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原抗日民兵副队长王荣讲述当年缺枪少弹时如何对抗日军扫荡
■人物档案
姓名:王荣
年龄:78岁
身份:平谷万庄子村村民
■抗战时经历
日军侵入平谷后,亲眼看见日军四处作恶,痛恨不已。
后参加当地民兵组织,被提为民兵副队长,负责帮八路军转移和埋藏枪支。
解放后回到村里,务农至今。
香烟燃烧所散发的烟雾在屋内不断升腾,此时,先是一只黄褐色的小猫跳上炕,随即蜷成一团,睡着了;后来,一只白色的小狗跟过来,在老人的裤脚处蹭了两下之后,就趴了下来,它似乎要听听主人讲述当年和日本鬼子对着干的故事。
它们的主人———王荣,曾是平谷抗日民兵副队长。
据老人回忆,“房子被烧了17次,睡觉时,衣服都不敢脱。”
全家人躲到山上冻了一宿
“那时,我们住的三间草屋一下子就被烧成了废墟。”
平谷熊尔寨乡东长峪村,就是王荣当年的出生地。鬼子没来之前,一家6口人的生活过得简单而质朴,“当时家里有几亩地,生活虽然过的紧点,但很开心。”村子里的安宁是在突然间变得支离破碎的,整个地方鸡飞狗跳起来,闹得人心惶惶:“七七事变”后,日本人不想让咱过太平日子了。那时的王荣刚满10岁,他依然记得村子里突然多了很多身着土黄色军服、脚套厚军靴的人。“他们端着明晃晃的刺刀,牵着大狼狗,在村子里进进出出。”王荣当时很好奇,那些耳边垂着两块长布的“怪人”到底来村里干吗呢?
很快有人告诉他,这是日本的军队来村子里扫荡,鬼子们似乎知道这个村子是抗日根据地,后方县政府就在村附近,村里还建有炸弹厂,另外还有八路军时常出没。
王荣还能清晰地复述当年的情况,一开始,日军来到村里只是烧房子。“那时,我们住的三间草屋一下子就被烧成了废墟。”王荣只好跟着家人往山上逃,最后在山上冻了一宿。不仅是他们家,村子里大部分房子都被日本人放火给彻底糟蹋了。
“日本人太坏了。”王荣狠狠地说了一句;不过,当时年幼的他还未意识到,一切噩梦才刚刚起步。
养成不脱衣服睡觉的习惯
“狗日的,真勤快。白天来,夜里也来,还风雨无阻。”
在山上冻了一宿之后,王荣一家人从山上下来,他们看到这样的场景:石头砌的墙和炕还算坚固,只是原来那个完整的房子突然消失了,地上留下太多的灰烬。“当时也没地方住啊,只能在废墟上搭一些临时的棚子。”王荣随后跟着父亲和大哥在山上砍回一些树木,带回山下。在原来房子附近,选一片合适的空地,先将砍来的树木支成一个架子,然后找一些布搭在木架上,就成了遮风挡雨的简易帐篷。
帐篷刚搭好,还未来得及过上一夜,鬼子又端着刺刀进村了。王荣和一家人再次逃命,等再次回来时,临时搭建的帐篷又被烧得干干净净。
鬼子频繁进村扫荡,这迫使王荣养成晚上穿着衣服睡觉的习惯,以便听到鬼子进村的动静,加紧往山上赶。
据老人讲,不脱衣服睡觉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抗战结束。
“狗日的,真勤快。白天来,夜里也来,还风雨无阻。8年了,我们整天被追着满山跑。”现在想起来,王荣的脸上还是一片狠狠的气色。
一个小孩被日军将腿掰断
“真想冲过去踹那些小日本的,可是家人拉着。”
鬼子封村,不给村民盐和火。王荣说,他们最多也就只能吃点玉米粥,有时一天也赶不上吃一顿,他们用铁皮与铁锅摩擦生火,然后将火种装到盆里,不停地加柴保存火苗。在这种非人的生存环境中,许多村民只好卷起包裹去异乡寻一条活路。“都快赶上原始社会了。”王荣还亲眼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被日军将腿掰断了,后来被弄死了,干脆抛尸一旁。“我当时真想冲过去踹那些小日本的,可是家人拉着我说,‘你去了还不是送死吗?’”
