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广西3000人的村庄温江村有100多人因抢劫入狱。对于农村地区的纠纷增多以及犯罪上升等等现象,专家指出: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运行的基本是道德规范,而到了城市以后,这个熟人社会就被打破了,就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没有找到一个归属的地方,就是它原来的社会联系全部砍断了,或者弱化了。这一方面使回到乡村地区的打工者(还有留在城市的)不再更多顾忌传统乡村社会道德模式,另一方面,帮助他们适应"陌生人社会"显得尤其必要。[新闻回看]

转发至: 搜狐微博 白社会 人人 开心网 豆瓣
进城农村人口原本的熟人社会结构被打破
越来越大的社会人们逐渐为“陌生人”
乡村“熟人社会”渐解体犯罪等行为增加
传统的乡土管理很难在新一代人身上奏效
让农村新一代适应“陌生人社会”
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避免更多人进退两难
 
进城农村人口原本的熟人社会结构被打破

进城农村人口原本的熟人社会结构被打破

 ——越来越大的社会人们逐渐成为"陌生人"

  “熟人社会”是由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概念。指人们按亲疏、内外、生熟程度,区别性对待与之交往的不同对象,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私人关系,构成一张张看不见的关系网。“熟人社会”很好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运行状况,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例如邻居从老街坊的热络到现在的老死不相往来),而从乡村这个熟人社会习俗最根深蒂固的地方,也面临着冲击。

农村的“熟人社会”形态已经日渐病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常年离土离乡,农村日趋“空心化”,农村的“熟人社会”形态已悄然发生变化。乡村虽然还是聚居社区,邻里之间虽然还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老熟人,但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长年的异地化生活,已导致乡村社会的日常生活运作有异于"熟人社会"的逻辑,或者说已日渐呈现出帕森斯所谓的“病态”。[详细]

人口出走,熟人社会所依靠的舆论失灵

  “熟人社会”有赖于道德舆论压力。舆论压力的形成,又有赖于一定数量的生活共同体成员在口头传播中的放大效应,“一传十,十传百”,才会产生“唾沫淹死人”的效应。如果舆论无可传播,当事人则可能将舆论视为耳边风,乃至胆大妄为,“如入无人之境”。现在由于农村社会的主体成员大量缺席,自然村落范围的道德舆论便难以形成“千夫所指”、“万人共斥”的压力。[详细]

可以部分解释农村纠纷的深层次原因

  “熟人社会”里的人群越是众多,一个由有"面子"的人所缔结的有效人际关系网络就越宽广。在“熟人社会”里,你敬我一分,我敬你两分。给别人“面子”事实上也是对别人抱有“回报”的期待。但以现在的情况来说,由于大量中青年长期不在村里,农村成员锐减,“面子”的效能难扩展,鼓励了只顾眼前利益的“不要脸的一锤子买卖”,中国乡村出现大量纠纷的深层原因,都可以从这个逻辑中得到部分解释。[详细]

农村空心化制造“最熟悉的陌生人”

  随着农村“空心化”,费孝通先生所称的农村“熟人社会”已悄然发生变化。农村的“无主体熟人社会”(即符合上述论述的农村社会状况)实际上已具备了"陌生人社会"的部分特征,这种新现象增加了乡村治理的难度和成本。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对"无主体熟人社会"的研究是值得加以重视的一个新课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经过在更大的社会空间中的活动后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一点应该关注。[详细]

 乡村“熟人社会”渐解体犯罪等行为增加

 ——传统的乡土管理很难在新一代人身上奏效

乡村熟人社会渐解体犯罪等行为增加
  走出去的幸运者已在乡村之外的世界体验到了成功,他们没必要回到原先狭小的“熟人社会”里去争得“面子”,赢取荣光。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开始外向运作,本土的民间权威日渐没落。当村民之间出现纠纷时,民间权威尚能从中从容斡旋调停,但对“见多识广”的年轻人来说,并没有多少人把本土民间权威的“说话”当回事,这就给恶势力染指乡村纠纷提供了机会,就会有人就请外来的恶势力来“摆平”。[详细]
当进城者进退两难时,只能靠“熟人社会”

  白岩松说:“我们常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但是(类似于温江村)这样的一种就演变成了老乡见老乡让别人的眼泪泪汪汪,这是一个大家非常非常不愿意接受的现实”。很多人在“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之间进退两难,生活在夹层之中。在陌生社会里面他要形成新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无法适应就只能利用熟人社会的余威:靠老乡、亲戚或者朋友。

乡村“熟人社会”正向“陌生人社会”过渡

  乡村社会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的转变,在扩大人际交往范围和改变交往方式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了一个“陌生人的社会”。由此,基于熟悉而产生的信任因“熟人圈”的萎缩而局限于相对狭窄的场域之中,相反,通行于“陌生人社会”的契约、规则获得了农民越来越多的观念认同并在其交易、交往行动中得以遵从,这是一种社会进步。[详细]

让农村新一代适应

让农村新一代适应“陌生人社会”

——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避免更多人进退两难

  有文化心理学家称中国文化为“欠缺对待陌生人之道的文化”。我们的道德、良心、修养,似乎仅仅地局限于关系亲近者,或曰“熟人”如家人或利益共同体这一小圈子中,而无法泛于整体的公众生活领域。社会学家费效通在解放前出版的《乡土中国》中曾将中国社会形象的比喻为“差序格局”,认为我们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象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产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详细]

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会有阵痛

  过去,在变迁缓慢的乡村社会,行为者自小对村规民约等就相当熟悉,外在的规则逐渐被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因此,这种村规民约是村民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进行的制度创设,而非依靠国家权力进行外在强制的结果。由此,以村规民约为核心的“隐形的制度”就树立了起来。但是在现代,这一模式面临逐渐面临解体,取而代之的是“陌生人社会”。而帮助进城的新一代适应就成了当务之急。[详细]

社会流动频繁,应更多关注转型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社会流动频繁,绝大多数的社会交往行为发生在彼此互不相识、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间(信息时代到来后更甚),中国社会从“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是一个人人各司其职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常识的社会,也是一个以信任为重要纽带关系的社会。所以在这个时期,一个在“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或“陌生人社会”之间夹层中的人,就面临了转型的问题。

  这一问题与所有人有关,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在帮助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的同时,也要关注在转型期内那些新一代进城者的精神发展,帮助他们融入新的社会模式并且使更多的人适应和转换自身的角色,完成这从一个“熟人社会”向一个“陌生人社会”的顺利过渡。


  更多>>
2011.9.20 2011.9.19 2011.09.16 2011.9.15 2011.9.14
司法考试含金量降低了吗? 拥堵费:城市治堵最后一招 限娱令到底有没有 巡视组来了 含糊其词的行政复议法
2011.9.13 2011.09.09 2011.9.08 2011.9.07 2011.9.06
手机红名单,要进不简单 空气污染指数的疑惑 康菲的 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