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质量及售后服务、房屋及装修建材、虚假科技概念“忽悠”人、家电“三包”售后服务差为四大投诉热点
本报讯 (记者 王光星通讯员胡思进)“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市消协公布了2006年度我市消费者的投诉情况。
手机及通讯投诉连续6年位居首位
从2002年以来,消费者对手机质量和服务的投诉均居高不下,连续6年位居各类单项商品质量和服务的首位,而且在10件消费者投诉中就有1件是手机的投诉。
手机投诉多年高居不下,一是由于市场竞争新品手机不断出现,其质量问题较多,返修率高,占手机投诉的47%;二是经销商不认真履行“三包”,对问题手机以各种理由推卸“三包”责任,拒绝保修或退换。如果手机出现问题后,商家往往以消费者不正常使用、碰撞、进水等为由不予包修,或以破损、无包装为由,为消费者退换货设置障碍;三是手机销售市场不规范,冒牌、拼装、翻新及水货手机不时出现,坑骗消费者;四是手机问题责任难确定。消费者对经销者、生产者的鉴定结果不认可,而指定的权威检测鉴定机构又少,且不在当地,程序烦琐,费用较高,同时没有故障标准。
去年商品服务投诉达1184件,其中通讯服务投诉为744件,同比上升21.9%。问题主要集中在通讯运营商收费及服务项目不透明,如推出的先免费,后收费的彩铃、短信等服务未做详细说明,以及通话“套餐”费故弄玄虚而引起投诉。
房屋及装修建材投诉增幅较大
2006年消费者对房屋(包括商品房和房屋中介)投诉大幅上升,同比上升42%,以投诉单个人数计,首次位居商品及服务投诉的第二位。商品房投诉42%为质量问题,其他为延期交房、安装水、电、通讯等附属设施费用不合理,在楼顶、停车场、绿化地等公用场地建房或售给个人,擅自制定格式合同侵吞定金等。其中多家房产公司因延期交房,不按合同赔偿违约金引起的群体投诉,为历年少见。房产中介经纪延期支付买卖房款、骗取中介费,恶意骗取定金、房款等方面的投诉也在上升。这些均暴露出桂林商品房开发商和房屋中介的诚信危机。
2006年装修建材类投诉共628件,比上年增长了35.6%。装饰建材投诉主要针对质量问题,如材料名不副实、短斤少两、尺寸不符、以次充好等。
虚假科技概念“忽悠”消费者
去年,市消协受理的虚假广告投诉129件,比上年上升26.9%。这些虚假广告大多夸大效果,采取以假乱真的手法,伪称是科技成果、发明专利,或称获国际大奖,诱骗消费相信其产品有某种预期的功效。一些为经销商为推销其产品,以“讲座”、“免费使用”等多种形式,吸引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购买,他们使用后发现上当而投诉。2006年老年人对保健产品的投诉比上年增加14%,投诉的产品多为有“高科技”的负离子饮水机、保健食品、保健床垫、枕头等。
以专业术语或捏造—些子虚乌有的概念误导、引诱消费者的现象,在家电行业很普遍。如对空调的触媒、负离子等健康技术的炒作,以及对吸油烟机免拆洗的炒作等,大多消费者对专业技术了解有限,只好陷于厂商家设置的“新技术”圈套。
家电售后服务差困扰消费者
去年,家用电器类全年的投诉为1220件,同比上升29.8%,其中售后服务占47.6%。
家电售后服务投诉集中在商家不认真履行“三包”,如维修不做记录、拖延维修期限,将故障原因推到用户身上为自己免责、强收修理费或材料费等。有的经销商以扩大“三包”期限来推销产品,但出现问题后却又否定其承诺。
—些新上市的电子电器产品,如背投、液晶、平板电视、数码摄影机、数码照相机等,以及榨汁机、面包机、电水壶等小家电,商家以其没有具体的“三包”规定,拒绝对产品实行“三包”。甚至没有产品标准,导致出现质量纠纷难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