自购买黑鞭炮。[全文][评论]
■ 预计爆竹消费近6个亿 北京人手痒了?
  “禁放令”解除后,明年全市烟花爆竹的消费额将接近6个亿。记者从市统计局做出的《燃放烟花爆竹民意调查报告》中了解到,北京大约有300万家庭打算放鞭炮过大年,且每个家庭为此投入的资金平均在190元上下。[评论]
  超过九成的被访者表示,购买烟花爆竹的支出不会超过500元。这些被访者包括:59%表示“支出100元以下”、34.5%表示“支出100元至500元”。
  此外,打算掏500元以上购买烟花爆竹的“高消费”群体也不容忽视,他们占到了被访问者的6.5%。[全文][评论]
禁放令将废止
 烟花爆竹 实行专购专销确保安全
  政府将保证合法渠道货源的供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建零售网点…根据国家标准,烟花爆竹分A、B、C、D四类。[全文]

燃放烟花爆竹 禁改限大事记

  2004年 市政府法制办将烟花爆竹“禁改限”纳入立法调研计划。
……
  2005年9月9日 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烟花爆竹“禁改限”规定。[全文][评论]

“北京榜样效应” 禁改限后安全形势严峻

  有关人士指出,北京的做法可能引起各地效仿,国内烟花爆竹需求量大幅增加,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全文][评论]
  可以想象,因为首都的“榜样效应”,全国各大城市均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调整自己的“禁放令”,2006年的春节,将不再会是静悄悄的,而将恢复往日热闹的景象。[全文][评论]
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环境卫生
爆竹辞岁 国人恶癖

  爆竹一响,震耳欲聋,搞得人晕头转向;碎纸各处落,脏了环境,爆炸后的烟雾毒气叫人吸到肚子里还容易生毛病。小孩玩不好,还会炸伤眼睛,打掉手指,一到年关,医院里的就有鞭炮惹出的病号。烟花爆竹还容易引出来火灾。
  更要命的是,因为消费市场大,所以生产也旺盛,生产的企业越多,恶性事故的概率就越大。农村还有不少小作坊,农户自己在家里赶制。大爆炸的事故防不胜防。[全文][评论]

网友:人口密度大,不宜解禁
双手赞成,现人口密度这样大,鞭炮声又这样响,春节真让人受不了,这会污染就不算了?
[原贴]除去放爆竹这种危险的制造噪声的娱乐方式之外,难道中国人就想不出其他娱乐方式了吗???应该永远消除爆竹!!![评论]
不能牺牲千年传统文化
禁放牺牲传统文化

  鞭炮之于春节,如同圣诞树之于圣诞节。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春节燃放爆竹习俗,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而禁放令的施行,则是以牺牲这一传统文化为代价的。[全文][评论]

年味越来越淡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今天,众多专家们纷纷呼吁,保护民俗,保护传统文化。作为两千多年历史的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习俗,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也理应得到保护。况且一纸禁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文][评论]
网友:禁了这么多年,哪年禁住了
其实不应该禁,禁了这么多年,哪年禁住了?还是按规定时间、地点、品种燃放,结果要好一点。国家严格控制燃放品种,并且专卖保证安全国家、人民两头受益,何乐不为?[评论]
禁放令将废止

282个禁放城市 106个有限开禁

  10多年来,中国总共有282个禁放鞭炮的城市。但近年来,保留春节燃放鞭炮以增加节日气氛的呼声越来越高,已有106个在实施禁放后又重新有限开禁。[全文][评论]
禁放令将废止

沈阳:
1994年禁放,2002年12月20日解禁

青岛:
1994年禁放,2004年1月6日解禁

西安:
1994年禁放,2004年7月1日解禁

南京:
1994年禁放,2005年2月8日解禁

郑州:1994年开始禁放,等待2005年11月河南省人大审议,如通过可从2006年春节开始解禁

国外:一样的鞭炮 不一样的放

英国:“在你自己的私人空间没有人限制你,但不能在公共场合随便放鞭炮,那样是不允许的。”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每年只有一天可以放鞭炮,就是女王生日的那天。在这一天哪儿都可以放,鞭炮可以在专门的店购买。

新西兰:在新西兰,国家没有强制禁止燃放爆竹,但对于是禁还是放,却争论不止。[更多]

鞭炮“限放”遭遇尴尬

鞭炮“限放”遭遇尴尬
  “实行‘限放’规定后,部分市民没有遵守,执法部门也没有追究违法者的责任,此法规目前已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昨天,青岛大学法学院王圣诵院长对记者说。[全文][评论]

北京市民提前体验爆竹重归爱与愁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许多北京市民已经提前体验了这一传统民俗重新归来后的爱与烦恼。王秀云居住的小区有邻居结婚,新郎新娘身着婚纱礼服,马车、汽车齐齐亮相,悬挂在院内小树上的鞭炮震耳欲聋,硝烟过后红色纸屑遍布马路和草坪…[全文][评论]

需要考虑的问题

“放”而又“禁”遇尴尬
 “有限开禁”期过了之后,市民如果按捺不住,继续燃放烟花爆竹,就只能找那些“黑”爆竹店买“土”爆竹,到“随意”地点燃放。[全文]
如何保证限放不失控
 “有限开禁”的背后,相当多的群众持反对票,还有些人即使赞成,也同样忧虑。毕竟,十年禁令一旦放开,会不会造成“失控”局面?[全文]
禁放令将废止
禁放令将废止

新民俗亟待形成

  能让“有限开禁”避免种种尴尬的最根本的方法则是,让有限开禁、文明燃放烟花爆竹成为一个新的民俗:“过春节放爆竹是老百姓的‘乡规民约’,所以它才会有那么强的生命力。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有限开禁’、‘有限燃放’、‘文明燃放’形成一个全新的、适应现在条件的‘乡规民约’,等这个新民俗形成的时候,烟花爆竹就会是城市中的一道新风景。”[全文][评论]

“禁改限”不能变成“禁改放”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对北京的检查督导和对烟花爆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见,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北京的烟花爆竹“禁改限”不能变成“禁改放”,这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评论]
  细节决定成败,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行业标准、烟花爆竹的运输、仓储、销售和管理等各项工作的细节,尽快出台相关规定。要加强与中央部门和驻京部队等单位的沟通与协调,严格管理,切实维护法规的严肃性。[全文][评论]

爆竹监管条例将出台

  “条例的出台将使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李万春出席在浏阳召开的烟花爆竹安全工作座谈会时说。
  目前,全国共有6604家烟花爆竹生产单位,超过15万家销售经营商。其中,有1815家已获得安全许可证。[全文][评论]

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细则公布

  燃放烟花爆竹给国家、集体财产造成损失或者造成他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全文][评论]
第158期 05-11-21 编辑:陈默
保守伊朗vs保守美国
  内贾德上台加强了保守派对伊朗政权的控制,从而逆转了上世纪90年代初在伊朗兴起的改革潮流。[详细][评论]
反伪科学打出冤案?
  反对伪科学的战斗中,于光远、何祚庥、郭正谊、司马南4位专家被“那些对手”称为“四大恶人”[详细][评论]
私塾兴起 现代教育遭贬
  苏州首家现代私塾“菊斋私塾”开课。创办私塾主要目的是弘扬国学…[详细][评论]
全球大流感前夜?
  一个禽流感全球传播的链条已经形成,一种导致数以亿计的禽鸟死亡的致命病毒,正离人类越来越近…[详细][评论]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