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辽宁百万居民动迁
李小萌:你好观众朋友,欢迎走进《新闻会客厅》。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边的几幅图片,在画面左侧看得出来是非常旧的,很破败的一个景象,而画面的右侧是焕然一新,左边的这个旧的景象存在了有几十年的时间,而这个新的小区只有一年多,这就是辽宁省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有人说天下第一为难事就是拆迁。但是辽宁省棚户区改造工程,却仅仅用了21个月就拆除了12000平米的棚户区,有120万户棚户区的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这个速度在辽宁称得上一个“辽宁记录”。
【短片】棚户区的历史背景
这里是辽宁省抚顺市的莫地沟地区的棚户区,这样的棚户区里有的几百家用一口井,上千家用一个厕所,甚至还有的人家25年见不到太阳,然而在抚顺,近32万人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一住就是几十年。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曾经有50多座国有重点煤矿,矿区以及城市周边地区存在着大量的煤矿棚户区,这些棚户区都是在上个世纪初期与中期就行成了,时间最长的距今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在辽宁全省,棚户区居民超过了百万。
在建国之初,辽宁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人们当时抱着“先生产、后生活”的信念,无暇顾及住房问题;随着资源的枯竭,矿工们退休的退休,下岗的下岗,成了城市里最贫困的群体,他们居住的棚户区也成了这些城市中最让人心酸的一道风景。
然而, 2005年年初,百万棚户居民共同迎来了一个他们不曾想到过的工程,2005年的3月16日,辽宁省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仅仅21个月后,120万的棚户区居民就告别了低矮破旧的危房,搬进了新居,一个困扰了辽宁半个多世纪的难题从此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
李小萌:在这次改造的过程中,辽宁省的抚顺市和阜新市这两个市的任务可以说是最重的,总的面积占到了一半,涉及到的人口有60多万,所以今天我们就请到了来自抚顺市的孟翔祯师傅和来自阜新的张秀芳。孟师傅您家里,改造之前的面积是多少?
孟翔祯:50平米。
李小萌:改造之后增加了5平米多,从面积上看改变并不是很大,那您觉得改变最大的是什么?
孟翔祯:改变最大的是居住条件根本发生了变化。原来我住的房子是50平方米,增加了5平方米,变成了55平方米。
李小萌:55.48我看到的是。
孟翔祯:对,55.48,我只花了三千多元钱,我就住上了55平的新楼房。
李小萌:您现在给我们讲讲原来的老房子,什么时候建成的,您住了多长时间,什么样子?
孟翔祯:我在棚户区住了26年,在我的比较来讲,我还不是太老棚户,我们莫地沟的居民住房大部分是50年代建起来的简易平房。当时预计居住是10年到15年。
李小萌:现在房子超龄服务几十年了。
孟翔祯:超龄服务快五十年了,我们的居住条件可想而知,一住房难,这个房子有的裂得很大的缝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
李小萌:还不安全呢?
孟翔祯:是,有的得拿柱子顶着,屋里头到冬天放什么都冻,水缸里的水都冻成冰,白菜都冻成实心了。
李小萌:没有采暖的设备吗?
孟翔祯:对,这就是住房难,另外一个行路难,咱们那个居住条件应该说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就是这么一个行走。
李小萌:几十年就是这么过的?
孟翔祯:就是这么过来的。另外一个就连小伙娶媳妇都难。
李小萌:因为没人嫁过来。
孟翔祯:因为生活条件太差,我们的棚户区,就是我们地区莫地沟,统计下有一百多个单身是男的娶不上媳妇。
李小萌:跟房子有关系吗?
孟翔祯:绝对有关系,没有房子怎么娶媳妇啊,我们近十年来,没有我们莫地沟娶一个媳妇,你要看婚车走的,就是送姑娘。
李小萌:嫁姑娘出去的。
孟翔祯:就是往外嫁的,实事求是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说一走进莫地沟,感到特别不像城市,还不如农村。
李小萌:咱们问问张大姐,您住的这个小区是嫁姑娘多,娶媳妇进来难吗?
