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中国官腔常见的四个美学特征

“韵律美”:说官腔时声音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抑扬顿挫

官腔美学提起官腔,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就是“打哈哈”,这是对官腔带有偏见,缺乏“欣赏”。很多领导在使用官腔时所表现出来的“韵律美”,着实让人叹为观止。比如接电话时,“哈哈--哪里,好的好的--唷嗬--嗯嗯”。声音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又比如,询问对方是谁时,会“你是——”,声音拖得绝对有分寸。等对方做完自我介绍,又一声“噢——”,让人感到他既是在认真倾听,又是在努力搜罗记忆,不愠不火,恰到好处……[详细]

“力量美”:官腔有时表现得气势磅礴,让人热血沸腾

官腔有时在某种场合常常被表现得气势磅礴,充满生机,让人热血沸腾。曾有一位人在参加一个县里的报告会时,听到一位领导对台下的听众说:“在机遇面前,我们一定要以发展的责任感促使我们思想上的大转变,带动全县人民认识上的大提高,唤起改革的大动力,从而取得我县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听罢此言,台下怎不掌声雷动,欢欣鼓舞……[详细]

“层次美”:反复推敲、精心琢磨,一二三四缺一不可

官腔既然出自官员之口,必然不是随随便便脱口而出,而是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琢磨,结果就形成了它的“层次美”。某单位领导在会议结束时即席讲话:“听了以上同志的发言,我很受感动。他们给大家上了一堂很生动的教育课。这里,我不再多讲什么了,就三句话:一是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要反反复复领会好;二是回去要原原本本汇报好;三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扎实实落实好。”无论是谴词造句还是逻辑推理都没得说……[详细]

“朦胧美”:犹如隔岸观花,闻其香,难触及“实物”

官腔之朦胧,犹如隔岸观花,虽闻其香,却无法触及“实物”;更如苍穹悬月,金盘虽满但相距遥遥。此美亦不乏经典之作。报载某地出一贪官,当记者采访该地主要领导时,领导不无感慨地说:“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如何非常深刻?),我们班子成员都有责任(责任到底在谁?)。这件事我们要一查到底(具体怎么查?),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何为最低限度?)。”这一席“深刻的表白”,实乃“放之四海而皆准”,你听了绝对找不出什么毛病。这便是官腔“朦胧美”的“神韵”所在……[详细]

官腔自古以来,长期流行

古代官员奏折文绉绉,久而久之形成官腔

“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

中国官腔源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古代官吏中了举人或状元就会被皇帝钦点为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饱读诗书,上的奏折是文言文,说的话也是文绉绉的,不同于下里巴人的阳春白雪,久而久之大概就变成了官腔……[详细]


如今最牛官腔频现,有的雷人,有的“很流氓”

“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

5月22日,网络上流传一份吉林省辽源市环保局局长郭东波雷人官腔的音频,称“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24日,当事人郭东波承认确实说过此话,但是这些话有特定语境。据称事情起因是2010年目标责任制奖,局长与职工相差三倍,有的人认为不公平,向纪检部门反映,结果惹怒了局长,该局长向大家发泄……[详细]


“再胡说,就扣你们低保”

因不堪忍受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的污染,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一些乡镇农村将按着他们手印的举报信寄给环保部以及媒体。媒体报道后,联邦内蒙古制药的污染问题非但没有得到任何整改,反而每个按了手印的举报信,都受到地方政府警告:“再胡说,就扣你们低保”……[详细]


“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臭不臭也要告诉你?

