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张瑞东: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世上桃源和谐肥城”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1月05日09:31
  肥城市委书记张瑞东: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世上桃源和谐肥城”

  近日,“科学发展万里行”主题活动报道组来到美丽富饶的佛桃之乡——山东省肥城市。日前,中共肥城市委书记张瑞东同志就如何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建设“世上桃源和谐肥城”这一主题接受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记者:你好,张书记,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肥城的概况。

  张瑞东:好的。肥城市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1992年撤县建市,总面积1277.3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607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97.1万人。

  肥城历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区。西周时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称肥子国,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肥城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肥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史圣”左丘明故里,古称“君子之邑”,也是“商圣”范蠡最后的归隐之地。在近代也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装起义和罗荣桓、陈光指挥的陆房战斗就发生在肥城。

  肥城资源特产丰富,肥城桃是独有的宝贵资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栽培总面积超过10万亩,被列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肥城也是全国和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境内主要资源有煤炭、岩盐、石膏、花岗岩、钾长石、优质石灰岩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年产原煤600多万吨、水泥200万吨、钢材240万吨,石横电厂装机总量180万千瓦。

  记者:肥城真是个文化悠久、美丽富饶的好地方。据了解,近年来肥城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好吗?

  张瑞东:近年来,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世上桃源、和谐肥城”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解放思想、争先进位,负重奋进、自我超越”的发展主调,全面落实“实干、大干、快干、干好”的工作要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完成生产总值369亿元,增长13.7%;实现财政总收入2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4亿元,增长20.2%;农民人均纯收入727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7元,分别增长19.1%和18.2%。万元GDP能耗下降6.7%,COD和二氧化硫分别减排10%和12%。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列第48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64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列第28位,跻身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荣获全国新农村建设明星市、绿色小康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示范县、科普示范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和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平安山东建设、社会文化、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及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市、生态经济十强市等130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近年来,是我市综合实力跃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也是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最高的时期之一。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市内生产总值280亿元,增长12.6%。1—11月份,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98亿元,增长15.1%,其中税收收入13.7亿元,增长18.5 %。

  记者:通过张书记的介绍,我们发现肥城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来之不易!肥城在应对危机保增长、调整结构促发展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张瑞东:肥城始终坚持发展为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以要素保障确保经济增长,以优质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以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

  1、千方百计确保经济增长。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首要任务,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市各级一是积极面对不害怕,二是科学应对有办法。成立了工业经济运行指挥部,建立了工业经济运行调度联席会议机制,对骨干企业进行跟踪监测调度,密切关注重点企业运营、重点产品产销、重点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搞好资金、煤炭、电力等生产要素供应衔接。开展金融行社与优质企业结对帮扶、经济主管部门向金融机构推介重点项目等活动,探索实施银企“联手、联利、联心、联谊”的互利共赢模式,全方位推进银企、银地交流合作;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创新企业贷款抵押评估机制,在全省首批进行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市财政专门设立5000万元应急续贷周转基金,用于企业应急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和技改贴息。7家金融行社与22家企业签订信贷协议,年授信额度32.5亿元。1—11月份,各项贷款余额138.4亿元,较年初增加28.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3.8倍;表外业务融资余额49亿元,比年初增加30.7亿元。同时,旗帜鲜明地为企业解困发展“减负”、给党委政府工作“增压”、为重点项目建设“开路”,制定落实各项优惠减免政策,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扩大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规模,开辟“绿色通道”,精简审批事项79项,平均办理时限由5.8个工作日缩减为3.2个工作日。经过不懈努力,全市经济恢复性增长加速,重点调度的55家企业各项指标逐月向好,利税、利润、用电量连续11个月环比增长,实现了资金不断链、职工不减员、工资不下降、“五金”不拖欠。

  2、持续不断加大优质投入。肥城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段,加大优质高效投入既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支撑,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现实之需。更加理性强力招商。全面构建“纵横整合、政策透明、信息联通、资源共享、人员互动”的招商格局。在把握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算着投入产出账、财政税收账、资源成本账抓招商、引项目,先后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等全国知名商会确立战略合作关系,组织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开展点对点、敲门招商。2007年以来,引进到位市外资金238.1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外资3.8亿美元。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实行市级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责任制、重点项目“领办制”,建立“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提高意向项目签约率、签约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投产率、投产项目达产率、达产项目回报率,铺开建设了一批支撑县域经济的“台柱子”项目、关系长远发展的基础性项目、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益性项目和国家重点支持的政策性项目。2007年以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3.1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17.3亿元。投资25亿元的石横电厂三期、投资3000万美元的汇源瓶坯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产,今年又新上投资20亿元的澳海石墨电极、11亿元的泰基数控机床等77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和企业上市。实施“全民创业工程”,优化创业环境,挖掘民间资本,激活各类资源,营造了党委政府鼓励创业、市场主体自主创业、社会各界支持创业的良好局面。制定落实企业上市的激励政策,瑞泰公司在美国上市,并培植上市资源企业20家,2家达到拟上市水平。