张秀芳:也难,我这离婚的多。
李小萌:都是家庭问题,都跟房子有关系吗?
张秀芳:有关。我住的是阜新市太平区高德街道东山社区居民,东山社区是城乡结合地带,远离市区,居住环境非常恶劣,我周边的孟大爷他犯的急性的心脏病,家里打120的时候,因为我住的偏僻,道路再坑坑包包,再狭窄,等120到我这来的时候,老人已经咽气了。
李小萌:车开不进来?
张秀芳:进不来,这叫行路难。行路和就医难,周边没有医院得到市里去。另外最感受的是,我们06年的除夕,市政府还有区政府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到我们住宅,棚户区登记说要改造,当时为什么我坐到这非常惭愧呢,我不相信。我住的地方是城乡结合地带根本没有开发价值,所以说不可能给我们盖楼。
李小萌:对不起我打断一下,您以前从来没有抱着希望过,说我们这地方迟早能拆能改?
张秀芳:没有。
李小萌:为什么不抱一点希望?
张秀芳:因为我那地段,市民都比较着急,我那个地区盖楼好像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开发商给你投标,没有人给你盖来。
李小萌:你觉得主要是没有商业价值,所以没有人投资?那政府会不会考虑改善?
张秀芳:政府也提过,也比较着急,我想说,一开始我不相信政府,提过几次说,棚户区改造也是大伙哄哄,哄哄有二年多,根本没居于事实,但是06年的3月29日,我们的市政府还是我们的张区长就在我们那块开动员大会了,说东山要棚户区改造了,我认为是做梦。事实上不是这么回事是真的。
李小萌:这会你没有给又给哄回去?
张秀芳:没有啊,不但没哄,还得做周边的工作,当时不理解,当时我认为,马上过年了,要老百姓过一个安稳的年,怕闹事去,可能忽悠我们,不可能给我们盖楼,但事实把我驳倒了,我错了。从3月29号开动员大会,我们从动迁到回迁,当年动迁当年回迁。
李小萌:觉得这是梦想成真了,没敢做过的梦都成真了。
张秀芳:对,成真了。
李小萌::现在你们两个人告诉我现在的条件是什么样的,孟师傅?
孟翔祯:我的名字挺好孟翔祯,真的梦想成真了。
李小萌:真的是梦想成真了?
孟翔祯:对对对,我住的是55平,二室一厅的房子。
李小萌:除了面积以外,最大的改变您不是说居住条件吗?
孟翔祯:另外我们这个小区是2005年10月份进户的,进户以后,原来没想到这么快,也没有想到这么好,公正质量非常非常好。
李小萌:有多快?
孟翔祯:从动迁开始没到半年,我就入住了。
李小萌:不用半年盖起来的房子能结实能好吗?
孟翔祯:对,非常好,我们亲眼瞅着,因为我们棚户区区民非常关心我们楼房的好坏,就在建筑过程中,我们天天去看,天天去瞅。
李小萌:盯着盖。
孟翔祯:对。所以说这点我们自己心里非常有数。
李小萌:搬进新家了以后,娶进媳妇了没有?
孟翔祯:我没有。但是我们居民从原来我们有那么多光棍,娶媳妇都难,到12月,到06年的年底吧,我们小区一共娶的22个媳妇。这是政府给我们小区栽了梧桐树,才引来金凤凰了。
李小萌:一年娶了22个媳妇进来的。如果两位见到你们各自的市里面负责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你们最想跟他们说什么,除了感谢以外?最想说的是什么?
张秀芳:他们受累了,谢谢他们。
李小萌:除了感谢以外,还需要再改进的也行。
张秀芳:那没有,老百姓非常识足。
李小萌:没有别的要求吗?也知足?
孟翔祯:当然越好越好嘛。
李小萌:好谢谢他们两位,谢谢。
[1][2][下一页] |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