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养老方是大问题
在我国农村,养老更多的是儿子的义务,然而越来越多的家庭矛盾表明,并非儿子越多老人的晚年就越幸福。在不少乡村,孝顺这种古老的道德传统似乎正在慢慢消解。
张营村的张王氏,丈夫去世后,4个儿子都不愿赡养她。儿子们认为4个人的母亲不该一个人养。经过村里的调解,4个儿子每人每年给老人兑400斤麦子,再给50元钱。老母亲每次去拿钱拿粮时,都要遭受儿媳们的刁难。
“儿子多了也不一定幸福。
在国家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一系列政策实施后,农村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习俗和观念已悄然发生改变。尽管参差和缓慢,但却是坚定而有力的。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河南普遍推行,这让乡村群众感到生活多了一层保障。每年交10元钱,就可以报销40%的医疗费用。村民于成元说:“虽然报销额度不大,但是每年只交10元钱,还是减轻了不小的负担。一个保险就是半个儿啊。”
河南省还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予以养老补助。而这项举措只是河南计划生育奖励、优惠、减免、扶持、保障和救助“六位一体”利益导向机制中的一种。 养老保险制度也开始在河南农村试点。2007年2月1日,河南省民政厅发布了《2007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规定,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逐步加大对农保制度建设的投入,逐步建立参保补贴制度和转移支付机制。河南民政厅的目标是“逐步通过养老保险的方式解决农村养老的后顾之忧”。文件还对农民工养老保险做了专门规定,农民工将花较少的钱来办理个人养老保险;同时,养老保险实行“可转移”政策,农民工不用再担心出外打工时养老保险难以续接的问题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5月发布的最新数据,2006年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374万人,去年共有355万农民领取养老金,比上年增加53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30亿元。
但是形势并不能过于乐观。记者了解到,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等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体制交接和运作相对顺畅;而在中西部多数省份,这一管理体制仍没有理顺,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目前河南、江西两省,农保工作仍整体留在民政部门。在全国1900个农保试点县中,多数地方的农保机构还在民政部门,依然处于“民政不管,社保不接”的局面。
有专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农民作为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其温饱富,其喜怒哀,其生老病,始终是当政者最为关注的内容。千百年来,“生儿传宗”“养子防老”不仅以观念的形式传承不穷,而且早已在实践和行动中同中国乡村生活融为一体,难分彼此,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把“生育”与“养老”同时加以研究、同时加以思考的原因。也只有把这些问题进行统一的分析和研究,通过配套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规划,农民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好在,这一切都已进入了轨道。走在路上,就不怕目标远。我们坚信。
“你把20万块钱现在就摞我面前,否则我坚决不会生这个孩子。”27岁的李茂是黑龙江省海伦市政府的一名公务员,今年初夏,妻子的意外怀孕让小两口和父母之间产生了不小的争执……
今天,生不生二胎?甚至生不生孩子?都已成为两代人思想冲突的焦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