  3、协调并进壮大优势产业。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优势,巩固加强农业、做强做大工业、提升三产服务业,努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三次产业现代化。扩大农业“有机化”规模。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有机化”战略,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重点发展“三菜”(有机菜、“两菜一粮”、大棚蔬菜)、“三林”(用材林、经济林、生态林)、“三桃”(肥桃、核桃、樱桃)和“三畜”(牛、猪、禽),形成了有机菜、肥城桃、“两菜一粮”、干鲜果品、速生用材林“五个10多万亩”的种植格局。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有机农产品博览会暨发展论坛,有机蔬菜发展到18万亩,成为全国发展有机蔬菜国际认证最早、规模面积最大、加工出口最多的县份。在完成“大干五年,绿化肥城”造林规划的基础上,从去年开始实施“大干新五年,绿化新肥城”新一轮造林规划,由平原造林向丘陵经济林和山区生态林进军,共栽植各类树木7700多万株,林木覆盖率达35%。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推广新品种116个、新技术78项、新机械1690多台(套),新建示范推广基地69个。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步伐,在全省率先推行自然养猪法,规模饲养小区达到322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肉种鸭繁育能力居全省第二位。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构建起了粮油、蔬菜、果品、畜禽、木材“五大加工运销体系”,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8家,农产品加工增值率59%。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建立了全市农村财务委托管理、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服务中心和乡镇土地流转规范化交易市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5个,去年村级经营性收入增长27%。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推进资源集中、用地集约、项目集聚、产业集群,规划打造高新区、石横、汶边“三大板块”,市高新区与王瓜店镇“区镇合一”,建设“工业新城、城市新区”,通过了国家发改委首批审核验收,成为全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阵地”,“三大板块”吸纳了全市75%以上的重点项目,纳税额占全市的近80%。巩固扩大甲酸、纤维素醚、精密铸造、酒机设备、锚杆钢材、强磁材料、节能电气等在国内外市场的领先优势,壮大玻纤制品、石膏建材、生物质能、节能光源、太阳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培植形成了煤电能源、冶金机械、新型建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阿斯德公司甲酸产能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列2009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第140位;纤维素系列产品占全国80%的市场和出口份额;工程机械驱动桥在国内同行业位居第三;玻纤制品加工占全国规模的60%以上;石横特钢公司形成年产240万吨钢、240万吨材、210万吨铁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全国最大的锚杆钢生产基地。到去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57家,其中2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1家过50亿、6家过10亿、130家过亿元、110家利税过千万元,2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提升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坚持消费型与生产型“双轮驱动”,商流业和旅游业“两翼齐飞”,提升传统业态与培育新型业态“同步推进”,政府、企业、市场“三力合一”,编制实施了三产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和城区商业网点、乡村旅游、湖屯物流中心等专项规划。依托“大泰山”,突出桃文化,每年举办春季桃花节和金秋品桃节、全国桃木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暨全国桃文化旅游商品博览会,肥城桃花节成为全国四大桃花节之一,桃木旅游商品城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桃木工艺品研发基地。全市营业面积1万平米以上的购物超市8家,其中4家超过2万平米,建成各类“农家店”、“放心店”751家,被列为全省50个服务业发展重点城区之一,是商务部命名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和全国24个先进市之一。

  记者:我们感觉肥城生态环境非常好,空气清新,市容靓丽。请问张书记,你们是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强化生态环境建设的?

  张瑞东:肥城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实施生态市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强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实行新上项目审核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四不批”政策,新开工项目全部符合“六项必要条件”,环评及“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全面完成了38项生态市建设任务指标。加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监控治理,实行更加严格的“问责制”、“一票否决制”和指标约束体系,新上污水、垃圾处理和电厂脱硫等一批环保生态项目。5家企业成为省重点培育的循环经济型企业,5家企业通过了省级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评估,20家成为省级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毫不放松节约集约用地,严把项目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制定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建设多层厂房车间,向“空中”要土地。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实施了46.5万亩的标准农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塌陷地治理“三大土地项目”,改造土地17.4万亩,新增耕地5.6万亩,成为受到省级表彰的执行国家土地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两个先进单位。

  记者:通过几天的采访观察,感到肥城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等许多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请问市委、市政府是怎么抓的?

