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8日讯 于年前举行的全国公务员招考仍然出现了万人抢过独木桥的“盛况”。1.5万个“金饭碗”,参加笔试的就有104万人,创下了历年报考人数的新高。
在很多人心目中,公务员就意味着有稳定的收入,旱涝保收,更重要的是,有专项房子可分,对房价高涨的今天来说,这就相当于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在杭公务员的真实居住状况如何?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年龄的样本。
50后公务员老章:西湖边一套60m2房已足够
老章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从小就生活在杭州,居住的房子也随着他兜兜转转换了好几个地方,现在住在外东山弄附近。老章的居住变迁代表了很多跟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普通公务员。
老章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那时一切都是公有制,大家住的都是公房,只有大小之分。印象中,老章最早是随父母住在庆春路一带的大墙门里的,那个大墙门据说以前是资本家的仓库,后来改造后,住进了8户人家。
“那时的租金真叫便宜,每月每平方米8分钱,一般的人家月租金是几毛钱,如果是2元租金的,居住条件已经相当好了。”老章说,他刚上班时工资有38.5元,生活开支大概在每月8元左右。
后来老章也经历了上山下乡,拖到1979年才结婚。“当时结婚后才可以申请独立租公房,独立成一户后,就可以多分粮票啊煤饼票什么的。”老章最后在父母家边上申请到一间8平方米的公房,他还自己搭了一个3平方米的小厨房,小家庭有模有样地组成了,儿子小伟也是在那间房里出生的。
这一住就是8年。1987年,老章的爱人单位分给他们火车站附近的一套公房,30几平方米,7层楼中的5楼,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乍搬进新房,老章觉得这楼房住得实在太宽敞了。
后来就是1992年后商品房开始出现,中间又换过几个居住地。1997年年底,老章终于分到了一套离西湖边不远的房子,就在外东山弄对面,60几平方米,二室一厅。其实按老章的职称,可以在其它地段分到80平方米,但是老章看中的,是西湖边的稀缺优势。
其实老章对杭州的房价一直都比较关注,也想过要买套商品房留给儿子。但也许是因为太关注了,所以对买商品房一直都犹豫不决,直到现在也没下手。前几年总在等房价降下来,儿子也在读书还不急,现在儿子已经博士毕业马上就业了,也马上面临结婚,老章这才真正着急起来,觉得以前判断失误,无奈现在的房子价格已经高涨,他觉得实在不值那么些钱。
老章的儿子小章倒是不以为然,他觉得,父亲的眼光太老了,只想着要攥紧手里的钱,其实房价越涨,手里的钱越不值钱。不过,小章尊重父母的意愿,毕竟对快退休的父母来说,生活在西湖边,哪怕是小一点,也是一种享受。
70后公务员小黄:拥有两套房
在省级某机关单位工作的小黄目前有两套房产,一套位于城站附近,是从单位拍卖来的腾空房,现在自住;另一套是滨江区某小区,自购商品房。虽然滨江区钱江四桥边的小区配套已经相对成熟,但小黄还在犹豫要不要搬去那边居住。
考公务员一直都很热门,小黄也是在当年万马挤独木桥挤进了公务员的队伍。一晃小黄成为公务员已经8年了,和很多这些年成为公务员的新杭州人一样,他们拍到了单位的腾空房,或买到了机关单位的专项用房,这也成为如今更多人要争抢公务员职位的一个主要理由。
小黄是2001年考入省级某机关单位,幸运的是,去了没两年就赶上单位拍卖腾空房,价格比市场低很多。自己和爱人的双方父母凑了点钱,加上自己的积蓄,一次性把这套60多平方米的公寓以20多万元的价格买了下来。随后,房子装修做了婚房。
房子的户型很一般,进门就是厨房,客厅也很小,好在装修后看起来还比较新,把房子布置成了二室二厅,小两口住在里面感觉挺温馨的,一起烧菜,一起看大片。这对于经历了几年租房生活的两人来说,已经很知足。
2007年,看着身边的朋友都陆续换大房,两个人也动了心。看来看去,最后看中了滨江一小区的房子。虽然不是江景房,但房子是多层的,客厅很大,房间也多,130多平方米有四室二厅。当时的房价已经有点高了,140万元,两个人想了想,还是咬牙买了下来。
小黄的老婆以前买过一个小套,为了付滨江房子的首付,卖掉了。现在贷款80万元,每月还款4000多元。好在两个人的单位都不错,收入还算稳定,平时又比较节约,而且房子拿到后就租了出去,所以还款的压力不是很大。尤其今年起公积金可以按月还款,更减轻了他们的压力。
今年上半年,他们有了一个小宝宝,生活重心开始向孩子倾斜。原本打算装修滨江的房子的,但想到那里的教育资源没有市中心好,小黄又很犹豫。
因为有了孩子,家里的老人来往得比较频繁,有时会出现双方父母同时住在杭州,这时60多平方米的房子就显得有点挤了。到底要不要搬呢?小黄一直在犹豫。
80后公务员小光:也买不起房啊
“谁说公务员一定很幸福?一定有房子分?”在国家某直属单位上班的小光向记者抱怨,当初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后,发现这条路并不一定是适合他的。
小光老家在省内的某个县级市,离杭州一小时车程。在杭州读大学时成绩优良,2005年大学毕业后就考上公务员,当时被分到了国家某直属单位,到了广东省的某市上班。收入并没有别人想象中那么高,因为国家的相关政策越来越规范,额外的收入几乎没有,年薪也只有五六万元。当时住的是单位宿舍,后来在单位附近买了一套房子,100多平方米,总价60多万元,钱大部分是父母付的。
去年6月份,小光申请将工作调到杭州,收入方面基本没有变化。他的很多大学同学已经在这几年间买好了房子,或者结婚生子,而他仍然单身一人。很多省、市里的公务员都有机会拍到单位的腾空房,或专项用房,但是国家直属单位的却没有这种机会。
下半年,小光回广东把原来那套房子卖掉了,然后把钱还给父母。在杭州呆了几个月后,他才慢慢了解了杭州楼市,一天天涨起来的楼市,再也不是几年前他离开杭州时的价格了。小光的同事,家在杭州的,有父母资助的,买好了房子;但更多的和小光一样,仍然租住在单位宿舍里。
既然没有这个购房能力,小光暂时没了买房的想法。
现在的小光还没有女朋友,也没有房子,仍然住在单位的宿舍里。除了付掉房租,小光把钱用在了户外旅游和买书籍上,周末时,也会偶尔参加朋友的聚会。
不过,小光的心里仍然有一个购房的情结。在他看来,不可能永远住在单位的宿舍里,总有一天要交女朋友,要买一套自己的房子。因此在满足了自己的爱好后,小光还是在默默地攒钱,希望哪一天房价跌下来时,能够买得起一套房子。
回过头来看看这几年走过的路,小光有些迷茫。大学毕业时对就业方向并没有清晰的定位,只是冲着很热的职位去了,但几年下来,小光觉得,公务员也并一定适合所有的人,像他这样,选择一条创业路,也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