10月27日,广州交通整治会上,记者提问“道路封闭,是否该提前公布封闭措施”时,与会的一位中年男子突然说:“那么我是不是拉屎也要告诉你啊?臭不臭也要告诉你?”此语一经报道,此人立即被网友称为“拉屎官”……[详细]

影视剧中官腔也现身,已成老百姓生活中一景

乡村爱情故事中的刘能官腔官语已经走进了影视剧作品中。电视连续剧《乡村爱情故事》(第三部)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十分擅长打“官腔”的乡村代理村主任的形象。剧中人物刘能,当上象牙山村代理村主任后,换上新行头,逢人便打“官腔”:给徐会计打电话,不说“老徐”而改成一本正经的“老徐同志”;看到迎面而来的羊倌,张口就是“放羊呢,我当村主任了,好好干!”电视剧中村官的“官腔”,看似无伤大雅,仅仅是引来观众一笑而已,而在现实生活中,打“官腔”是一种具有相当危害性的言语行为……[详细]


打官腔是最安全的官场生活方式

打官腔是最安全的官场生活方式。我们官场上什么样的人可以得到提拔呢?通常而言不会是个性官员,到现在为止,个性官员能够在仕途上屡获提拔的也是极少数,大多数的个性逐渐就被强大的官场生存压力所湮没,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变成一种官场的主流认知。记者去采访官员,每每都会遭遇官腔回复,要么推给别人,要么套话连篇,要么闭口不言,更有甚者,稍微回答得过了点火,便要去抢记者的录音笔,或者质问记者是不是党员,是哪个单位的……[详细]


官腔流行因为对官员自身来说是利益稳定

官腔之所以成为流行,说到底还是在于官腔对于官员自身来说是利益稳定化。官腔虽然会得罪群众,但官员选拔的决定权并不在群众,群众意见再大也只是无关轻重的参考而已,关键是要合乎官场的逻辑。什么叫官场的逻辑?就是事事把领导放在心上,凡事都要以领导的意志为依归,团结干部,尊重上级,说上级想听的话,做上级要你做的事,不露锋芒,尽量不得罪同仁……[详细]

新官话演义: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语言风格

官员说话要言之有物 不要“老让人家赞扬幸福”

赵启正:官员应从容接受采访并保持信心前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被问到“官员碰到民族分裂等敏感问题该怎么回答”时说到:我们不要回避敏感问题。正是人家不解的问题,我们回答起来,意义才特别大。老让人家赞扬幸福,有什么意义? 的确,很多官员习惯了讲话时满口空话、套话,面对采访时也不能展示个性,说实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详细]


比“夸夸其谈”更糟糕的是隐瞒信息

“我们需要中国官员讲真话,讲到中国实情、当地发展时,都讲真话、讲实话。”亚洲通讯社社长和“日本新闻网”(日本中文网站)的创办人徐静波说。比“夸夸其谈”更糟糕的状况,是隐瞒信息,这是几乎所有境外媒体最“反感”中国官员做的事情。徐静波有同事曾为采访和了解一些新闻事件而在地方“碰壁”。徐静波说:“境外媒体更希望通过报道新闻事件去感受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为此,他希望中国官员们真诚地与境外记者打交道,“诚信最重要”……[详细]


官话体系进步不能靠官员个人探索

官员的话语体系和他所处的职位有很大关系。很多人坐在位子上是一种说话方式,不在位子上又是另一种说话方式,可见制度安排对人的话语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有没有给人的话语表达空间?有没有个性表达的空间?或者妥协的空间?有没有更多的协商对话的空间?如果某一种体系对话语表达只有唯一的一种形式,并且这种形式可掌握的伸缩空间相对较小的话,那么官员讲话必然是程式化和公式化的。因此,官员说什么,由制度本身、对官员的要求本身,以及给于官员话语权的自由度来掌握。要改变官员的话语方式不是技巧问题,也不是现代观念的问题。现代化程度高的中国官员应该有良好的素养和能力,关键是我们的游戏规则和逻辑体系本身对他们的话语方式有没有提出一个统一的、刻板的要求?如果话语体系对人的表达有一定空间,那么可能官员话语表达的个性化、对话的自由度相对强一些。

我们不能靠官员个人的自觉、自发探索来形成良性机制的建立。它必须要通过制度化的改造、规则的建立本身来实现社会的良性运作……[详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