  张瑞东:肥城市委、市政府把科学发展的落脚点放在大幅提升、持续提升干部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上,积极推进规划布局城乡一体、产业发展城乡互动、基础设施城乡对接、公共服务城乡共享、就业保障城乡均等、社会文明城乡共建,努力让百万桃乡人民看到新变化、感受新生活、得到新实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和幸福指数。

  1、精心打造宜居城市。致力建设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北方桃源名城”,突出“显山、露水,见城、透绿,赏花、品桃”城市特色,高标准实施新一轮城市规划,充填新区与改造老区结合,提高承载功能与改善人居环境并重,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39.8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4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2平方米。投资1.6亿元,利用废弃河滩建成的康王河公园,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全省适宜人居环境范例奖。今年,又铺开了投资4亿元的龙山河带状公园、白云山公园、体育公园、森林公园、园林绿化升级等重点城建工程,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验收中得到高度评价。近年来,有9万多农村人口进城就业居住,中心城区人口突破2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0.3%。

  2、加快建设新型城镇。按照“搞规划、市场化、规范化、有计划”的思路,加快城镇开发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小城镇产业集中、产品集散和人口集聚功能。全面完成并铺开实施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规划,2003年以来,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27.7亿元,新增开发面积3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13万平方米。1个乡镇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镇,9个乡镇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3个乡镇被列为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点。

  3、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以被民政部列为全国首批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为契机,规划将607个行政村、871个自然村整合为137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52个、农村社区85个,并设计了63种“桃乡新农居”住宅方案供农民选择。全市有101个村铺开旧村改造,建设住宅楼678栋、252万平方米;其中今年开工建设居民楼300栋、121万平米。年内可建成社区服务中心56个,涵盖395个行政村、45万人,社区覆盖率达到65%以上,2010年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千人帮带”活动扎实推进,“双百”帮扶工程卓有成效,帮扶资金物资2800多万元。完成农村改厕13.5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池1.9万个,被建设部列为全国3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系点。

  4、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从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做起,构建了惠益桃乡百万人民的路、水、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平安建设、社会化服务“七网”。投资15.8亿元,新修和改造公路1901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等级公路,全市等级公路密度达到152公里/百平方公里,行政村和自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100%和98%。投资3亿多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推进区域联网供水,70多万农村人口在2006年底全部吃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水”。投资1.9亿元实施了48所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农村教师工资实现市级统筹发放,泰安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达到142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96%;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达到342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99.7%,受益农民430多万人次。37.6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以内。城乡低保实现动态“应保尽保”,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实现“愿进全进”,28.5万、75%的适龄农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社保基金余额10.6亿元。各乡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607个村全部实行了便民服务代理制。疾控中心、老年公寓、经济适用房等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农民种粮直补等各项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重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城乡群众性文体活动由“节日化”实现“经常化”,新建农家书屋218个。“鲜花送文明”和“农村道德评议”活动被列为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材和公民道德教育典型范例。

  记者: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必然有一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你们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上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张瑞东:市委始终坚持“县域发展,党建为本;统筹城乡,党建先行”。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党员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为主体,深化“三级联创”、“泰山先锋”工程和“梯级创建”活动,抓住思想解放和制度建设“两个关键”,建好党政领导干部、农村党组织书记、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四支队伍”,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1、严格标准程序,正确选人用人。坚决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坚持“依法、选准、用好、配强、管到位”的原则,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注重选拔“经济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培育“高素质”队伍,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2、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基层组织。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永不竣工的基础工程。坚持“书记抓”与“抓书记”相结合,半年和年终两次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基层组织建设述职点评会。建立大班子党员领导同志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实行基层组织建设“特派员”制度,对乡镇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实施常年督导,半年形成一次书面鉴定。坚持“选能人”与“用好人”相结合,深入实施农村党建“递进培养工程”,着力建设党性观念强、政策观念强、带富能力强、致富能力强的“四强型”干部队伍,有2553名农村优秀致富能手加入了党组织,1785名进入村级班子,483名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公开选聘了88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坚持“管人”与“管事”相结合,认真落实农村干部管理与村级工作运行“双规范”制度,探索实行了以党内选举“公选制”、重大事项“票决制”、党务公开“全程制”、监督管理“全时制”、工作绩效“考评制”和党员“定岗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五制一诺”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坚持“关爱”与“惩戒”相结合,各乡镇、街道都建立了对农村党组织书记的绩效考核办法,市财政对农村党组织书记每人每月给予200元的财政补贴,所有农村党组织书记固定补贴实现乡镇统筹发放,达到了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倍以上,并为符合条件的党组织书记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在职有补贴,干好有奖励,退休有保障”。同时制定了农村党员干部诫勉处理办法,去年以来先后对15名考评较差的村党组织书记给予了诫勉谈话或免除职务。坚持“严把进口”和“敞开出口”相结合,探索实行了不合格党员认定处置“案审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构建起党员队伍自我纯洁的经常化机制。对农村党员干部普遍进行了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培训。村村建立了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开通了“肥城远教”电视点播频道,严格落实集中学习收看制度。坚持“建设农村社区”与“创新组织设置”相结合,实施以“村联村、户帮户、支部带支部,共奔小康路”为主要内容的党建“联帮带”工程,城乡联动、功能互补。目前全市共成立了42个农村联建社区党组织,涉及92个村、12处企业、2700户,包括3200名党员、11.1万人,构建起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党建新格局。