被打老人不说八路在哪
“那时突然就不害怕了,只是本能地用胳膊肘去挡。”
14岁那年的一天,王荣被鬼子给逮着了,他以为这下子自己彻底完了。
那还是阴历四月的一天,天气很好。上午10点多钟,来自胡庄附近据点的300多名日军士兵一下子包围了整个村子,要把八路军从地下挖出来。感觉到风吹草动,王荣和大哥、父亲以及邻居汪老汉和崔老汉5人赶紧往山上跑。崔、汪二人当时已年过六旬,走起路来得拄着小棍,跑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喘起了粗气,说跑不动了。可日军士兵在后头又追得紧,无奈之下,王荣的父亲只得将众人带到山涧的一块大岩石后头躲了起来,让两个老人稍做休息。
过了一会儿,见周围没什么动静,汪老汉以为没事了,便拿出旱烟袋“吧唧吧唧”抽了起来。这时,一股烟雾从王荣等人的藏身之地徐徐升起。王荣闻到一股很呛的烟味,忍不住咳嗽了几声。汪老汉的一袋烟还没抽多少,突然,有4名日军士兵循着烟雾的踪迹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地,将王荣他们围住。
两名日军一把抢过汪、崔两个老汉手中的拐棍,冲二人打去。棍子打折了,日军又从树上掰了几段树枝接着打。一边打还一边问:“这里有猴子(日军对八路军的贬称)吗?”老人被打得皮开肉绽,就是不张嘴。一名日军士兵注意到躲在父亲身后的王荣,在和几个同伙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后,笑着将王荣一把拉出来。
“猴子在哪儿?”王荣虽然害怕,仍硬着声音说“没有”。这时,两名日军士兵分别抓住王荣的胳膊和右脚,将他抬了起来,猛地往地上摔去,“猴子在哪儿?”王荣只感到背上火辣辣的疼,咬牙哼了一声,还是说“没有”,两名日军又连续将王荣举起,摔下3次后,见王荣还是一声不吭,一名日军士兵恼羞成怒,一把操起刺刀,举过头顶,刀尖冲着王荣的肚子就扎去。
“那时突然就不害怕了,只是本能地用胳膊肘去挡。”王荣说这一挡,刚好将刺刀挡开,日军的刀尖一歪,滑破了王荣身上穿的小白褂,一头扎进旁边的土里。
日军也没想到王荣能避开这一刀,稍微一愣神,又拔起刺刀打算再刺。正在这个时候,藏在山上的八路军与其他的日军交起火来。枪声顿时响作一团,4名日军也慌了神,顾不得王荣等人,就往山下逃。王荣从地上爬起来一看,背上全被摔得青紫,肿得老高。
王荣虽然逃过一劫,可其他的村民被日军士兵抓住后,逼供不成,都被杀了。“一路上,看见了好几具村民的尸体。这群天杀的畜生,连小孩和妇女都不放过。”
村里没有多少民兵有枪
“那时八路军打的是游击战,来了缴获的枪用不了的就得藏起来。”
面对凶恶的鬼子,王荣感觉一味地逃避不是办法,没过多久,他就和大哥一起,参加了村里的民兵组织。日军侵入平谷后,各地都组建了民兵。“除了站岗放哨,就是做好八路军的后援。”王荣笑称,因为不是正式部队,日军都称民兵为“土八路”。王荣每天都和其他民兵一起上山站岗放哨,一班接一班。一旦发现鬼子来了,就用口令传讯,一个一个往下传,因此被称为“活电线”。那时村里有二三十个民兵,但真正有枪的没几个,“那个时候连八路军也缺枪啊。”老人记得,最好的武器就是“老套皮”,两个人一枝,子弹有一两发,手榴弹一两个,换岗的时候连同子弹一起交接。可因为王荣年纪还小,不能发枪。每次看到其他民兵背着枪巡逻的英姿,他不免有些心痒。“当时说我们还是孩子,扛不动枪。说要等到十六七岁身体练壮实了,才能发枪。”从这时开始,王荣时刻盼望着,有一天他能拿着枪与小日本交火。
当了民兵三四年后,王荣被提拔为民兵副队长,这个时候他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枪。王荣说,那时背枪站岗放哨,子弹是不上膛的,而且子弹一般最多不超过3颗。
“见鬼子来了,隔远了放一枪吓唬吓唬他们,然后就跑。他们也害怕得很哪。这时,他有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为八路军藏枪。”那时八路军打的是游击战,有时来了一批枪或者缴获的枪用不了的就得藏起来。“每次,王荣趁着黑夜,和大哥两个人一起,将枪运到一个隐秘的山洞里。
“离开时我还得在洞口做上记号,把附近的脚印全部抹掉。”以王荣为代表的民兵和鬼子这么在村子里对抗了数年后,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听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当王荣在村里开会得知这一消息后,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这可解恨了,可叫我们打败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汤阳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倪华初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