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房子终于到了交房时,按理说应该高兴才是,不过西安市民
贺先生却烦恼不断,因为自从拿到新房钥匙后,每天都有房产中介来
电话,询问是否卖房,还有装修公司打来的,说是可以免费设计装修
方案,最多的时候每天能接到十几个这样的电话。
打来的电话,给贺先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消费者都有类似贺先生的遭遇:热心接受了某
次市场调查,就会收到很多不相干的广告、“骚扰”电话;就医还没
结束,家里就接到了保健品宣传单……这些都表明,消费者的个人信
息已被泄露出去。
如今,在很多的消费活动中,商家都需要消费者填写有关个人家
庭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职业等个人信息。除了简单的联系
外,商家的理由是为您提供更加细微周到的服务。但是谎言总是那么
美丽,当你的资料被他们所拥有后,没来得及享受细微周到的服务,
带来的却是接二连三的烦恼。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姓名、年龄、职业、收入等个人隐私,
都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对商家而言,谁掌握了更多的个人信
息,谁就拥有更多的潜在消费者。于是,有的商家不遗余力地收集消
费者的个人信息用于商业用途。一些靠出卖个人资料赢利的公司或个
人也应运而生,买卖个人资料竟然也成了一种新兴行业。有媒体报道,
一家网站上叫卖9000万个人详细资料,只需花一元钱即可随意查询;
还有一网民甚至自称掌握了全国100多万股民的资料,可根据不同需求
批量出售,每个股民资料的售价仅3分钱,他们靠的是大批量的出售赚
钱。
目前,关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相关法律还未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
明确界定和体现。但是,作为商家,不仅要向消费者提供周到的服务,
更应自觉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也应该是其规范商业行为的一部
分。然而,有些不法商家却把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变成“商品”,多次
进行“倒买倒卖”,不仅给自己的商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还侵害了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商家规范自己行为的同时,政府有关部
门也应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制定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并对
不法行为予以规范和严惩,还消费者一片安宁!
(徐 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