  3、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把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机关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推动机关行政效能和干部作风“提质、提速、提效”。进一步规范了调研、办会、办文等方面的程序。落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考核办法,修订完善乡镇“6+1”、部门“4+1”科学发展考核体系。深入开展“落实年”活动,深化效能肥城建设,推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增建扩容,建成启用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开展社会满意度测评。实行市级领导和乡镇、部门负责同志定期上台述职,组织开展“开放式”民主生活会,全面推行以“单位汇报、领导点评”为主要内容的“工作点评法”和以“本人记、组织查、互相看、自己讲、大家评”为主的“工作日志”制度,对乡镇招商引资、对上争取、项目建设等项工作月通报、季检查,当场评、要实果,把发展建立在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基础之上。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围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加强基层组织”这一重要目标要求,召开了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就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整体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进行研究部署,并到连续七届蝉联全国县域发展第一名的苏南“四小龙”——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四市,专题学习考察基层党建工作。经过广泛调研、认真研究,确定在深入抓好“三级联创”和“泰山先锋”、“递进培养”工程的同时,以“提高机关、深化农村、加强社区、巩固企业、拓展"两新"”为重点,实施“基层党建整体提升”工程。总的按照“领导班子坚强、组织保障有力、发挥作用明显、运行机制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做到“六抓六突出”,即机关抓作风,突出服务帮扶;农村抓增收,突出递进转化;社区抓服务,突出共驻共建;企业抓增效,突出作用发挥;“两新”抓覆盖,突出规范提高;城乡抓联动,突出优化整合。通过系统梳理基层党建工作的“短板”,统筹推进,整体提升,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记者:我们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而来,肥城开展活动很扎实,你们在活动中主要突出了哪些特色?

  张瑞东:从今年3月份开始,按照中央、省委和泰安市委统一部署,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精心组织,规定动作一丝不苟,自选动作求实创新,目前第一批已经顺利结束,第二批正在扎实推进。工作中,紧密结合肥城实际,确定了“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主题和“奋战四年、收入翻番,加快建设世上桃源、和谐肥城”的实践载体。坚持“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广泛开展了“问计求智大调查”,分五个层面发放调查问卷30.2万份,专设了“问题整改督办组”,对全市梳理归纳的236个具体问题、乡镇自行查找的问题和群众随时反映的问题,跟踪督导,一抓到底,直至办结。特别是把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最大的实践,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引领,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全力优化人居创业环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定了推进科学发展的“九项行动纲要”,开展了机关比效率、企业比效益“双比双效”竞赛;结合农村实际,突出“讲发展在房前屋后,送服务到田间地头,促和谐在邻里之间”。全市各级和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查、真改,收到了显著成效,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结束时进行的群众满意度测评,市委常委会学习实践活动满意率达到99.7%,各部门各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总体满意率达到99.65%。

  记者:我们由衷的为肥城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下一步,肥城在推进科学发展会有怎样的目标和思路?

  张瑞东: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和修正了目标思路,确定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总的是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先导,以“率先发展、跨越发展”为基调,以“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为主线,以“优质投入、科技创新”为关键,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为重点,以“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为抓手,以新的组织方式、思维方式、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居住方式转变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率先争先,努力实现“奋战四年,收入翻番”的目标,即在2008年奋战一年的基础上,到2012年,全市工商税收、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机关事业人员和企业员工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村级集体收入比2007年翻一番。着力打造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富庶之乡、秀美之地、文明之域、和谐之城,为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为泰安“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好,谢谢张书记接受我们的采访。

  张瑞东:不客气,热烈欢迎大家到肥城观光做客。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